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盛斌:泰山石刻
文摘
2024-09-18 08:18
中国
敬请点击上方“麻阳河”,关注我们心灵的家园。
早于1987年,泰山就列入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项目名录。古往今来,它的崇高,一直崇高着人们的追仰;它的神圣,一直神圣着人们的祈望;它的巍峨与壮丽,也一直巍峨与壮丽着人们的向往与理想。早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就用课文、图册中获取的信息,在心中绘制了泰山的大概轮廓。后来,每每读到与泰山有关的图文、收到与泰山有关的视频,也就特别留意了起来。当看到2002年国家新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有一张伍元面额纸币背面印有“五岳独尊”的图案,更加萌生了到泰山一览的想法。这样的想法,终于在2024年秋天变为现实。8月31日,因小女与女婿的婚礼在山东泰安举行,亲家特地安排我们来自湖南怀化麻阳的娘家人去往泰山一趟。单凭亲家的诚心与热情,就是到过泰山,也值得再去游览,何况已到花甲之年的我,还有家人、亲人们,都是第一次来泰安、去泰山哩。9月1日,天气晴好,我们从入住的坐落于泰安市泰山区宝盛道谷酒店出发,乘车直达泰山西北大门的桃花源游客中心,再乘游览车进山坐上索道车悬升至北天街。步行经天街到达过街阁,再东走北上,以到达玉皇顶当作此行的终极目的地。回程再去位于泰山南麓、东岳大街的岱庙游览。说实在话,即便走马观花,就是正常的天气、宜游的时段,要把泰山游览图所标明的景点一一游览完毕,我认为自己在一日内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我按照亲家事先给我述说的,泰山的摩崖石刻,看看都挺有意思——就重点选择这里所经过的石刻观摩。我明白,泰山石刻既是这里独特的风景标志,还是泰山历史文化的重要符码,是吸引众多的游客登临泰山的缘由之一。当然,沿路的绝景佳致,比如,白云亭、碧霞寺、青帝宫、孔子庙、望吴圣迹坊等,也不会错过。我们在登往玉皇顶的途中,被一处处摩崖石刻所吸引,先是在石刻前留影,接着驻足细细地观赏起来。虽然难以以专家、学者的身份,看出个子丑寅卯,但至少是身临其境地目睹了它们的表征面貌。一处石刻位于过篷元坊下石街路侧的护栏边,雕刻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夏月,初看像一道以天然的石块做成的符牌,只可以感悟到此碑岩是阐释这里源远流长的宗教繁盛气象的物证之一。在导游的指点解说之下,我们才知此块似图非图、似字非字的石刻,原是道教的一种符箓载体。透过图符,横着的“仙子流芳”,竖着的“莺歌燕舞”,就越看越清晰、越看越像字,它们隐含在符箓的里面,与右边的落款全文“泰山老母赐金笔,观音普渡化世。元始老子老君太公伯温先师传妙法”,以及左边的三行交代立碑时间和人员的文字缀和一起,不仅反映了泰山宗教的发展传承脉络,也印证了道佛两教相互浸润融合的宗教文化结晶,表达了人们向上向善向好的心理愿求。我们踏过石板平道往上攀走,来到了一处立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青石碑标识平地。这里是唐代摩崖石刻的集中展示区,真正是徜徉一座露天博物馆、阅读一部陈列在大地上的史书的好去处。那些山石,似乎是大自然生成的最适合雕刻文字的石纸,当为泰山石的精魂。这些石刻多为阴刻手法表露心迹,着红染蓝,以红色文字居多;也有的以石块本色凸显意蕴。书刻以行楷为主,兼备魏碑、隶书等字体,或方印状或条幅样或板块式,石形与字体布局相得益彰,文义与石块大小自然吻合,整体与周遭环境氛围协调。站在它们面前,我在想,这样的书刻作品,尽管受到风吹日晒、霜拷雪压,但一旦拓印入人们的内心,就是一种挥之不去的记忆。这记忆,有着人们的称羡、追崇、感念和祈盼。我们于是在“五岳之宗”的泰山之顶,“置身霄汉”,面对“青壁丹崖”,既可仰视“云峰”,又能“可摘星辰”,感受“壁立万仞”的气势,发出“天地同攸”的敬叹,享受“举国同安”“举国咸宁”的美好,因为“宇宙崇”高一下子使得自己的“呼吸尊”贵起来。