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地方国资频频现身资本市场,大量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
其中,2023年浙江省地方国资成为控股收购上市公司的交易宗数最多的买家,是上市公司控股权交易市场的活跃买方。
2024年3月13日江海股份(002484)公告,大股东香港亿威投资12日与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旗下100%控股子公司浙江省经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浙江经投)签署协议,以每股19元的价格向后者出让所持江海股份20.02%股份(170,130,000股),总对价为32.3247亿元。
交易后,香港亿威投资依然持有公司8.81%股份,浙江省国资委成为江海股份的新实际控制人,外商控股企业变为浙江省地方国资控股企业。此宗交易是为龙年地方国资控股收购上市公司首单交易。
24家“国收民”的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案例一览
“国进民退”
经济形势严峻的这几年,民企的日子不太好过,来自公共卫生事件压力、社保赋税、融资难题、外部冲击,不一而足。
这个时候,每逢国企有大动作,比如国有资本参股的民营上市公司,国资收购民资上市公司,表面上看造成“国进民退”现象,事实上,这只是在当前环境下国企和民企的一种正常的市场化行为,是国企和民企互惠共赢的一种市场选择,不存在谁进谁退的问题,更不涉及意识形态。
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一直以来都是国企改革的重要方面,目的是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
“土地财政”到“股权财政”
“土地财政”指的是地方政府依靠出让土地使用权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属于政府性基金收入,在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中的占比在90%左右。
1994年分税体制改革后,“财权上移中央,事权下放地方”,造成了地方可支配财政收入的大幅减少。
国有土地出让金收益全部留给了地方财政,同时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决定权也留给了地方,因无需上缴中央,土地出让收入便成为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土地财政”的发展离不开房地产业长期以来的支撑。背后的逻辑是,房地产业充当了地方政府的融资工具。不过随着房地产销售端疲软,土地出让金的增速也出现了明显放缓。
根据Ifind数据统计,2021年开始,国有土地出让金增长放缓,相比前几年有大幅回落。从最新数据来看,这种情况仍未出现明显恢复。
“土地财政”的急刹车,让原本高度依赖土地出让金的财政运转模式遇到了极大的挑战,所以近年来,我们会听到各地爆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降薪,甚至工资无法正常发放。
各地政府重要的投资项目要持续投入,公共设施要正常运转,产业落地政策要兑现、园区规划要如期推进,但钱从哪里来?
所以各地政府要寻求新的财政收入进行补位,股权财政逐步走到台前。
所谓“股权财政”,即通过上市公司股权交易在二级市场赚取差价、分红或税收,用于地方政府财政开支。
2023年2月28日,知名经济学家李迅雷在新财富分析师年会上发表《从“土地财政”转向“股权财政”——2023年全球经济走势与中国应对之策》的主题演讲,提出建议政府从“土地财政”转向“股权财政”,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通过提升国企国资的核心竞争力和估值,为各级政府创造新的财政收入来源,填补“土地财政”缺位带来的财政缺口。
2023年7月,中国社科院首次提出探索从“土地财政”向“股权财政”转型,这是在各地国资自行探索实践多年后,官方媒体第一次正式提出“股权财政”的字眼,这也预示着官方对“股权财政”试点的逐步认可。
对于地方国资,直接以现金或者其他方式换上市公司控制权,可以获得税收、减持、募资等多重收益。
从纾困到产业整合
从过往的案例分析来看,国资收购上市公司出于多方面的动因:
一,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开始拉开了新时期国企改革的序幕,中共十九大报告强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资委等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从管人管事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国企混改可谓中国产权制度的重大改革。
山东省国资委主任张斌在2019年提出“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把资本证券化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路径。
从国企混改中出现众多思路及实践来看,资产证券化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重要路径。部分省、市陆续出台对国有资产证券化率的要求,各省、市除培育当地拟上市企业外,亦鼓励支持所属国有企业收购优质的上市公司标的;
二,考虑到上市公司稳定地方经济、促进当地就业的重要作用,由地方国有企业对陷入危机或者面临严重财务困难,但主业仍具有较好发展前景或较高盈利水平的本地上市公司开展纾困型并购;
三,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国有企业通过收购上市公司,整合上下游优质资源和高端生产要素,延伸和优化产业链,实现产业协同、优势互补。
在标的选择上,一改过去“买壳”思路,而是从产业协同等角度考量,且跨区域运作渐成“潮流”;在交易方式上,协议转让、参与定增、表决权委托等多种交易手段齐登台,甚至设计了“善后”条款。
主要的收购模式
1、2023年地方国资收购缩影
根据Ifind数据统计,2023年全国至少31起地方国资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完成交割的交易,占全年实施控股权变更的上市公司数的近1/3。
