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人一生最硬的伤,不是遭遇大起大落,也不是钱财散尽,而是刻在骨子里一直无法突破的认知

文摘   2025-01-08 20:00   北京  

 点击上方“蓝添时间”关注我呀


原文摘录:

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中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 引自第5页

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 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这样反倒好,看看我身边的人,龙二和春生,他们也只是风光了一阵子, 到头来命都丢了。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 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 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 我还活着。”

—— 引自第55页

在深夜读完《活着》,久久不能平静。

福贵的一生,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许多人的影子。

他的故事让我明白,人生最大的困境,并非外在的境遇,而是内心认知的局限。

余华用他冷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个令人心痛的画面,让我们看到了生命最深层的真相。

有时候,最大的伤痛不是外在的变故,而是我们内心固化的认知给自己设下的牢笼。

福贵的一生,看似是命运的捉弄,实则暗藏着三重认知困境。

这些困境,不正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心灵枷锁吗?

01

 囿于见识的局限  看不清生活的真相

年轻时的福贵,过着少爷般的生活。

他从不知柴米油盐的价格,也不懂农活耕种的辛苦。

在他的认知里,钱财取之不尽,挥霍无度也无妨。

"我那时满脑子想的是怎么享受,成天和一帮狐朋狗友厮混,要么嫖,要么赌。"福贵在书中这样形容自己。

正是这种偏狭的认知,让他在赌场上输得倾家荡产。

当他终于意识到生活的残酷时,一切已为时已晚。

父亲在悲痛中离世,母亲终日以泪洗面,妻子家珍也带着未出世的孩子被娘家接走。

这让我想起身边的一个朋友。

他从小家境优越,总觉得赚钱很容易。工作后迷上炒股,动辄几十万地投入。

我劝他要稳妥些,他却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结果股市大跌,他亏得连房贷都还不起。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当我们的认知跟不上生活的节奏,往往要用惨痛的代价换取一点成长。

余华在书中写道:"有些路,只有你自己走过了,才知道它会通向哪里。"

认知的提升需要经历,但如果能虚心学习、及时反思,或许可以少走些弯路。

就像现在的年轻人,不少人通过读书、听课来扩展视野,这比用真金白银换取教训要明智得多。

02

 固守过去的经验  跟不上时代的变迁

福贵经历了从地主到农民的转变,但他的思维方式却始终停留在旧时代。

在那个年代,他认为只要勤劳耕种,就能养家糊口。可是随着时代变迁,光靠种地已经难以维持生计。

"我种了一辈子地,可是地里长出来的粮食却越来越少。"这是福贵晚年的感慨。

这种思维定式,让他错过了很多机会。

当村里人纷纷外出打工时,他仍然守着那几亩薄田。

当二喜提议去城里发展时,他也因为害怕改变而劝阻。

这不正是很多人的写照吗?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某县有个老果农,种了三十年的苹果,年年都是相同的品种和种植方式。

即使市场需求变了,他也不愿改变。

结果去年的苹果卖不出去,眼看着满园的果实烂在地里。

时代在变,但我们的思维却常常停滞不前。

就像余华在书中写的:"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的方式,却需要与时俱进。

有人说:"经验是最好的老师。"

但我想说的是,经验有时也会成为最大的敌人。

当我们把经验当作真理,就会给自己戴上一副有色眼镜,看不清世界的变化。

03

 困于情感的禁锢  放不下内心的执念

福贵一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没能看透情感的真谛。

当凤霞要嫁给二喜时,他担心二喜是城里人,担心女儿嫁过去后会被人瞧不起。

可事实证明,二喜对凤霞的爱胜过一切。

当有庆要去给校长夫人献血时,他没有阻拦,因为他觉得这是做好事。可是过度的献血最终夺走了儿子的生命。

"我现在明白了,可是已经太晚了。"这是福贵最常说的一句话。

他的悲剧不仅在于失去亲人,更在于他始终无法突破对情感的固有认知。

他总是用老一套的思维去判断是非,用过时的标准去衡量爱。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很火的一个视频。

一对农村夫妻,儿子要去大城市发展,他们死活不同意。

他们认为,在家种地才是最稳妥的。

结果儿子还是走了,现在在深圳当程序员,月薪过万。

父母这才明白,有时候爱不是束缚,而是放手。

余华在书中写道:"人永远不知道,谁哪次不经意的跟你说了再见之后,就真的不会再见了。"

这句话让我想到,很多时候,我们对情感的认知出现偏差,往往是因为太过自以为是。

我们以为自己懂得爱,其实是在用自己的标准去框定别人。

04

 写在最后

看完《活着》,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最深的困境,往往来自认知的局限。

就像余华所说:"每个人都是自己井里的蛙,我们以为我们的井就是整个世界。"

但只要我们愿意跳出这口井,敢于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生命就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景象。

所以,与其在原地踏步,不如试着突破自我。

与其抱怨命运不公,不如尝试拓展视野。

与其固守旧的认知,不要害怕接受新的改变。

因为生活的真谛,不在于外在的富足,而在于内心的成长。

让我们放下执念,突破局限,去拥抱更广阔的人生吧。

END


  多点一下【赞】和【在看】多一条小鱼干

蓝添时间
💙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幸福| 信息源 | 工具| 财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