这些石刻笔法或苍劲或洒脱或端庄或飘逸或隽秀或深戾,漫溢着一种古朴而清新的性灵之风和精神之气。我们无不为这一融史料、艺术、欣赏等价值于一体的石刻群像之“大观”所折服。我们知道,书法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粹,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发展的一座高峰,而书法当然地成就了唐文化的璀璨,泰山的唐代摩崖石刻无疑显现了唐代书法文化的影响力与传播力,让后辈儒雅、官仕、道佗等到此凭吊题刻、祈祷抒怀。感谢先人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这些唐以后墨宝刻珠的真迹原痕,还有部分显影在被岁月渐渐削蚀的石块之上,需要留下时间认真地辨识才能察觉它们在时间的长河里,闪烁的婀娜身姿和深邃灵韵。我一边揣摩着石崖上“弥高”“至哉坤元”“天根云窟”等文字的含义,一边继续往上登行。在“五岳独尊”碑刻处,只见人们纷纷在此留影,有的干脆将伍元面值的人民币背面置在胸前,让纸币上的“五岳独尊”与石块上的“五岳独尊”来个近距离的照面,不,是近距离的艺术、人物甚或魂魄的邂逅与碰撞。好不容易背临石刻留下纪念的我,打开家亲拍摄的照片一看,仿佛自己立时成了泰山的铁友和知己,成了无时无刻可以与泰山对话対语的人。玉皇顶是泰山极顶的所在。有着“惟天在上”的牵引,“登峰造极”的激励,我们在不时“昂首天外”的爬越中很快到达。读了玉皇庙里的无字碑,我想,汉武帝立了这块无字碑作为在泰山之顶封禅的标志,是在告诫人们,一个人、一个王朝的历史不是由当事人来拿捏的,最终是由后人来定评、来抒写的,这样才最有权威、最显公正,才经得起时间的洗涤和检验。登临了海拔1545米的泰山极顶,尽管沿路只浅尝辄止地欣赏到泰山一千多处摩崖石刻的极少部分,我已心满意足此次的泰山之旅了。那些未及拜观的石刻,就像一幅幅书法的留白,会给我更多的想象空间,也是我再次登临泰山的理由之一。我站在山顶像一棵泰山松树一样向四周瞭望,一幅山峦起伏有致、云岚时聚时散的景象摄入心间,一派“一览众山小”、山高人为峰的气势油然而生。此刻对人们十分崇敬的“邓大姐”——邓颖超80岁高龄登临泰山在符箓碑旁,题写的“登泰山看祖国山河之壮丽”的心言,我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下得山来,回放自己曾经到过天山、鸣沙山、乐山、庐山等名山的游历,我不禁生发感慨:泰山石因为石刻的附着有了亘古的灵魂和生机,而一切石刻的寓意除了当时的文本内容指向外,那“中华泰山 国泰民安”的美景和愿景不正是书刻的先人言外的共同心声么?人,说穿了,才是刻写在泰山石崖之上移动的文字,他必须以石头的坚硬为风骨,以石头的巍峨为风采,以石头的笃定为风度。人只有历经风雨的泼墨和时间的洗礼,才能造就生命的浩然景致。唯有这样,生活于新时代的人,在矗立人生的泰山之前,方能石崖一般“弥高”,方能做到如孔子说的“所立卓尔”。作者简介
张盛斌,苗族,湖南省作家协会、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麻阳作协荣誉主席。有散文、报告文学、诗歌、歌词等作品在《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民族报》《湖南日报》《词刊》《星星诗刊》等媒体发表。著有散文集《风景这边独好》《内心的花朵》,诗集《走出深谷》。
温 馨 提 示
《麻阳河》真诚欢迎全国各地作者投稿,来稿请附作者简介和生活照片。因小编事务繁多,精力有限,对所有来稿,只审核发表与否,不做任何文字、语法上的修改,请作者认真修改好再投稿。本公众号发表的作品,出现的任何错漏,一律由作品原作者负责。收稿邮箱:mayanghe@126.com。原创文章所获打赏费总额不足20元的不予计提,20元以上作者50%,平台留50%用于日常营运(截至文章发表后第八日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