陈深|39个镜头解析:骑士得分荒原因,雷霆的调整&赢球密码

文摘   2025-01-18 11:49   广东  


俄克拉荷马雷霆、克利夫兰骑士,两支屹立本赛季东西部之巅球队的第二次交手以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式结束。

上一次交手, 雷霆看上去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

亚历山大31分、杰伦威廉姆斯25分9助攻、哈滕18分11篮板8助攻、卡森华莱士15分、威金斯11分——雷霆自己得到了并不低的122分,同时还将对面的核心米切尔限制到16中3只得11分,结果却还是输给了人人都能处理球、内线双塔有绝对高度优势的骑士。

第二次交手,雷霆唯一的大个子哈滕受伤缺阵,正所谓雪上加霜。可当所有人认为雷霆会在骑士的高度优势下无还手之力时,被打崩的却变成了骑士——这场比赛,骑士最多落后42分,上一场合砍46分的阿伦、莫布利本场只得到18分。

骑士打假球?

还真有不少人是这么认为的。

但这并不是事实——如果你真的了解篮球,真的认真、完整的观看了这两场比赛,你就会知道:骑士今天输的一点都不冤。



雷霆队今天与上一场有很多不同之处,这一点我们稍后一一展开。但本场比赛骑士队最主要的败因还是在自己身上:

第一节比赛,骑士给自己挖的坑实在太大了。

首节6分钟,斯特鲁斯三分命中,此后将近6分钟的时间里,骑士只得到两分——这6分钟,可以说是骑士队的“黑色六分钟”,他们被雷霆打出一波22:2——首节结束时,骑士已经落后18分。

他们再也没有从坑里爬出来。

那么,骑士首节为何会出现得分荒?这场比赛雷霆都做对了哪些事情?

接下来,我们进入复盘解析。


结论放在前面。骑士首节得分荒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们太迷信自己的内线优势。

我们来看他们第一节是怎么打的:


第一攻,骑士就采用了一个4-5号位的挡拆:阿伦给莫布利做掩护,莫布利冲框再给阿伦喂空接。造成犯规。

这是一个充满“Bully ball”味道的回合,而骑士选择以它为开场战术——很显然,他们希望奠定基调,从一开始就用最简单、最粗暴的方式展现他们的优势、摧毁雷霆的信心。



犯规重新发球,加兰打“Chicago”接球突破——还是往内线杀。吸引防守后,顺势分阿伦,单臂重扣。

雷霆用犯规拦下了阿伦第一次扣篮尝试,但骑士想要告诉雷霆——你拦不下第二次。我们的内线就是比你高,就是比你强。

他们成功了。

我们继续看。



第二个回合,骑士依旧打得简单,加兰挡拆后没找到击地给阿伦的机会,于是分给弱侧45度接应的米切尔——米切尔根本不管多尔特有没有做close out,接球就启动强突多尔特。

说实话,这不是一个好选择,但你从中可以看到——在哈滕缺阵后,骑士根本没把雷霆其他人的护框放在眼里。

米切尔敢往里突,就是因为他根本不忌惮杰林,认为自己有空间可以随心所欲地做动作——他确实用一个上下步晃开了多尔特,杰林的补防盖不到他,但是还是给到了一些干扰——然而,身后的阿伦起飞,补篮命中。

骑士的前三攻,全部是简洁明了的杀内线,一次造成犯规,两次得分。

这毫无疑问增长了骑士队的信心——他们很理所当然地认为:“我们的战术是正确,雷霆的信心很快就会被摧垮了”。

但雷霆比他们想象的更坚韧。



米切尔试投了一个挡拆中距离不中后,这个回合骑士马上又开始找内线——加兰和阿伦挡拆,想给进去但被雷霆换回了对位,于是再转弱侧让莫布利持球和米切尔打反向挡拆——你可以看到,这个回合加兰和米切尔根本没有任何的进攻欲望:他们就是想喂内线。

但是,在被莫布利要到错位之后,多尔特顶住了——准确的来说,他顶住了第一下,用胸膛和莫布利进行了一次强有力的碰撞,然后莫布利迈步将他甩开,但因为对抗发力太多,失去了对距离和平衡的掌握——在篮底空篮不中。

这是雷霆第一次防成骑士的内线强攻。我们继续看:


下个回合,加兰还想喂“Drag”之后下顺的莫布利,被卡森-华莱士抢断。



米切尔借挡拆强突内线,在杰林和SGA的合力干扰下上篮不中。

雷霆连续四个回合成功防下了骑士的内线强攻。


本场比赛,骑士的内线强攻效果不佳有两个原因:

