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一个权力铁律,人在低位想往上要突破规矩,上来之后还想继续往上,就要反着来了!

文摘   2025-01-29 20:00   北京  

 点击上方“蓝添时间”关注我呀

原文摘录: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

最重要的原则:不要有利必趋,有害必避!人人都想趋利避害,但是,你越趋利,越得不到利;你越想避害,那祸事换一条道还冲你来,而且来得更狠。韩信、彭越,都是趋利避害之祸。人只须凭着自己的良知、凭着大是大非去做,因为,反正随便怎么做都有风险,那为什么不做自己呢?不要妄图避免所有的危机,不要一有危机就以为自己能把它解决,解决问题主要靠时间和天意,不靠你。要学会与风险和危机共存,不试图解决所有问题,带着问题前进。因为解决问题的举措,往往会制造出更大问题。

《资治通鉴》不仅是一部历史书籍,更是一本治国教科书。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道“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这部纵贯千年的史书,不仅是一部帝王将相的兴衰录,更是一部权力博弈的教科书。

书中无数人物用血泪印证了一个铁律——人在低位时,需破旧立新以攀登;一旦身居高位,则要守正固本以自保。

这条铁律,如同暗流涌动的水面下潜藏的礁石,看似平静却足以颠覆命运。

01

 破规矩者生  守规矩者死

初入局者:破规矩者生,守规矩者死

《资治通鉴》开篇便记载了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彼时的秦国积贫积弱,商鞅初入秦国时不过是一介客卿,地位卑微。

但他深谙“低位者需破局”的真理,向秦孝公提出“废井田、开阡陌、奖军功、抑贵族”的变革主张。

面对贵族“祖宗之法不可变”的阻挠,商鞅在城门立木,以“徙木赏金”之举打破民众对旧规的迷信。

他直言:“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正是这种打破成规的魄力,让秦国迅速崛起。商鞅从一介布衣跃升为大良造,权倾朝野。

低位者的生存法则,在于以“破”开路。

规则往往是既得利益者为维护自身地位所设的枷锁。若一味遵循,便如池鱼困于浅滩,永无跃龙门之日。

职场中常见此类现象:新人若只知按部就班,终将泯然众人;而敢于质疑流程、提出创新者,往往能脱颖而出。

正如《孙子兵法》所言:“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破规矩的本质,是以非常手段争夺话语权。

02

 守正者久  纵欲者亡

登高者:守正者久,纵欲者亡

然而,权力场的吊诡在于——登顶者若继续“破局”,必遭反噬。

汉武帝晚年便是典型案例。

他年轻时重用卫青、霍去病,以雷霆手段击溃匈奴,开创“汉武盛世”。

但功成名就后,他逐渐陷入“权力幻觉”,迷信方术、滥杀大臣,甚至听信谗言逼死太子刘据。

司马光评价汉武帝:“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

为何一代雄主晚年昏聩?只因他忘了“高位者需守正”的铁律。

权力如烈酒,初饮时热血沸腾,久饮则迷失心智。

汉武帝的悲剧,恰在于未能在登顶后收敛锋芒,反而放纵欲望,最终导致巫蛊之祸、国力衰微。

高位者的生存智慧,在于以“守”固本。

唐太宗李世民深谙此道。玄武门之变中,他以血腥手段夺取皇位;但登基后立刻推行“偃武修文”,重用魏征、房玄龄等贤臣,并留下“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的警世之言。

《资治通鉴》记载,他曾对群臣说:“人主惟有一心,而攻之者甚众。或以勇力,或以辩口,或以谄谀,或以奸诈……人主少懈,而受其一,则危亡随之。”

守正的本质,是建立规则以约束他人,更要约束自己。

03

 制衡者昌  独断者崩

权力巅峰:制衡者昌,独断者崩

《资治通鉴》中最耐人寻味的,莫过于对“权力平衡”的刻画。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看似权倾天下,却始终不敢称帝。临终前,他对曹丕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曹操的克制,源于对“权力天花板”的清醒认知——一旦突破“权臣”与“帝王”的界限,必然引发全天下的反扑。

反观明朝张居正,他以内阁首辅之尊推行改革,挽救大明颓势。

但他晚年擅权专断,甚至要求官员奏疏必写“臣伏读圣谕”,俨然以帝王自居。

最终,他死后遭万历皇帝清算,家产被抄,子孙流放。

司马光对此类人物的评价一针见血:“权势太盛,不祥莫大焉。”

巅峰者的生存哲学,在于以“衡”定乾坤。

权力如同走钢丝,偏左则坠入独裁深渊,偏右则沦为傀儡玩偶。

现代企业中,高管若一味打压异己,必遭团队离心;

若放任派系争斗,又会危及组织根基。唯有像北宋宰相赵普所言“半部《论语》治天下”,在原则与变通间找到平衡点,方能长盛不衰。

04

 写在最后 

《资治通鉴》中的权力铁律,本质是人性与规则的博弈。

低位时,人是规则的挑战者,需以锋芒劈开上升通道;

高位时,人是规则的制定者,需以胸怀容纳四方暗流;

巅峰时,人是规则的平衡者,需以智慧化解明枪暗箭。

司马光在书末感叹:“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历史从未远去,它只是换了一副面孔重演。

职场中,有人初入江湖便横冲直撞,最终头破血流;有人登临高位后得意忘形,转眼跌落神坛;更有人手握权柄却不懂“共治之道”,沦为孤家寡人。

何为破?何为守?何为衡?

答案或许藏在楚汉相争时韩信对刘邦的告诫中:

“陛下不善将兵,而善将将。”

真正的权力艺术,从不是非黑即白的对抗,而是灰度中的从容起舞。

愿你我在人生的棋局中——

破局时有孤勇,守成时有敬畏,制衡时有格局。

如此,方不负《资治通鉴》中那千百年来血泪铸就的生存智慧。

END


  多点一下【赞】和【在看】多一条小鱼干

蓝添时间
💙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幸福| 信息源 | 工具| 财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