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深|浓眉首秀,击碎双塔兼容质疑,解析核心优势&瑕疵

文摘   2025-02-10 14:37   广东  


安东尼-戴维斯燃烧着熊熊怒火,想要摧毁眼前的一切——从2020年以来,我们就没再见过这样的戴维斯,或者说,我们根本从未见过这样的戴维斯。

作为文班亚马之前、NBA可能10-15年里天赋最强的大个子,AD原本就是一头怪兽。他其实具备成为最伟大内线之一的所有条件:尺寸、运动能力、敏捷度、终结技巧、投篮能力——你很难在AD身上找到真正的短板。

除了两条:健康,以及心态。这是2020年的AD,与2020年之后的AD最大的区别。

健康很大程度上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但是从2020年以后,AD很难再持续地找到那种“想要证明自己”、“想要摧毁一切”的心态,这点肉眼可见。

他的投篮、抛投把握性在降低;一些比赛中不怎么有侵略性;也会稍加抵抗后就放任申京和小萨在自己的头上勾手命中。

2020年让AD拥有了冠军的心态,却失去了“证明自己”的心态。

这让所有人都在怀疑“园区眉”是否已经是戴维斯再也回不去的巅峰了。

Nico,或者说独行侠新老板杜蒙特改变了这一切——他们用一笔湖人无法拒绝的交易,重新点燃了戴维斯心中的激情与怒火。

而休斯顿火箭,则成为了“受害者”。

“移动能力不能再打四号位”?“无法与非空间中锋兼容”?“害怕欧洲内线”?

AD眼里的休斯顿火箭不再是休斯顿火箭,而是全世界对自己质疑的巨大聚合体——他双眼冒火,咆哮着撞了上去。



开局第一攻,AD就展示了自己作为四号位兼容非空间五号位的方式——这个方式正是我早先在湖人对凯尔特人赛后以AD+海斯举例过的:

AD拉开一侧低位接球。当他在打4号位时,他通常都拥有身体优势,他可以利用这一点转身杀向篮筐,对手内线通常都会补防——那么篮下另一名大个子就会获得内传内吃饼机会。

独行侠很明显清楚AD喜爱的打法,他们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布置——克莱汤普森的兜出,为AD制造了错位,进一步扩大了身体优势,于是申京不得不提前包夹,AD为加福德送出空接。

“打不了四号位”?“策应能力做不了老大”?

从第一个回合,AD就给出了他的回应。

然后是防守端。



休斯顿火箭的首发阵容中有阿门汤普森这个非射手存在。这让AD可以充当他打四号位时最喜欢的角色——对位非射手,放空对位人扫荡协防。

这个回合,申京将加福德拉到弧顶,杰伦格林打“Chicago”,利用速度甩开汤普森试图中路直杀篮下,但当他抬头,发现AD在他的面前——AD放空了阿门回收禁区,化解了火箭的两大进攻利器:格林的速度和申京的空间属性。

随后,格林兜出内线重新组织,AD换防申京。



过去的几年里,灵巧的“欧洲白熊内线”一度成为湖人的梦魇:约基奇连续两年在季后赛淘汰湖人、本赛季之前一度面对小萨博尼斯十连败、连申京面对湖人也有场均20+10的数据,并且曾在戴维斯头上拿过31+12和30+8。

但是从洛杉矶来到了达拉斯,戴维斯决心让申京这头“小白熊”看看不一样的自己:

面对申京的内线强碾,戴维斯硬扛不退,申京转身利用步伐晃开戴维斯,以为自己获得了上篮机会,但戴维斯在空中便转过身体,落地二次起跳,硬是用弹速追上了申京,干扰了申京的出手。

又是一个“证明感”非常强烈的回合。



随后,杰伦格林再次从后场就开始按加速,借申京的超高位掩护,利用速度甩开欧文试图直杀篮下——但又是AD的回收内线,配合加福德将杰伦-格林的突破路线堵死,杰伦格林分阿门汤普森,三分不中。

继续看:



下个回合,AD又展示了另一种进攻兼容方式:

摘下篮板后,自己运球从后场推进,来到弧顶,助攻借无球掩护切出的汤普森抛投命中。

这是独行侠在建队结构上比起湖人更适合AD的地方——AD在顶尖内线中,策应做轴的水平的确并非顶级,他所能把握的“传球窗口期”比约基奇、小萨等人更小,这就对空切球员的利用掩护水平有更高的要求——但湖人缺乏克莱这种级别的战术跑动射手。