1、当你的意图过于明显时,对手就会越来越容易预判你的进攻选择;

2、雷霆的小阵容,不再在骑士挡拆时无脑延误,更加强调拦截传球路线以及收缩内线的切球。

莫布利毕竟不是字母哥,他和阿伦都一定程度上需要后卫喂球,而米切尔本赛季的攻框终结下滑明显——骑士打攻框“Bully ball”的优势其实并没有他们以为的那么明显——上一场阿伦和莫布利的爆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骑士的外线吸引了足够多的防守注意力,就像这样:


由一线挡拆吸引内线延误开始,加上持球人和弧顶接应人的Give&Go再次传球,完全吸引了哈滕的注意力,让阿伦有接球直接扣空篮的机会,造成犯规。

还有这样:


米切尔双掩护吸引了所有防守注意力,再分球无人看管的莫布利造成犯规。



加兰挡拆吸引了大量防守注意力,于是阿伦得到空接机会。



先是依靠迪恩-韦德“flare”+加兰弱侧攻定点撕开防线,吸引全部防守注意力,再分球阿伦,内线完成晃起后的轻松终结。




第四节加兰连续吸引哈滕延误后,分下顺的阿伦和莫布利,完成终结。


我们可以看到——上一次两队交手,虽说阿伦和莫布利合砍了46分,但他们的得分大多是都属于“消费位”得分——作为终结点,消化持球人创造出的机会。

而持球人之所以能创造出机会,来源于他们的传切以及外线投射威胁。

而本场比赛,骑士本末倒置,放弃了“自我为主”、放弃了自己的真正优势所在,转而全力去抓雷霆的防守漏洞——但当他们主动放弃传切和挡拆持球投,反倒减轻了雷霆的防挡拆压力,让雷霆可以沉退、堆积禁区,让骑士内线攻框变得挣扎——骑士给内线的输送球开始变得越来越困难,持球攻框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

就像这样:


加兰和米切尔丧失了侵略性,只是一味寻找给内线喂球的机会,这反而让雷霆的绕前防守更加轻松——卡森-华莱士轻易就阻断了骑士的传球路线,而骑士不得不临时变更选择,外线匆忙的三分不中。



加兰点名到以赛亚乔之后,没有再叫掩护,而是想着生突对手——失败,被逼到底线被迫传给尼昂,尼昂也“严格遵循布置”,选择强突内线,结果直接被帽。



骑士的配合变得简单——经常只是一个简单的挡拆+位置重置,但雷霆通过上次交手已经摸清了骑士的习惯,不再选择内线延误让骑士轻松打穿中路,而是选择沉退,加大侧翼刷卡协防力度,诱使骑士向内线突破进入“包围圈”。

这个回合,值得注意的是以赛亚-乔放掉斯特鲁斯的协防和卡森-华莱士“反传统”的强侧激进协防——雷霆知道今天骑士向外分球的意愿较弱,于是一定程度上轮空外线,向持球人施压,同时对位掩护人的球员(卡尔森)牢牢控制住给下顺掩护人的传球路线。

你不是想要打内线吗?我偏不让你打内线。



传球路线被截断,莫布利只能持球攻框——但就像上面说的一样,他本赛季的持球攻虽然进步了,但他毕竟还不是扬尼斯。(本场比赛莫布利吃瘪的镜头远不止这两个,后面我们还会有呈现。)

首节前8分钟,骑士只出手了5次外线投篮,其余全部回合都是攻禁区,而这5次出手里,还有4次是攻禁区/前场板后的分球——实际上骑士前八分钟,主动的外线出手只有一次。

哈滕不打,骑士认为自己的内线有绝对优势。前6分钟,这种优势确实得到了验证,骑士12:10雷霆。但是随后事情开始不对——随着雷霆防守力度的加强,骑士队的攻框效率开始急转直下,阿特金森叫出暂停——而这次暂停直接改变了比赛。

因为暂停过后,骑士大概在两分钟左右的时间里突然出手了5-6次三分球。

你完全能猜到阿特金森暂停说了什么——“我们脑筋不能那么死板,内线有优势,但也不能完全不投三分啊!”

