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人vs鹈鹕赛后简评:
背靠背两连客,八村、雷迪什的缺阵影响其实比很多人认为的更大:
对阵残阵鹈鹕这样的缺少经验和天赋的球队,八村垒的定点+“霸凌球”强攻原本会是很好的上分手段;而尺寸更好、运动能力更出色的雷迪什也比克里斯蒂更适合“锁”英格拉姆——更重要的是,他们是湖人所需的身体天赋出色、能够提升球队能量的“年轻的腿”。
本场比赛,全队三大持球人詹姆斯、里夫斯、拉塞尔前三节同时低迷,缺少持球得分、外线三分频频打铁,导致湖人在上半场进攻乏力,也送给了对手不少的转换、半转换机会。
鹈鹕队虽说伤兵满营,但阵容中的年轻球员充满证明欲,湖人的进攻低迷让他们“嗅到了血腥味”,而面对联盟防守倒数的湖人,防守端的突破口确实一点都不难找:
全场比赛,不仅英格拉姆不断“点名”,打爆了包括克里斯蒂在内湖人的所有后场球员,鹈鹕这一群几乎不在球探报告上的球员也频频让掉以轻心的湖人付出代价——上半场,他们在篮板以31:17赢了湖人近一倍,充分的展现了两队在活力方面的巨大差距。
实话实说,湖人上半场的低迷和勒布朗-詹姆斯脱不开干系。作为主控和重要的篮板保护手,詹姆斯在上半场极度缺乏活力。但熟悉湖人队和老年勒布朗的球迷都清楚——他是在为第四节“蓄力”。
下半场,勒布朗(或者说湖人队)开始更积极地保护后场篮板——既然防守端问题不好解决,就通过将两队的回合数拉回同一水平线来拼“成功率”。
湖人意识到三位主控的效率不佳,开始让他们为更有把握的进攻点创造机会——而克内克特的适时爆发和安东尼-戴维斯以绝对天赋在篮下的统治,让拉/里/詹的发牌得到了回报,湖人在这一节在成功率上完胜了对方。
(克内克特填补甚至超额完成了八村垒的工作,做个类比的话,这场他就像是湖人的小迈克尔-波特)
年轻、没有经验的球队特点就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归根结底,当两队在能量水平上不再有差距时,鹈鹕这支球队除了英格拉姆之外,没有球员有能力持续的惩罚湖人防守弱环。
在第三节末、第四节初英格拉姆下场的时间段,你能看到鹈鹕明显开始慌乱——只用了几分钟,他们就迅速落后十分,逼得英格拉姆第四节只歇了1分钟就被迫上场,并且第四节的所有进攻几乎都围绕英格拉姆展开。
英格拉姆很出色的完成了工作。湖人外线防守问题始终是无法摆脱的硬伤——就像鹈鹕也拿戴维斯没办法一样。
他几乎就要击败湖人队了。
但最后时刻,蓄力了一整场的勒布朗突然暴走——你很难解释这种现象。为什么勒布朗能投中最后两记三分?
但近些年,他就是一直能做到这样的事。
湖人赢下了两场他们需要赢下的比赛。他们需要一些时间来重新调整、恢复能量——祝他们周三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