小里和詹姆斯更喜欢“Split”内切,可内切比外切更加考验击地传球的精准度和时机把握能力;克内克特虽然曾一度和戴维斯打出良好的化学反应,但终究因为防守问题和准度下滑无法增加上场时间。

AD在湖人做轴失败是有原因的:他作为一个“发牌员”固然不够好,但湖人也同样缺乏高等级的无球进攻球员。

而在独行侠,克莱汤普森作为无球进攻球员的丰富经验,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加AD做轴策应的成功率。

回到防守端:



休斯顿火箭是一支有很多“即兴攻框”、“即兴空切”的球队,当他们缺少范弗利特时就更是如此——但AD就像一头游弋在禁区的鲨鱼,将所有意图闯入自己领地的“小鱼”赶走。

阿门汤普森的半转换推进?有AD在你无需担心;

PJ华盛顿漏了伊森的空切?有AD在你也无需担心。

有没有发现,就开局这两分钟时间,AD已经让火箭球员放弃了四次原本势在必得的攻框——这就是AD的内线震慑力: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随后,欧文被格林用速度过掉,戴维斯又一次用自己的收缩协防让格林放弃了攻框,格林分球切入的阿门,被弱侧收缩协防的华盛顿切掉——加福德、戴维斯、华盛顿,独行侠的前场协防阵容方言全联盟都堪称豪华。

继续看进攻:



独行侠再次利用挡拆帮助AD获取更大错位优势,随后一侧拉开,戴维斯低位单打阿门,利用身高翻身大抛投强吃——这正是2020年湖人进攻端的杀招。

而有了开局回合的教训,这个回合的申京已经不敢再放空加福德协防——一方面怕加福德空接;另一方面就算把加福德交给杰伦格林,底角站着的可是克莱汤普森。

(但其实这一战术,加福德的位置更加关键,这个位置的大个子需要有足够强的垂直威胁和终结能力,才能避免对手用底角的矮个子球员轮转)



下一个回合,戴维斯作为底线协防人,直接完成不可思议的一防三——最后申京的抛射,戴维斯其实已经失位,但申京空位抛投仓促出手竟然不中——AD的内线威慑力体现的淋漓尽致。



AD再次拉开一对一单吃——三次低位进攻,全部打成。

这就是我曾说过的:许多人注意力只放在了AD打四空间会变差,却忽略了AD只有在四号位上才能拥有绝对的身材优势,而他最喜欢的终结方式抛投其实非常吃身高差距。



防守端,再次利用自身的协防扫荡,让已经过掉了对位球员的杰伦格林放弃攻框——这个回合独行侠的团队防守也相当出色:

欧文完美的预判了伊森攻击close out的突破路线,提前占位逼迫伊森停球,后续汤普森也展现了曾经顶级3D的防守意识,在意识到狄龙反跑后直接一掌拍飞申京的传球。



回到进攻端,AD再次要错位想要低位单打,阿门在抢球过程中摔倒,申京上来补防——但AD没有选择传底角,而是迎着申京硬上——第一次上篮不中后,落地马上弹起,双手大力灌篮补扣。

火箭暂停,戴维斯仰天怒吼。

这五分钟,合理的,不合理的,戴维斯证明了自己想证明的一切。

而且这还不是本场比赛的高潮:



暂停回来后,先是克莱汤普森完美的执行了中锋延误回位后的切球——横移下滑了,但过去顶级3D的防守经验和意识还在。

戴维斯解决了克莱横移下滑的问题,克里斯蒂的存在让克莱不用太过担心犯规麻烦——于是克莱可以更具有侵略性的防守。(对于独行侠其他外线球员来说也是这样)

“他让这一切都变得如此简单,我认为我们现在能够对球的施压做得更有侵略性一些了,这能让对手无法出手三分球,因为有他在我们身后。同时我们的篮板球也更好了,保护下篮板能让我们打出反击快攻。”——马绍尔说。



而进攻端,AD彻底打疯了——4-5挡拆后,直接后撤步三分。申京给足了尊重,封到脸上,但三分还是空心命中。



随后加福德下场,AD反向掩护后的中距离再进。



再次在一对一中防下申京——还是连续两次。



防挡拆,作为五号位也能锁死杰伦格林的突破路线。



一对一面对非五号位近乎无解。

而就像马绍尔说的一样,当有AD在身后,一切都变得更简单,独行侠每个人看起来都更好了:



