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蓝添时间”关注我呀
原文摘录: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
✦
•
✦
最重要的原则:不要有利必趋,有害必避!人人都想趋利避害,但是,你越趋利,越得不到利;你越想避害,那祸事换一条道还冲你来,而且来得更狠。韩信、彭越,都是趋利避害之祸。人只须凭着自己的良知、凭着大是大非去做,因为,反正随便怎么做都有风险,那为什么不做自己呢?不要妄图避免所有的危机,不要一有危机就以为自己能把它解决,解决问题主要靠时间和天意,不靠你。要学会与风险和危机共存,不试图解决所有问题,带着问题前进。因为解决问题的举措,往往会制造出更大问题。
✦
•
✦
《资治通鉴》里有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国如此,职场何尝不是?
职场如江湖,有人步步为营终成赢家,有人用力过猛摔得头破血流。
司马光用一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成大事者,不争朝夕。”
初入职场时,我曾以为努力就能被看见,真诚就能被认可,后来才明白——
单位是个江湖,不懂规则的人,注定遍体鳞伤。
今天,我想和你聊聊《资治通鉴》中的三条生存法则——不要用力过猛,晋升是交易而非奖励,及时汇报与维护关系。
这些道理,藏在历史的缝隙里,却能照见现代职场的明暗。
01
不要用力过猛 慢慢做加法
《资治通鉴》里有个小人物,叫张良。
他年轻时刺杀秦始皇失败,逃到下邳隐居。
后来遇到黄石公,三次为他捡鞋,才得授《太公兵法》。
张良学成后投奔刘邦,却从不急于表现。
刘邦被项羽围困荥阳时,张良默默观察局势,直到关键战役才献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助刘邦扭转乾坤。
司马光点评他:“良未尝有战斗功,然高帝称‘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其功大矣。”
张良的智慧,在于“慢”。
他明白,职场的胜利不是靠一场冲锋,而是靠持续积累的势能。
现代职场中,多少人像打了鸡血的新人,一入职就拼命加班、包揽杂活,结果不出三月便身心俱疲。
朋友便是如此。他初入某互联网大厂,为了表现自己,主动承担三个项目,每天工作16小时。
结果呢?项目进度混乱,上司批评他“贪多嚼不烂”,同事暗讽他“抢风头”。
半年后,他因焦虑症被迫离职。
《资治通鉴》里说:“急则败,缓则成。”
用力过猛的人,往往输在“急”。
就像烧一壶水,火太大,水未沸壶已裂。
真正的聪明人,懂得做“加法”——先站稳脚跟,再逐步展露锋芒。
比如每周主动解决一个小问题,每月提出一项优化建议。
日积月累,你的价值自然会被看见。
职场如长跑,拼的不是爆发力,而是耐力。
02
晋升是交易 不是奖励
《资治通鉴》里有个经典案例:唐玄宗时期的宰相李林甫。
他靠巴结宦官高力士上位,又用“口蜜腹剑”的手段打压异己,最终独揽大权19年。
司马光痛批他:“妒贤嫉能,排抑胜己,以保其位。”
李林甫的晋升,本质是一场交易——他用忠诚和手段,换来了玄宗的信任;
而玄宗用权力,换来了一个“听话”的权臣。
历史告诉我们:晋升不一定是对能力的奖励,而是利益交换的结果。
朋友的经历印证了这一点。
他在企业干了十年,技术过硬却始终升不上去。
直到某天,领导私下暗示:“年底竞聘,你得多‘支持’部门工作。”
朋友恍然大悟,咬牙拿出积蓄“打点关系”,果然顺利升职。
事后他苦笑:“原来我过去十年都在闭门造车。”
这并非鼓励钻营,而是提醒你:晋升是一场游戏,规则未必写在明面上。
《资治通鉴》记载,东汉名臣杨震拒收黄金,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但千年后的今天,多少人能像他一样坚守底线?
如果你选择“进圈”,就要做好牺牲部分原则的准备;
如果选择“出圈”,就要接受“慢人一步”的代价。
司马光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为那张晋升门票,支付对应的“价格”。
03
及时汇报进展 主动维护关系
《资治通鉴》里有个细节:唐太宗李世民每次收到奏章,必亲自批阅至深夜。
某日,宰相房玄龄劝他休息,太宗答:“天下事若不由朕裁决,何以安百姓?”
房玄龄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仅干活,更懂得“汇报”。
他每日向太宗详细陈述政务,甚至将争议问题写成条目,供皇帝决策。
司马光称赞他:“玄龄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夙夜尽心,惟恐一物失所。”
汇报的本质是“刷存在感”。你的努力若不被看见,就等于不存在。
同事小刘曾吃过大亏。
他负责公司年度重点项目,连续加班三个月,却在汇报会上被领导质问:“为什么中途不反馈风险?”
原来,项目因供应商拖延险些崩盘,小刘本想自己解决,结果弄巧成拙。
领导丢下一句:“你不是英雄,公司不需要孤军奋战的人。”
《资治通鉴》里,北魏官员崔浩因“恃才不报”被太武帝处死。
司马光叹道:“浩才高而疏,终致祸败。”
职场的残酷在于:闷头干活的人,往往成了背锅侠。
如何避免?三个字——勤汇报。
- 小事发微信:“领导,XX合同已寄出,预计周三收到反馈。”
- 大事当面谈:“目前进度70%,但技术部提出成本超支,需要您协调资源。”
- 难事给方案:“问题A有三种解法,利弊如下,请您定夺。”
此外,关系维护不是讨好,而是建立信任。
《资治通鉴》记载,北宋名相王安石变法失败,部分原因是他“不屑与人交,故助之者寡”。
反观司马光,即便与政敌苏轼观点不合,仍写信劝他“保重身体”。
后来苏轼蒙冤,司马光挺身而出为他辩护。
职场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偶尔帮同事带杯咖啡,生日送张贺卡,开会时支持他人的提案……这些细节,终会在某个关键时刻,成为你的“救命稻草”。
04
写在最后
《资治通鉴》里有句话:“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职场如战场,但真正的赢家从不靠蛮力。
- 慢慢做加法,是避免“欲速则不达”的智慧;
- 看清晋升的本质,是选择“进圈”或“出圈”的清醒;
- 汇报与维护关系,是“让努力被看见”的策略。
最后,分享书中一句扎心的话:“贤者慎其所立,愚者顾其所亡。”
愿你在职场江湖中,既有张良的耐心,又有房玄龄的机敏,更保有司马光的清醒。
毕竟,活得久,才能笑到最后。
END
多点一下【赞】和【在看】多一条小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