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ilding Simulation】 小微睡眠空间内CO2浓度和空气龄分布实验研究

文摘   2024-08-18 21:59   北京  


摘要

快速的城市发展催生了胶囊旅馆、睡眠舱和其他适应人们快节奏生活的小微睡眠空间,起源于最小舒适睡眠空间概念的睡眠盒子因满足了年轻背包客、机场旅客等人群短暂休息的需求而深受欢迎。随着睡眠盒子的发展,其封闭狭小空间中空气质量差、异味严重等问题逐渐凸显。传统的送风方式难以平衡提供新鲜空气的需求和气流对人体造成不舒适扰动的问题,本文基于作者课题组多年来对通风气流组织的研究,结合小微睡眠空间的空间特性提出了不同形式的贴附送风方式。本文围绕三种不同通风形式下室内代表空气质量的两个指标——CO2浓度和空气龄的分布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旨在阐述小微睡眠空间中空气质量评估的方法以及三种送风模式的性能。

本文的实验依托于一个全尺寸的小微睡眠空间实验舱而展开,实验舱中定制了一个可以实现三种不同贴附送风模式的送风静压装置。本文研究中选择CO2作为人体睡眠过程中代谢污染物的代表,以空气龄为室内空气新鲜程度的评价指标,从室内CO2浓度的分布和空气龄的分布来分析不同送风模式下室内的空气质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送风模式下,代表人体代谢污染物的CO2的排除率在整个睡眠小空间平均维度上差别不大,但是在人体的头部区域差别很大,双贴附模式在去除人体睡眠姿势下头部区域呼吸污染物最为有效(CN ≥ 0.92)。空气龄代表了送风空气从进入室内到当前状态下所经历的时间,故而从送风空气分布的角度表示了室内空气的新鲜程度,三种送风模式下空气龄分布的对比显示竖壁贴附送风模式下室内平均空气龄最低。

本文从小微睡眠空间空气质量评估的角度对贴附送风模式进行研究,在评估三种送风模式性能的同时讨论了空气质量评估指标之间的差异。本文的研究为小微睡眠空间中的通风设计提供了借鉴,并重新解读了空气质量评估指标——代谢污染物排除率和空气龄。


关键词:贴附通风模式;空气质量、睡眠盒子、排污率、空气龄

01

背景介绍

基于舒适睡眠单元所需最小空间概念发展而来的“睡眠盒子”小微空间在多个国家的机场、车站出现,以低成本和便捷的优势为加班打工人、转机早班机旅客或者年轻背包客提供了休息补眠的场所。相比于正常体量的卧室,小微睡眠空间的几何尺寸狭小,人均居住空间小于10m³,低于许多国家规定的最小人均居住面积,并且室内人员的活动状态以睡眠休息为主。小微睡眠空间中为了较好的保护顾客的隐私,多被设计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室内的气流不易流动,人体产生的CO2、异味等污染物无法及时排出,较差的空气质量影响居住体验,更甚者会导致人员感到烦躁、憋闷、头晕等。送入新风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述情况,但睡眠状态下人员对身体周围环境空气的速度和温度比较敏感,不恰当的送风方式容易造成人员“吹风感”,严重干扰人员的睡眠质量。故而本文的研究结合小微睡眠空间受限的建筑空间特征,提出了不同模式的贴附送风方法,充分利用小空间的壁面来实现舒适柔和的新风送入。同时,针对小微空间中最关注的空气质量问题,从人体代谢污染物排除率和送风在室内的停留时间——空气龄方面对三种送风模式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02

核心内容

(1)人员睡眠CO2释放模拟实验和基于示踪气体衰减法的空气龄测试实验


贴附射流的理论表明贴附通风模式能够拓展送风在建筑空间内的作用范围,并有效减少直接送风对作用空间内人员带来的吹风感,而小微睡眠空间中无障碍物遮挡的顶板、侧壁等平壁面则为贴附通风的实现提供了建筑结构上的支持。因此,本文基于对贴附通风理论的研究以及睡眠小微空间内环境营造的需求特点,提出了三种贴附通风模式:单侧竖壁贴附送风、水平顶板贴附送风以及组合式双贴附送风。

选择CO2作为人体睡眠代谢污染物的表征,实验中将人体的呼吸过程简化为稳态呼吸,如图4所示,二氧化碳气体从气罐释放后,经橡胶软管输送至人员嘴部释放,橡胶软管串联流量计以控制CO2的释放量。采用SENSEAIR二氧化碳传感器来测试CO2的浓度分布。