埃克萨姆在三分线外紧贴杰伦格林,不给三分机会——杰伦格林拒绝掩护过掉他?没关系,身后有AD补防。而马绍尔也可以放心的去轮转干扰亚当斯:因为他知道篮下有AD会帮他补防底线切入的球员。



有AD在,欧文可以毫无顾忌的贴防杰伦格林——他知道自己的任务只是不让格林投三分,至于格林杀进内线,交给戴维斯就好。

而戴维斯这场比赛从未让欧文失望过。



欧文这场比赛真的被过掉了非常多次——没办法,他也是一名32岁的老后卫了,没法和杰伦格林这样的天赋怪拼速度。

不过他不用担心,他们的禁区有游弋的鲨鱼。杰伦格林会重新回到外线的,欧文只需要跟在后面,等待回位就好。



欧文和戴维斯的组合很有意思,他们会为彼此做掩护,对手正常防能打出挡拆配合,如果对手换防出现错位两个人都可以攻击,而当遭遇包夹时,虽然两人都没有卢卡、约基奇那样的出球能力,但配合在一起,这场比赛却显得每次都刚刚好“够用”。

以第二张图为例,欧文的包夹出球能力找不到远端的PJ或者丁威迪,但是可以找到戴维斯;戴维斯在接球后,持球威胁能够再次吸引包夹,然后充当“中转站”找到丁威迪。

这个回合,一瞬间让我想起了十几年前,科比与加索尔的配合:



上半场比赛,安东尼-戴维斯在欧文5中0的情况下,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摧毁了休斯顿火箭——他不仅证明了自己仍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大个子之一,也证明了自己能够与非空间中锋兼容,在湖人时期要求回归四号位是具备合理性的。

谈到在防守时处于4号位和5号位的不同时,戴维斯表示:

“我能够四处扫荡,有加福德对位对手的中锋,我就能够扑出去封盖或者帮助其他队友补防了,这就是最主要的不同点。我可以去对位对手的无球选手,比如今晚的阿门-汤普森,四处扫荡让我能作为防守端的箭头,我自己也能控制防守端,和其他所有人交流等等。”

而这场比赛,更有趣的是后续的发展。

在此前微博探讨AD四号位、打双塔进攻合理性一文中,我提到了:

AD打四号位会具备身高优势,而如果对方想要弥补这一劣势,要么选择五号位错防AD、要么选择同样拿上双塔——但前者会导致AD的五号位队友在吃饼位拿到更大的身高优势和前场篮板优势;后者虽然解决了对位的问题,但也会导致对手自身的空间变差。

所谓的“双塔”进攻,就是空间的事,我不太懂,但你也别想懂;我的得分不会很高,但是比你高就够了。

而火箭下半场对于独行侠双塔的应对方案,正是我们提到的第二种:他们也摆上了双塔来限制戴维斯。



在火箭换成了亚当斯对位戴维斯,申京协防限制突破路线后,戴维斯第三节的效率明显下滑了——他面对亚当斯两次抛投不中、一次中距离不中,再次验证了我此前的说法:AD低位单打时,面对四号位或者三号位时,远比面对中锋时更舒适。

独行侠显而易见没有对火箭突然拿上双塔做足准备,PJ华盛顿第二节的伤退也影响了他们的协防质量——总体来说,他们这场面对火箭的双塔阵容表现很差:

他们没能很好地限制火箭的前场篮板和低位单打。也许他们需要重新考虑一下面对双塔时戴维斯和加福德的对位;

他们也没能很好的惩罚火箭队两名大个子:



在下半场开局克莱、克里斯蒂两次借掩护投篮命中后,他们没有继续去利用这一点,而是让AD去单挑亚当斯,这导致了独行侠第三节前半段的得分荒。

不过,就如我们所说的一样,即便独行侠这场很多细节上做得不好,但火箭队的双塔阵容本身就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



就算双塔阵容逼迫独行侠换成了小克对位阿门、戴维斯对位申京,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戴维斯这个巨大的协防难题,但火箭的空间依然很差——戴维斯不会像离开阿门那样完全离开申京,但他也依然待在内线。火箭选择让阿门挡拆攻击加福德——但加福德的护框也不是那么容易挑战的。



