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加快构建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财税政策体系

政务   2024-11-28 13:58   北京  



































































































































































点击“中国财政”即可关注!

加快构建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财税政策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 山东省财政厅

党组书记、厅长 李峰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山东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大有可为”。山东省财政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和考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针对“建立健全适应山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财税政策体系”这一课题广泛开展调研,提出有针对性的财税政策建议。
山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条件与现状分析
山东作为沿海经济大省,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经济体量大、门类全,产业结构优、企业强,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良好条件和坚实基础。
(一)从战略端看,多重战略叠加为新质生产力突破发展提供重大契机。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作出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要求,为山东发展精准把脉、定向引航,赋予山东“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嘱托,为山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山东地处国家战略重要枢纽位置,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东北振兴,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南北联动、东西陆海统筹”的战略枢纽地位凸显,为新质生产力突破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国家赋予山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自贸试验区、上合经贸示范区等一系列战略任务,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带来新机遇、新动能。
(二)从供给端看,全产业优势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打下坚实基础。产业规模大、体系全。山东工业制造门类齐全,是全国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超100种重点产品产量居全国前三位;全省粮食产业总产值超5600亿元,稳居全国首位。产业结构优、增势好。2023年,山东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突破50%,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5.3%,“四新”经济投资增长11.1%,产业质量结构持续优化提升。产业主体强、质量高。目前,山东有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产品237个,居全国第一;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73家,居全国第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32家,居全国第四。
(三)从要素端看,人才技术等优质要素储备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重要支撑。高层次人才集聚有力。目前,住鲁两院院士和海外学术机构院士达164人,国家级领军人才2100余人,高技能人才突破400万人,居全国前列。高能级平台体系完备。拥有国家技术创新中心3家、省技术创新中心156家。已建有国家实验室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21家、省实验室9家、省重点实验室277家,“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逐步完善。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充分。2023年,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4.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47%。拥有2.2亿个物联网终端、47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5家国家级智能工厂,均居全国第一位。
(四)从区位端看,区域一体协同发展为新质生产力起势开辟广阔空间。沿黄河作用凸显。发挥在黄河流域中的龙头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牵头成立黄河流域科创、产教、自贸试验区等30多个联盟组织,搭建起沿黄九省区合作共赢的大舞台。沿海洋资源丰富。山东拥有全国1/6的海岸线,海洋资源丰富度指数居全国前列。2023年,海洋产业增加值7620.4亿元,连续四年居全国首位;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7.1亿吨,稳居全球第一位。沿日韩区位便利。山东毗邻日韩优势进一步发挥,2023年,对日本进出口贸易总额1874亿元,占全国8.4%;对韩国进出口贸易总额2621.8亿元,占全国12%,均居全国前列。
总体上看,山东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条件,但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比如,战略规划引领带动作用不够强,新质生产力发展布局需整体性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融合不够紧,新质生产力优质要素支撑仍需整合发力;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深度不够,新质生产力绿色本底需进一步夯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活力还不足,新质生产力制度潜力有待深度挖掘,等等,亟待从根本上破解思维、优化机制,充分激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

财政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需把握的原则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以创新为引领、协同为纽带、人才为支撑、绿色为本底、改革为动力的系统工程。加快构建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财税政策体系,必须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关键、本质和发展规律等,重点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坚持新型生产关系与新质生产力相同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然要求按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积极谋划实施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完善预算制度、税收制度和财政体制,加快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财政制度和政策体系,以更好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二)坚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减少财政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更多依靠市场规则和市场竞争来配置资源,使优质生产要素向先进生产力顺畅流动,以激励创新、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三)坚持发展新兴和未来产业与传统产业相互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是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基石,更是山东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稳定器,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拥有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是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最具领先优势和发展潜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财政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重,通过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找准关键环节,既要支持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也要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
(四)坚持强化财政金融与产业政策相协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发展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增强宏观政策协同,不断提高调控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推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密切配合,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增强宏观政策组合叠加效应,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政策合力。

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财税政策建议

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驱动作用。山东应坚持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原则,着力发挥财政支撑、引导和保障作用,加快构建科学精准高效的财税政策体系,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基础支撑。
(一)强化财政资源统筹,聚力推进科技产业“双促双强”。加强战略统筹和政策集成,科学布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标、规划、任务、资源和体系,加强资金统筹和政策集成,推动财政资源精准配置、靶向发力。提升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深入推进科技资金整合,集中财力投向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重大原始创新、重大产业引导、重大平台建设等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统筹产业发展资金,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因地制宜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资源合理配置,助力以产业创新促进科技创新。
(二)深化财政精准引导,聚力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一体融合”。完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支持企业与省自然科学基金设立联合基金项目,引导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政策,推广政府采购合作创新方式和首购订购机制,加快推动创新技术成果落地和产品应用。突出产业导向实施招才引智,围绕推动“十强”产业发展,引导各市聚焦本地优势产业或产业细分领域完善地方人才计划,重点引进优势产业链群急需、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推动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吸引更多有技术、带项目的人才落地山东、创业齐鲁。
(三)优化财政支持与调控方式,聚力推进产业与生态“绿富共赢”。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支持海上风电、生物质发电、核能等新型能源产业发展,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发展绿色产业链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健全绿色转型体制机制,积极支持发展绿色金融,推动金融机构发放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票据等金融产品和服务。丰富政府采购支持绿色环保政策手段,扩大绿色建材试点范围,优化财政资金绿色门槛制度。用好用活环境保护税、资源税、消费税等多税共治体系,推动正向引导与负向约束相结合。
(四)实化政策协同创新,聚力打通体制机制运行“最后一公里”。优化调整财政政策施力结构,更多采用事前引导、试点示范等激励方式,探索实施“拨投结合”、“先投后股”等科技项目支持机制,将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完善财政资金兑现机制,逐步实现涉企财政奖补资金“直达快享”、“免申即享”,及时发挥资金政策效益。强化财政市场化引导撬动作用,积极探索“财政+股权+基金+担保+保险+债券”等市场化多元支持手段,推动财政资金滚动使用,引导更多金融社会资本跟投、续投。持续深化财政金融联动机制,提升国有金融资本市场化、专业化运作能力,引导更多金融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培育打造更多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战略资本。


来源:《中国财政》2024年第22期
责任编辑:李艳芝
班编辑:赵梓轩
排版制作:赵梓轩


声明:“中国财政”微信公号所刊载文章、图片及音乐等,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若因客观原因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敬请致电010-88227042,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中国财政
财政部主管的中央级财经媒体,全国百强社科期刊。我们坚持与时代发展同步,与财政改革同行,致力做好财政改革发展的见证者、记录者和推动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