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是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建筑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世界工程奇迹。除工程各类硬件建设外,三峡库区的移民搬迁安置也是整个项目中极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三峡移民工作从1993年正式实施到2009年四期移民结束,历时17年,耗资330多亿人民币,累积搬迁安置移民131万人。百万库区移民深明大义,为支援国家工程建设,离开世代居住的故土,舍小家,为国家,创造了人类水利工程移民史上空前的奇迹,孕育出以“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开拓开放的创新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三峡移民精神,是新时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财富。
为纪念三峡移民壮阔事件,牢记奉献历史,弘扬舍身为国的崇高精神,全方位展示当代湖北移民建设新风貌,决定在三峡大坝所在地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兴建一处以三峡移民精神为展示核心的新博物馆,推进对物质遗产的保护、教育功能的拓展、文化脉络的续接、移民精神的传承。经多番论证,最终建设场地选于三峡大坝上游约3.5km处的一块临水场地,与三峡大坝主坝体相望,背靠群山和秭归新县城。
主持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设计创作的是褚冬竹教授(时任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院长,现任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当时,褚冬竹老师在承担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同时,也积极投入到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的工作中。正如他曾将自己的工作室命名为Lab.C.[architecture],便是希望这个涵义为“Living Architecture in Booming City & Countryside”的高校师生团队,能够关注“活”的建筑学在城乡发展振兴中的基础和本质——为不同类型的人与活动提供相得益彰、适宜演变的空间载体。其中,对于“Living”和“Booming”这两个词汇表述为进行时态,也强调了建筑师对于人的活动模式与城市发展变化当代性、即时性、动态性以及两者关系的持续关注。
过去十余年,褚冬竹老师先后撰写出版过《开始设计》、《荷兰的密码》、《可持续建筑设计生成与评价一体化机制》、《精细化城市设计》等一系列有关设计原点、设计方法、设计流程研究的学术著作,也是他长期关注设计生成的逻辑性、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融合发展的呈现。因此,这种坚持人本主义、在地关联、流程推演的设计出发点,让建筑师的工作重点从某种或几种建筑形式的推敲,聚焦到不同语境下场所意义和空间活动的关系探讨上来。这种趋于理性的设计思路也让其建筑作品能够为不同类型的使用者提供持续的情感和功能价值。通过和褚冬竹老师交流及对该博物馆的体验解读中,笔者可以很清楚的体会到在该设计立场下,从宏观到微观层面的设计推演、构形发展全过程。
在地块区位明确后,建筑师首先将视野拉远: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审视场地与周边历史线索之间的关系,为下一步建筑功能、体块的塑造奠定其合法性。
通过对现场地理信息的踏勘以及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的查阅,建筑师梳理出了一条关键性的空间线索——三峡大坝、滨水半岛“木鱼岛”、博物馆建设场地,以及上游已被淹没于水下的秭归老城四者之间,存在着一条相互呼应、顺次贯通的空间轴线。
