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贪小利而失大局,这是资敌!
中国公司去印度,帮印度建设关键基础设施和产业链,对中国,是极大的损害。
中国五矿什么人,做的这个决策?
为什么要这么干?
挣点小钱,赚点短视的蝇头小利,却危害中国产业,就可以了吗?
还有,国家有哪个部门,对这样的大事在进行协调?
看到这样的新闻,我很震惊。
在基础领域帮助印度发展,我们一定要小心,
这可能不是挣钱,而是自害,最后为西方和印度压制中国产业提供资源和能力。
我们有一堆经济学家,有一堆所谓做战略研究的,这样的大事,有人做研究吗?
经济学家天天振兴经济的方案就是发钱,从来没有关于产业发展的有价值的信息,
中国搞点什么,都出来骂,出来贬低,一打贸易战,就是中国要出大问题了。
反正关系国际产业竞争的大事,不见中国任何经济学家出来说一个字。
2. 现在这个态势,中国的国资,中国企业,在帮助印度形成了强大的基础产业,形成和中国竞争的能力,
之前中国OVM的手机产业链也是,替印度建设好了,给自己制造竞争对手!
印度一直在抢劫中国企业,只要利用完了,立马踢开!
之前印度向小米征税48亿。
最近,vivo又被印度强制要求出售控股权,不给vivo的高管发签证,被迫都要在马来西亚开会。
还有上海电气的火力发电,替印度建设好了,被反咬一口罚款要钱,货款都没收齐。
徐工集团,各种卖重型机械给阿三打通藏南公路,甚至还帮助阿三建厂生产。
中国铁建卖的盾构机,帮助印度打通了拉达克隧道公路。
中化集团五环公司,请大家记住这个名字,它帮印度建成了年产数百万吨尿素的煤制化肥项目。
一家中国的国企,对印度的化肥生产自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前几年还给印度建了不少电站,换来的就是印度处处与中国作对。
印度发电量的一半多点来自私企,主要靠大集团。
电厂老板前三是印度最豪横的三大集团:阿达尼、塔塔、信实。
印度国家电力公司占全国发电量的24%,邦企(约等于地方国企)马邦电力等占25%。
中企帮印度,建了十大电厂里的三个。
最有名的是信实找上海电气做的莎圣电厂,排印度第四,6套66万千瓦机组。
给竞争对手加速工业化“添柴加火”,什么钱都赚,和递刀子的有什么区别?
印度早些年连枪支配件都不能生产,现在用眼睛看得到的速度在前进,前几天印度居然自研的动车还是高铁都上路了,虽然比不上我们,但进步是无法想象的,
我们的汽车,手机,电气引进印度,带动了机械加工,电子信息,等等的发展,
这些都是基础技术,会了,全都会了。
早晚,我们要付出代价。
印度经济总量逐步从世界第七超过法国,英国,德国,日本,跃居世界第三位。
而且这种崛起是全面的,基础工业品(如粗钢)、高科技、电子产品制造业等等都在进步。
而中国,则是全面参与了这个进程的。
以手机制造业为例,中国公司便是其发展的主力军,而且还在帮助印度建立更多的工业产能。
对于我们而言,认识到印度已经是世界第五经济大国,并且还在快速发展这一事实,非常重要。
3. 说白了,中冶赛迪这类咨询公司,就是靠做方案生存的,
对于国家战略这些事根本不是他要考虑的,法无禁止即可为,只要能赚钱,他哪管那么多。
但我们的国资委等部门,得有这方面的战略分析,不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真不知道发改委、商务部、国资委等,这些管产业政策的部门,在干啥!
这些部位的官员干部,有几个干活的,有几个替国家着想的?
中国的对外投资,不管国有民企,通通得有个法管。
这种战略性的投资,必须严格限制,对印度尤其应该禁止!
国家应当有一个类似巴统的机构,审查那些向外输出技术和项目的企业和类似项目,制定规则,不符合规则的不能允许出口。
4. 和三哥这样毫无道德的企业打交道,就应当象比亚迪的王总一样,只卖货,交完钱再说。
另外,前几天,彭博社报道说:
中国有关部门最近已经窗口指导了各大汽车公司,要求确保电动汽车技术留在国内,即便是搞海外工厂,也要把关键零部件留在国内生产,到当地只是组装。而且还专门强调了,不允许在印度进行任何汽车相关投资。
中国限制不让把新能源车的关键技术放到印度去,我是很支持的。
中国,已经在智能手机产业链上吃了大亏,
可以正常贸易,卖货,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但在技术,金融和基建上,是绝对不能再支持印度了。
再说一次,贪小利而失大局,这是资敌!
中国公司去印度,帮印度建设关键基础设施和产业链,对中国,是极大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