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濮之珍先生
濮之珍先生简介
濮之珍先生主要作品
论著:
《语言》(专著),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初版,1984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再版。
《中国语言学史》(专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初版,1999年再版。
台湾书林出版社1991年至1993年三次印刷。韩国新雅出版社韩文版1997年第一版,1999年第2版。
《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语言卷》(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
《社会科学争鸣大系》(语言卷)(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中国语言学大辞典》(学术顾问),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
《中国历代语言学家评传》(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
论文:
《民族共同语与方言的关系》,《语文知识》1956年第3期。
《评唐兰先生文字改革的理论》,《语文知识》1956年第7期。
《上海语文工作者对〈汉语拼音方案草案〉的意见》,《语文知识》1956年第9期。
《〈方言〉与〈尔雅〉的关系》,《学术月刊》1957年第12期。
《从语言社会本质看文风问题》,《语文知识》1958年第7期。
《我国古代对语言文字的认识和研究》,《语文知识》1959年第7期。
《论语言的社会本质》,《复旦学报》1959年第7期。
《建国十年来语言科学的成就》,《语文教学》(华东)1959年第10期。
《毛主席论语言对语言科学的巨大指导意义》,《文汇报》1960年1月17日。
《促进汉字简化工作》,《文字改革》1964年第7期。
《书王力先生〈中国语言学史〉后》,《中国语文》1964年第6期。
《〈方言〉母题重见研究》,《中国语文》1966年第1期。
《语言与语言学》,《教学与研究》1978年第2期。
《语言与文字》,《教学与研究》1978年第4期。
《共同语与方言》,《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2期。
《语言的全民性》,《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4期。
《语言、思维和形象思维》,《安徽师大学报》1979年第3期。
《荀子的语言学思想》,《学术月刊》1980年第11期。
《谈谈语言和思维――兼答读者问》,《语文学习》1980年第5期。
《学习望道先生治学学风》,《修辞学习》1982年第2期。
《日本汉语教学与研究情况简介》,《国外语言学》1982年第2期。
《"五四"运动和中国现代语言学》,《中华文史论丛·语言文字专辑》1982年。
《顾炎武〈音学五书〉简介》,《书林》,1983年第4期。
《中国语言学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复旦学报》1983年第1期。
《谈谈语言美》,《修辞学习》1983年第3期。
《读〈修辞学发凡〉两点体会》,《〈修辞学发凡〉与中国修辞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
《秦汉时期重视识字教育和语文规范》,《语文建设》1986年第5期。
《略论清儒对古代语言学的继承和发展》,《学术月刊》1987年第9期。
《试论我国古代语音研究的兴起》,《学术界》1987年第1期。
《我们是如何编写〈中国语言学家评传〉一书的》,《复旦学报》1989年第6期。
《简论汉代语言学的兴起和建立》,《语文论文集》,上海百家出版社1989年。
《一部不可多得的学术专著〈通借字萃编〉》,《复旦学报》1991年第6期。
《秦汉魏晋时期中国语言学有哪些成就》,《语言学百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南北朝明代中国语言学有哪些成就》,《语言学百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中国语言学的兴起和建立》,《中国文化与世界》第1 期,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
《怀念张世禄先生》,《语苑新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
《语文是基础》,《咬文嚼字》第6辑,1995年。
《我谈语文规范化》,《语文建设》1995年第10期。
《〈汉字简化方案〉公布40周年有感》,《语文现代化论丛》第3辑,1996年。
《香港要大力推广普通话》,《咬文嚼字》1996年第7期。
《简论中国古代语言学的治学方法》,《语文论丛》第5期,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语文是基础》,《语文学习》1998年第9期。
《扬雄〈方言〉研究》,《海上论丛》(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文 | 濮之珍
1948年秋,濮之珍先生与蒋孔阳先生摄于南京
2016年9月,濮之珍先生荣获第一届上海市语言学研究终身成就奖
1968年夏,合家摄于复旦九舍院中
其一,中国古代语言学研究是联系实际的。
濮之珍先生手迹
其二,中国古代语言学研究是善于继承发展的。
1997年4月,蒋孔阳先生文,濮之珍先生书
其三,中国古代语言学治学方法比较科学,治学态度严谨。
濮之珍先生的著述:《中国语言学史》和《濮之珍语言学论文集》
相关信息转载自“区域国别学与跨文化传播 ”“今日语言学”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