其中,披露交易金额逾351亿元,宗均交易额逾11亿元。从交易宗数而言,浙江省国资数量最多,合计交割了8宗上市公司控股权收购,而山东省国资排名第二,合计交割了5宗上市公司控股权收购,湖北省国资完成4家,排名第三。31宗交易中,7宗交易标的为设备制造与制造业,5宗交易为集成电路和信息技术,5宗交易涉及新能源材料和材料领域。并购交易主要发生在战略新兴产业和制造业。
根据过往案例,国资收购A股上市公司的模式大概有以下几种类型,主要包括协议转让、定向增发和表决权委托等。
各地国资根据自身需求不同以及上市公司具体情况选择采用不同的方案,实际情况中上述不同方案的各部分会交叉组合。
比如2023年交割的31单案例中,其中22单交易涉及到协议转让方式、9单涉及表决权委托、3单涉及到表决权放弃、4单涉及定增、2单涉及司法拍卖、3单签署一致行动协议、1单解除一致行动协议、1单出具不谋求控制权承诺函。定增、表决权委托都是协议转让的组合策略,即有9单交易是协议转让+表决权委托方式、4单交易是协议转让+定向增发的方式。
2、案例一:美的集团收购库卡(KUKA)
背景:美的集团是中国著名的家电制造企业,随着全球制造业升级和自动化需求的增长,工业机器人领域成为重要的战略方向。库卡是全球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之一,在机器人本体制造、系统集成等方面技术实力雄厚。
收购过程:美的集团于 2016 年开始收购库卡的股份,最终获得了库卡超过 90% 的股权。收购金额达到约 40 亿欧元。美的此次收购是通过在公开市场逐步购买股份和要约收购相结合的方式完成。
成果与影响:
技术提升:美的集团通过收购库卡,快速获得了先进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包括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软件算法、精密制造等核心技术,推动了自身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升级。美的在工厂自动化改造中大量应用库卡机器人,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产业协同:美的利用自身在家电制造的规模优势和市场渠道,帮助库卡拓展在亚洲特别是中国市场的业务。同时,库卡的机器人技术也为美的供应商体系的自动化升级提供支持,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协同效应。
全球布局优化:此次收购使得美的集团在全球机器人产业布局上占据重要地位,提升了美的在全球制造业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增强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背景:汽车行业竞争激烈,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上汽集团是中国大型汽车集团,上海通用五菱在小型汽车和商用车领域有强大的市场基础。
收购过程:上汽集团逐步增持上海通用五菱的股权,实现对其绝对控股。这一过程涉及复杂的股权交易和协商,上汽通过资产注入、股权置换等方式增加持股比例。
成果与影响:
产品多元化与市场拓展:上汽集团整合上海通用五菱的资源后,丰富了自身的产品线,包括五菱宏光等畅销车型,扩大了在小型汽车和农村市场的份额。同时,利用上汽的技术和品牌优势,提升了产品的品质和形象。
成本控制与供应链整合:通过整合供应链,上汽集团实现了采购成本的降低。例如,在零部件采购方面,通过集团统一采购可以获得更有竞争力的价格,提高了整体的成本效益。
品牌与技术共享:上汽的研发技术和品牌资源与上海通用五菱共享,促进了五菱品牌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技术升级。例如,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推广应用上,双方合作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
背景:全球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种子技术和农业化学品市场竞争激烈。中国化工是中国大型化工企业,旨在通过收购国际领先的农业科技企业来提升在全球农业化工领域的地位。先正达是全球最大的种子和农药公司之一,在种子研发、植保产品等领域拥有众多专利技术和知名品牌。
收购过程:中国化工于 2017 年完成对先正达的收购,交易金额高达 430 亿美元,这是当时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收购案之一。收购过程面临全球多个国家的反垄断审查和监管批准,中国化工通过积极的沟通和资产处置等措施来满足监管要求。
成果与影响:
技术与研发实力提升:中国化工获得了先正达先进的种子基因编辑技术、高效农药研发技术等,提升了自身在农业科技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例如,在种子研发方面,先正达的基因编辑技术有助于开发更高产、抗病虫害的种子品种。
全球市场布局强化:收购先正达使中国化工在全球农业化学品和种子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完善了其在全球的销售网络和市场渠道。先正达在欧美等主要农业市场的渠道优势,帮助中国化工产品更有效地进入国际市场。
产业整合与可持续发展:整合后,中国化工推动先正达与国内农业产业的对接,促进农业现代化技术在中国的推广应用,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邀请函
亚洲金融论坛重磅来袭!
2025年1月13-14日——香港!
全球三千政商精英齐聚香江!
汇聚全球智慧,引领资本潮流
我们诚邀您参加2025年1月13日至14日在香港召开的年度最具影响力的金融盛会——第十八届亚洲金融论坛。
本次论坛将汇集来自全球四十多个国家的三千多位的顶级经济学家、金融领袖、政策制定者和行业专家、企业家,共同探讨环球经济展望、资产与财富管理、绿色可持续金融、投资长慧眼、主权基金、中国机遇、第三代互联网及虚拟资产、气候行动家族办公室等话题。
无论您是资深投资人、政策制定者、学术界人士、投资金融专业人士,还是企业家以及高净值人士,2025亚洲金融论坛都将为您提供一个不可多得的交流平台。
在这里,您将获得最新的市场资讯,结识行业精英,拓展商业网络,打通国际资本市场道路,实现全球资产配置资源,对接跨国资本。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