这条轴线巧妙建立起一种从历史面向未来的空间隐喻,从最西北方向历史悠久的归州古城旧址,到依山而建、生机勃勃的秭归新城,跨越库区宽广水面,最后到达这一系列拆迁安置、建造工程所达成的最终目标:三峡大坝。这条轴线从古至今,从时间到空间,让博物馆建筑被巧妙编织进了厚重的历史文脉之中,建立起了三峡大坝这个核心地标与场地、场地与历史、“国之重器”与“百姓记忆”的对视关系。
由“此地”向“彼处”的迁徙,形成“故土”与“新园”遥相对望的立场与状态,是三峡移民面对的一组基本关系,也是该博物馆基本气质和展示内容的核心。基于此轴线,建筑师顺势而为,将轴线将穿透建设场地,将建筑分离,形成了“故土”与“新园”两处相对而立的区域,并在轴线穿透交点,设置建筑的精神中心——“三峡之门”。
“门”作为一种分隔场所的空间家具,在日常空间的体验中昭示着一个空间界面的结束和下一个空间界面的开启,并且门通常位于传统建筑的中轴线之上,推开门后见到具有对称感的建筑群也符合中国人对于建筑经典空间关系的理解和想象。建筑师从“门”的概念出发,留其轮廓,取其内涵,赋予了建筑空间、情感上的双重意义,也为下一步建筑空间体块关系的塑造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02
以“故土与新园”+“三峡之门”为核心出发点,建筑师开始了对博物馆空间关系的塑造。笔者认为,这个塑造过程从“形态”和“情感”两个角度回应了中观尺度的“门”和宏观尺度的“轴线”之间的关系:
形态的传承:
从“门”与日常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门”与“通过”、“穿越”等行为的发生息息相关,因此,在被场地轴线穿越的建筑核心区域,建筑师进行了留白处理,首先将其框顶完全断开(顶部缝隙形成了一条“光”的轴线,也暗喻了故土与新园间物理距离的客观分离),再强调以“虚空”的方式来实现建筑对“门框”以及“穿越过场所的轴线”这几个主要概念的继承。
在确定了建筑核心处留白的空间处理后,建筑师将门框下方主广场的标高予以抬高,参观者在进入博物馆的“门”形空间之前,需要步行经过若干步台阶和坡道,在塑造博物馆庄严空间氛围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了传统“门”的形态:形成了从室外路径→台阶→门→室内的经典空间序列。
情感的意会:
“门”从功能上起到了隔断不同空间的作用,在博物馆的设计中则预示着数百万三峡库区百姓移民后与在原有故乡生活之间的一种道别,移民可以来到博物馆、长江边守望故土,但与往昔的故土生活呈现出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状态,这也是博物馆的大门在顶部分离、脱开的主要原因。
通过“门”这一概念以及相关意义的建立,建筑师将博物馆体块的规划操作分为“延”、“分”、“连”、“融”四个主要步骤。“延”代表了象征场地历史、文化、地理线索的轴线在场地中延展,将整个场地自然的划分成南北两个区域;“分”从空间的操作上是对建筑体块的初步划分,而从场地情感的象征意义上也隐喻了三峡移民与故土、原有生活方式的分离;“连”是利用了玻璃廊道对象征“新”和“旧”的建筑体块之间的连接,这也自然而然形成了“故土”和“新园”两个主要的展示区,连接两个展示区并以交通功能为主的玻璃廊道,回应了所有移民在迁移过程中舟车劳顿的难忘岁月;“融”则主要体现对老城空间节点在博物馆建筑上的对应和融合,如博物馆的几何中心对应了老城的行政中心等,也象征了库区移民在新的土地上与新的环境、人群之间的融合。
同时,为了让以现代建筑语汇为基底的博物馆建筑能够更多的引起库区百姓们在生活场景层面的共鸣,建筑师将古镇中屈原祠、地藏殿等传统建筑的山墙形态特征予以提取并在门的视线交汇中心处予以体现,这也诠释了博物馆“门”外框下方金属围护构件为何呈现层层缩进形态的原因。
在完成了对场地宏观空间文脉和中观“三峡之门”概念的回应后,建筑师从微观的层面继续来塑造和强化博物馆的精神内涵。
博物馆地处长江三峡库首,三峡地区的水体、礁石和高山构成了该区域最为典型的地貌特征。长江河道十分险峻,在机械船只普及更早的纤夫光脚赤身,在岸边拉着绳索,铸就了长江三峡早期航运,成为了当地人难以忘却的历史记忆。在新博物馆的设计中,建筑师利用了入口处水池、室外大台阶和博物馆主体量分别回应了典型地貌的三要素。尤其是在大台阶材质的选择上,建筑师保留了木模板在浇筑构成中,在混凝土墙上所形成的木纹肌理,来回应曾经穿梭于该处的木船。博物馆主体量凝练高耸,退至大台阶之后,则仿佛三峡两侧垂直的山体,挺拔而冷峻。
除此之外,博物馆另一个重要的精神内涵,就是纪念三峡库区曾经繁荣但现已被淹没于库区水下的历史城镇。在博物馆的参观过程中寻找在老城中生活的记忆,想必也是很多库区百姓参观者在游览过程中难以割舍的情愫。因此,建筑师在“故土”展示区的流线最低处设置了令人难忘的“水下展厅”。水下展厅的提出和设计,是整个博物馆建筑设计的特色亮点。建筑师通过对城镇场景复原和自然光隔水引入的神秘光感营造,形成对参观者历史场所记忆和情感的调动。