无论对位阿门的是戴维斯还是克里斯蒂,独行侠都会放空阿门协防——火箭的禁区依然堆满了人,克里斯蒂这个回合帽掉了狄龙,做的很不错,而如果PJ华盛顿没有受伤,克里斯蒂的位置应该是华盛顿的——应该会更不错。(这个回合AD还走神了,不然他应该卡住申京,让火箭的禁区更加拥挤)



亚当斯是出不来的——这削弱了申京带来的空间优势,杰伦格林还是很难利用速度直杀禁区。


这个回合体现的更明显——在罚球线接球的亚当斯直接被“放两米”了,申京被两人包夹,火箭被迫以一个极其便秘的方式终结回合:亚当斯持球突破。

联盟的绝大多数球队都没有打双塔的配置,为了限制戴维斯强行摆上双塔,就很容易出现图上的情况——本场比赛基德还没有为此种展开做足准备,不过我想他不会需要太多时间就能弄懂这些细节问题:

拥有欧文、克莱,在对手摆上双塔时,独行侠有能力打出不依赖AD的进攻;

防守端是独行侠更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的双塔防守效果不能比对方的双塔更差——当然这一定程度上与华盛顿有关,但强调对前场篮板的保护和对对位的重新思考也是基德需要去做的。


总结



总而言之,在华盛顿、AD受伤之前,独行侠打出了一场比赛内容相当完善、甚至彰显出统治力的比赛。

防守端,他们几乎是2020湖人的翻版,戴维斯+一名强力的护框内线+一名能领防也能做一些协防护框的全能防守侧翼,构建起联盟最强大的前场防守组:

对阵外线有非射手的球队,AD对位非射手弱侧扫荡,配合防守本就不差且脚步灵活的护框中锋,将整个禁区完全变成禁飞区,能够极大程度上的控制对手的中路突破和内线得分,从而明显的压低对手的整体投篮质量;

1、2号位的对位、领防能力比那年的湖人差,但是差距主要在横移速度,经验和防守纪律上克莱和欧文也足够优秀——这个阵容2、3、4号位可以直接换防,5号位可以延误,克莱和欧文都懂得如何利用对手被延误减速的时机回位,弱侧的戴维斯牢牢控制着篮下,想凭挡拆杀穿这套阵容相当困难——而要在一对一频繁解决欧文和克莱,还要尽量避免杀入篮下挑战戴维斯,有多少球员能做到?史蒂芬还可以吗?恐怕只有俄克拉荷马的那抹橙篮和独行侠亲手披上紫金球衣的那个家伙了......

进攻端,对阵常规一大四小的阵容,AD可以在低位一对一解决问题,独行侠还设置了很多由克莱、欧文等后卫执行的无球切出和反向挡拆来帮助AD获得更大的错位优势——欧文不会一直15中4;等到莱夫利回归他们将48分钟都拥有错位优势,而且莱夫利在“垂直威胁”上还更胜加福德;必要时候,他们也可以让AD重回五号位——就像他们第二节以及第三节得分荒后做的那样。

独行侠本场比赛很多时候都打出了赏心悦目的整体防守,不过从第二节的一些表现来看,我还是觉得当采取双塔阵容时,独行侠能够更好的压低对手的投篮质量:

当AD从4号位变成五号位,当马绍尔代替华盛顿成为底线协防人时,独行侠的防守曾出现投篮质量上的短暂崩盘。



当AD对位申京,埃克萨姆被晃过时,AD就不能再毫无顾忌地过去补防了。




而马绍尔第二节末连续两次作为底线协防人漏阿门空切,更是与AD和华盛顿反差感强烈。

独行侠想避免以上这些情况发生,并非只关于莱夫利是否回归——更多采取双塔阵容,意味着独行侠在进攻端更加依赖AD。独行侠本场比赛第三节的哑火,本质上其实就是AD的哑火。

这又回到了在AD身上那个一直以来的质疑:他能够成为一支争冠球队的第一选择吗?他能够成为2010年的诺维茨基或者2020年的自己吗?

这场比赛,上半场AD成功的证明了自己。但这还不够。

只有在整个赛季持续的做到这一点,在季后赛中也持续的做到这一点——只有以绝对核心的地位捧起那座奥布莱恩杯,AD才能真正扭转自己在世人心中的评价。

就像2010年的德克-诺维茨基一样。

我衷心的祝福他。希望他在达拉斯取得成功。



创作不易,喜欢文章的朋友可以帮忙点点关注和推荐,也欢迎大家评论区指正交流,笔者会努力创作更高质量的篮球分析文章。



陈深的十日谈
陈深,篮球、体育专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