但是,骑士的执行再一次过犹不及——他们的三分就像为了出手而出手,无一命中:






这其中,斯特鲁斯的抢投和莫布利的持球三分完全让人看不懂——他们只是突然开始扔三分了,但还是没有配合、没有战术,甚至球都没有交到加兰和米切尔的手里。

这一波矫枉过正的“浪投”,带来了骑士接近6分钟的得分荒,也彻底改变了比赛的局势——因为几乎就在同一时期,雷霆换上了以赛亚-乔之后,开始展现出小阵容的空间优势和投射质量提升。

操刀的人是亚历山大。



SGA弧顶持球,以赛亚乔假装上提做掩护,突然跑一个“Flare”——阿伦和斯特鲁斯在是否换防的问题上出现沟通失误,以赛亚乔三分命中。



雷霆再次让以赛亚乔来给SGA做掩护,而弱侧底角的人是杰威——这是本赛季雷霆常用的进攻阵型,通过将球队最好的射手放在SGA的两翼来让对手不敢就近夹击SGA。

骑士的防守策略也和上场比赛类似——中锋(阿伦)放空对位球员,收缩内线堵SGA突破路线,底线协防人再帮助中锋协防对位球员、放空底角非射手(华莱士)。

不一样的是SGA——上场比赛,SGA的中距离14中7——50%命中率对于中投来说已经非常高,但由于中投本身的低效属性,这并没能帮助雷霆在一场双方得分120+的比赛中赢得胜利。

50%的命中率还不够?本场比赛的SGA以一种疯狂的方式回击——那我就投到71%的命中率。

14投10中,亚历山大不仅没有减少中距离的出手,反倒更坚决地在中距离攻击。

这一次,精纯的技巧战胜了“数学”——SGA生生把最低效的投篮,打出了最高的效率。



一次中投命中后,下一次再次背身单打斯特鲁斯,坚决的翻身跳投——阿伦早早的在身后堵突破路线,只是,SGA早知道这一点,所以根本没想突破。如果这时候阿伦上来包夹亚历山大会不会更好一些?



弧顶生突尼昂,吸引底线协防人护框,分球底角——卡尔森今天作为空间5完成了很好的回应。



卡森华莱士掩护,但SGA示意他走开——SGA已经意识到,掩护只会带来延误和包夹,会把莫布利带到自己的面前,但骑士的真正弱环在于外线一对一防守——所以,我们看到本场比赛SGA极少叫挡拆,几乎全部都采用一对一单挑来取分。

这个回合,又是直接生突斯特鲁斯,莫布利只是一转头,SGA竟然已经把斯特鲁斯甩在身后飞身上篮了,莫布利再想补防已经鞭长莫及。

连续的防守成功(此时骑士在胡乱出手三分打铁),加上SGA的连续取分,雷霆的信心逐渐累积,他们开始“起势”:


卡尔森掩护外拆三分,再次命中。



骑士总算拿出了上一次交手效果不错的联防——但此时雷霆已经信心爆棚,威金斯突分以赛亚乔,三分再中。



回头,SGA再来一个追身三分。

18分的领先优势就这么来了。


俄克拉荷马雷霆,最骇人的状态有两种:

1、不断地防成,打出风驰电掣的防守反击;

2、外线三分手感火热,能够回应对手的防守;

当骑士让雷霆的两种形态同时出现,而且自己还得不了分,被“打花”实在是太正常了。

后续的比赛,作为联盟第一,骑士有挣扎过——他们更多采用了联防,一度阶段性的掐住雷霆的进攻,但雷霆的三分手感已开,总有球员能“突施冷箭”(多尔特和卡鲁索),浇灭骑士的反击气焰。

而同时,雷霆本场阵容虽小,但他们的侧翼球员却充分发挥了速度快、强壮、下手精准的特点——就像殳海老师形容的那样,他们如同“毒液”一般,一旦骑士的球往里给到莫布利、阿伦的手中,他们就会迅速的聚拢、包裹住对手,然后用精准的切球,破坏莫布利、阿伦的攻框企图。



这个回合最为典型——米切尔挡拆,往里杀吸引防守,想要向第一次交手那样给莫布利喂球,但莫布利一接球,雷霆三名球员马上就围了上来——正面威金斯先掏一把,莫布利转身护球,左侧的杰威再掏一把,莫布利再转身,身后的多尔特直接试图从莫布利怀里生抢......