再进一步引导参观者进入到“新园”展览区,感受数百万移民在新家园上充满希望的新生活。在从旧到新的参观过程中,所有的观者也完成了从空间标高上至上而下的移动,抵达最低点后再缓缓抬升,来到逐渐明亮的地上展示区,也隐喻着当下移民的新生活。这种以空间光感、标高、色彩控制等多维度的空间塑造手法,让参观者尤其是来自于库区的参观者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到参观尾声,参观者可以上至二层屋面在更高平台和建筑框景中远眺三峡大坝,也可以在首层出口大厅一侧的咖啡厅内,捧上一杯馥郁芬芳的咖啡或清茶,透过明亮通透的玻璃盒子看到公共广场与远处水面,直接与新家园中的宁静、平和、幸福真实对视。走出博物馆,建筑师在整个参观序列的末端设计了一处传统园林“归园”作为整个博物馆流线的结尾,以一个自然、柔和的环境界面让所有参观者的心态重新回复到平缓、和煦的状态。行走全程,建筑师也完成了将重大事件、空间路径、明暗营造、情绪引导相融合并以建筑最终凝固下来的全过程。
至此,我们已经从格局划分、形态塑造以及氛围烘托三个角度对三峡移民博物馆进行了解读,回顾整座建筑的创作过程,笔者感受到建筑师团队的对博物馆空间的创作逻辑都是十分缜密和清晰的,为参观者实现了一种古今交融的空间体验;另一方面,尽管博物馆的历史基因十分浓厚,而建筑师却自始至终没有刻意强调建筑的具象历史感,而是以一种当代基调下的含蓄性与多义性回应深厚的历史渊源与文化脉络,将与传统与当代风貌完美融合。
而对于建筑师而言,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是一次以当代方式诠释当代历史的探索和尝试。“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还是从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生态学等方面来看,三峡工程都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系统,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向世人传达三峡大坝建造与库区移民迁徙背后的精神内涵是该博物馆设计的最终目的。在面对这种复杂系统时,建筑师反而使用了一种最为纯净的设计笔触为博物馆赋予了更深的社会学和人类学意义,使这座建筑超越形式,像一位站在江畔的凝思者:回望乡愁,审视脚下,远眺未来。
对于祖国以及当地政府而言,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是对三峡百万移民感人故事的真挚镌刻,也是全面展示三峡工程和移民故事、宣扬屈原文化和移民精神宝贵的文化窗口。
对于参观者与三峡移民来说,这座落子于新家园的建筑既是回首过往生活的时光装置,也是他们赖以寄托的精神家园。从站在故土展厅回望过去一幕幕熟悉的生活场景,再到新园展厅迎接属于他们的新生活,最后远望横亘在长江的三峡大坝,内心的一切家国情感都汇聚成伟大的三峡移民精神,真实留存在每一个三峡儿女和中华人民心中。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滨湖路
用地面积:24400㎡
建筑面积:13000㎡(不含广场下的公共车库)
设计时间:2018-2020年
建成开放时间:2024年
主创建筑师:褚冬竹
设计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褚冬竹工作室(Lab.C.[architecture])+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施工图)
欢迎扫码加入我们漫画建筑粉丝群!
作者简介:
夏明明,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城乡规划师,重庆市建筑工程设计院副总建筑师
赵瑞瑞,四川美术学院环境设计硕士,重庆市建筑工程设计院建筑师
武云杰,厦门大学建筑学硕士,深圳市插画协会专业会员
朱清,天津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学士
毛新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研究总院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