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长河中,非遗拓印以其独特的魅力,将古人的智慧与风情细腻地镌刻于纸上,让后世得以触摸历史的文脉和心跳。今天,西区五年级六班的孩子们将走近拓印艺术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通过初识徐州汉画像石拓片“泗水捞鼎图”,同学们开始对拓印有了兴趣。
所谓的拓印就是把一张坚韧的薄纸事先浸湿,再敷在石碑上面,用刷子轻轻敲打,使纸入字口,待纸张干燥后用刷子蘸墨,轻轻地、均匀地拍刷,使墨均匀地涂布纸上,然后把纸揭下来,一张黑底白字的拓片就复制完成了,这种复制文字的方法,称之为"拓印"。它是将石刻或木刻文字,用纸、墨拍印出来,以便保存和传播的工艺方法。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拓印记录了建筑、碑刻、石刻、墓志铭、青铜器等文化遗产,见证了书法、建筑、民俗、地理、军事等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同学们还详细讲述了拓印技艺几千年发展脉络,从古老的剪纸熏样、隋唐时期建立的拓印作坊,到王羲之,再到清朝画家朗世宁......
本次班会5.6班唐诗淇、蒋晞灵两位同学还提前学习了拓印技术,并现场展示了“平安喜乐”四个字的拓印过程。
非遗拓印不是简单地将图案复制到纸上,而是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过程。孩子们通过精心挑选材料、准备工具、精准控制力度,将心中的美好愿景转化为眼前的艺术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同学们现场学习参与,并制作出自己的拓印作品。
本次班会,同学们认识到非遗拓印,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它让古老的图案与文字跃然纸上,让大家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温暖与感动。
图文丨西区五年级六班
编辑丨西区青年教师联盟
初审丨程山珊
复审丨包璨
终审丨李柏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