虽然是一个犯规回合,但却是本场骑士攻框环境的缩影。

继续看:


莫布利要到内线错位,尼昂喂球,多尔特身后上来直接一把刀掉。



莫布利再次挡拆下顺,多尔特拼尽全力的控制传球路线、破坏传球,同时作为底线协防人的杰威也早早收缩——莫布利接球一落地,身后就是两名防守球员将他团团围住,而且不断地试图切球。

莫布利向外分,这个回合杰罗姆投中了三分,但本场比赛,骑士的三分球只有31%的命中率——“随机性”只是一方面,看到卡鲁索的扑防速度了吗?



阿伦下顺,也是和上图莫布利一模一样的局面——换防球员尽力干扰传球路线,作为lowman的多尔特提前收缩站稳位置,给阿伦设立“路障”,一方面堵塞路线,一方面尝试造进攻犯规。



还是一模一样的回合——换防干扰传球路线,底线协防人提前建立防守位置尝试造犯规——这一球莫布里传出来,但奥科罗的三分直接投出了三不沾。



加兰试图攻定点突破,抬头一看,眼前黑黢黢一个多尔特截住道路,加兰只能选择小回环造犯规,被威金斯判断切掉。

本场比赛卡鲁索对于外线球员的领防和协防也非常惊艳——如果有朋友好奇为何米切尔本场打的这么差,就来看看他所面对的防守吧。



生突卡鲁索,但无法甩开,卡鲁索一直卡着米切尔的位置、把他送入卡尔森的护框范围——直到米切尔合球,确定他无法再做其他动作才将其交给护框的卡尔森——米切尔的合球动作是为了摆脱卡鲁索做的,提前合球迈两步后,面对卡尔森他已经不能再做任何动作了,只能硬着头皮上,不中。



多尔特全场领防被米切尔摆脱——卡鲁索用精准无比的协防站位,完美堵死了米切尔的突破路线,他始终保持在米切尔身前,配合身后追上的多尔特,将米切尔逼入底线的“死角”——米切尔只能把球绝望的抛向高空,失误。



米切尔再次一对一打卡鲁索,连续Crossover攻击前侧脚——但卡鲁索调整脚步的速度太快了,米切尔根本无法甩开他,只能选择后撤步,在干扰下投篮不中。



米切尔挡拆过掉杰威,但身前有虽不高大,但移动能力很好且强壮。不会被轻易过掉、扛开的杰林,身后有拍马赶到的多尔特——米切尔扛开杰林,但自己后续起的一下也受到干扰,被多尔特从身后帽掉。

这就是雷霆队,这就是当今联盟最顶级的外防线。



总结

上一场比赛,骑士之所以能够拿到129分,是依靠多点开花的传切,让斯特鲁斯、迪恩韦德们投中三分;加兰、杰罗姆们避开防守强点,先用持球投和抛投打出威慑性,再攻击延误带动内线。

而本场比赛,当卡鲁索回归后,雷霆本身的防守功力就更上一层楼,第一节骑士还主动放弃了他们的体系导致了进攻崩溃——逆风球会降低角色球员的信心,比赛只能更多由当家球星接管——但就如我们上面所见,米切尔面对雷霆很难打出正常表现,而只凭加兰一个人,是无法抹平将近20分大坑的。

本场比赛骑士的失利,归根结底还是策略的问题——“针对性布置”和“以我为主”,是NBA赛前布置的两种主要思路,但骑士今天完全没有找好二者的平衡,成为了反面教材。

不过,我们也不能仅仅因为这次失利就得出“骑士打不过雷霆”或者“骑士打不了强队”的结论——后三节,在骑士重新回到双枪策动的模式之后,他们每节都得到了超过30分。只是雷霆凭借亚历山大一次又一次精准的中距离完成回应球,扛住了骑士的反扑浪潮。

归根结底,雷霆和骑士,都是球员多样性极佳、调整空间很大的球队。他们彼此之间,并没有哪一方从配置上处于“绝对优势”,能够压到对手完全没有还手之力:

SGA的单打爆破能力确实能针对到骑士的外线单防资源问题,雷霆的外防资源对于骑士双枪也是很大的限制;

但骑士双塔能够封堵内线,让SGA只能投中距离、只能赌角色球员三分,同时精于传切,可以不依赖核心持球的特点同样很克制雷霆。

只是很可惜,本赛季常规赛,我们是看不到全员雷霆和全员骑士的再一次交手了。

也许六月份?

但常规赛还很长,最关键的交易截止日还没有到来。让我们保有期待,拭目以待吧。


创作不易,喜欢文章的朋友可以帮忙点点赞+关注+在看,也欢迎大家评论区指正交流,笔者会努力创作更高质量的篮球分析文章。


陈深的十日谈
陈深,篮球、体育专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