图2 三种贴附送风模式示意



图4 睡眠状态下人体CO2呼出模拟实验



采用INNOVA示踪气体采样仪(1303)及光声谱多气体分析仪(1412),配合7620数据采集软件来对室内空气龄分布进行测试SF6作为示踪气体

图5 示踪气体衰减法测试不同送风模式下室内的空气龄




(2) 室内CO2浓度和空气龄分布


实验测试中室内的CO2浓度受到了送风背景浓度、室内源的释放强度、送风模式和送风量的影响,故而本文基于送风房间污染物稀释方程提出无量纲数CN来表示送风对室内以CO2为代表的污染物的排出水平,CN定义为实测污染物浓度与稀释方程计算的理想浓度之比。CO2浓度的分布结果表明三种送风模式下,室内整场的CO2浓度值并没有显著的差异,且几乎不受送风量的影响,基本维持在600ppm;但是人员头部区域的CO2浓度却有明显差异,竖壁贴附和水平顶板贴附模式下都呈现出此区域浓度值高于室内平均浓度且随送风量的降低而增大的规律,双贴附送风模式具有最好的排出人员呼吸区域污染物的能力。

图7 室内无量纲CO2浓度分布



图8 基于空气龄的换气效率分布



空气龄的定义是指空气质点自进入房间起至到达某点所经历的时间,送风空气的质点在进入室内后,随着运动会不断吸收环境中的污染物,新鲜程度逐步下降,因此空气龄短的点则空气吸收污染物的几率就小,空气越新鲜,即空气龄代表了气流本身的分布特性。不同送风模式下空气龄在室内的分布研究发现,空气龄值受送风量的影响;竖壁贴附模式具有最小的室内平均空气龄,双贴附和竖壁贴附类似,在呼吸区具有更小的空气龄。

无量纲数CN代表了送风对呼吸污染物CO2的排除效果,而换气效率则无关污染物,是气流本身的分布性能,两者都被用来判定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本文通过设计实验验证了小微睡眠空间中两个空气质量评估指标的侧重方向,最终证实在小微睡眠空间中,组合式双贴附模式具有最优的排除呼吸污染物的能力,而竖壁贴附则能实现最优的室内换气效率分布。

图9 不同送风模式下小微睡眠空间中CNη的对比





03

成果小结

本文基于小微睡眠空间的空间建筑特征提出了三种贴附送风模式,并通过设计实验模拟测试了睡眠状态下人体呼出污染物在不同模式下的分布情况,提出了无量纲指标CN来评价送风模式对人体呼出污染物的排除效果,结果表明双贴附送风模式具有最好的排出人员呼吸区域污染物的能力。通过示踪气体衰减实验研究了不同送风模式下室内空气龄的分布,结果显示竖壁贴附模式在室内最有最佳的气流分布。本文从污染物排除效果和室内空气新鲜程度对小微睡眠空间中的空气质量进行了对比评估,为小微睡眠空间中的通风设计提供了借鉴。


作者  

Jingying Zhang§, Yanyan Li§, Haiguo Yin*, Linfeng Liang, Songmei Zu, Le Gao, Ying Zhang, Angui Li

School of Building Service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an 710055, Shaanxi, China


作者团队简介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生张竟英,博士生李艳艳为共同一作,通讯作者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备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尹海国,课题组主要从事建筑通风空调气流组织、室内空气质量、人体热舒适相关研究。


引用

Zhang J, Li Y, Yin H, et al. (2024).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CO2 concentration and age of air distribution inside tiny sleeping spaces. Building Simulation, 17: 591-605. 

https://doi.org/10.1007/s12273-024-1101-1


相关阅读:


长按二维码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访问全文



长按访问原文

小微睡眠空间内CO2浓度和空气龄分布实验研究




Building Simulation 2008SCIEI CompendexScopusCSCD2024SCI子6.1JCRQ11


公众号:建筑模拟
期刊官网1 (国内免费下载)
http://www.sciopen.com/journal/1996-3599
期刊官网2 (海外合作)
http://www.springer.com/journal/12273
编辑部:bsjournal@tsinghua.edu.cn
本期微信制作:杨晶晶

建筑模拟
Building Simulation is a peer-reviewed international journal publish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and Springer Nature.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