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人一定要明白,真正陪你走到最后的,不是父母,不是爱人,也不是子女,自始至终,只有自己”

文摘   2025-02-02 10:03   北京  

 点击上方“蓝添时间”关注我呀


原文摘录:

那一跪让秉昆悟到了一个道理――当別人对你下跪相求时,表面看来完全是别人的可怜,往深处想想,其实也未必不是别人对你的恩德,因为那会使你看清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人。而看清自己,总是比看清别人要难的。谁都希望看清别人,希望自己看清自己的人却不是太多。真实情况很可能是这样――自己内心里的丑恶,也许比自己一向以为的别人内心里的丑恶更甚。

秉昆对妻子有了新的认识,他觉得她是很少见的一类女子,只要承诺是她完全信赖的人做出的,她就可以靠着承诺达到幸福状态。即使那些承诺半真半假、并无兑现的可能,但只要郑重其事,她便备觉幸福。只要有一个个承诺,她的幸福状态便可持续。她要求兑现承诺的意识特别淡薄,几近于零,似乎认为承诺是一回事,兑现是另一回事;只要做出承诺的人自己并未声明收回承诺,那承诺便确确实实存在。

《人世间》里有句话戳中了无数人的心:

“走得越远,见识越多,认识的人越多,你就越能体会到,人这一辈子,真正在意的,同时又在意你的人,就那么几个。这几个人,就是你的全世界。”

可这“全世界”终究会渐行渐远——父母会老去,爱人可能离散,子女终将远行。

翻开梁晓声笔下的《人世间》,周家三兄妹在时代洪流中跌宕起伏的一生,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每个人的孤独与清醒。

周秉昆蹲在太平胡同的老屋里喝酒时,周蓉在贵州大山里教书时,周秉义在官场沉浮时。

无一不在印证一个真相:人这一生,能陪你走到最后的,只有自己。

01

 父母的爱再深  终有一别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周秉昆一辈子最骄傲的事,是让父母住上了有暖气的新房。

可父亲周志刚临终前拉着他的手说:“秉昆啊,爸走了,你可得自己撑住了。”

那一刻,他忽然明白,那个为他遮风挡雨的大山,终究要变成一座坟。

书中的周母李素华,一辈子围着灶台转,为儿女操碎了心。

可当她因脑溢血突然离世时,周秉昆抱着母亲的遗体嚎啕大哭:“妈,你怎么说走就走了?我还没学会自己过日子啊!”

可生活从不会等人“学会”。

就像现实中的我们,总以为父母是永恒的避风港,直到某天接到医院的电话,才惊觉生死之间竟薄如一张诊断书。

父母的爱像一条河,滋养我们长大,却注定不能陪我们流向大海。

朋友曾对我哭诉:“父亲去世后,我连交水电费都要查手机,原来他默默替我做了那么多。”

可抱怨过后,她擦干眼泪,学会了修马桶、换灯泡,甚至独自和中介谈判买房。

她说:“没人能替我活,我只能把自己练成一支队伍。”

父母的爱是铠甲,但铠甲终会锈蚀。唯有让自己长出铠甲,才能在风雨中站稳。

02

 爱人的誓言再美  难逃无常

“婚姻就像瓷器,打破它只需一瞬间,修补它却要一辈子。”

周蓉为了爱情私奔到贵州深山,她坚信“冯化成懂诗,更懂我”。

可多年后,冯化成出轨、争吵、离婚,只留下一句:“周蓉,你爱的从来都是你自己。”

曾经的灵魂伴侣,最终成了扎在心头的一根刺。

书中,郑娟和秉昆的爱情堪称“苦尽甘来”。

可当秉昆失手打死骆士宾入狱时,郑娟只能咬着牙摆地摊、捡破烂,独自养活儿子。

探监时,她握着秉昆的手说:“你放心,天塌了,我顶着。”

这句话背后,藏着一个女人被迫成长的辛酸——爱情可以依靠,却不能依赖。

现实中的婚姻何尝不是如此?

在网上看到用一个视频,夫妻两人曾是朋友圈的“模范夫妻”,

可去年他公司破产后整日酗酒,妻子默默接手了债务,白天跑业务,晚上做代购。

她说:“以前觉得他是天,现在才知道,天也会塌。能救我的,只有自己。”

爱情是糖,甜一时;自爱是盐,养一生。

正如杨绛先生所言:“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与其赌一个“永远”,不如修炼一份“随时能走”的底气。

03

 子女的缘分再浓  终要放手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周秉义一生无子,临终前对郝冬梅说:“我这辈子最对不起的,是没让你当上母亲。”

而周蓉的女儿冯玥,留学法国后定居异国,连春节都难得回家。

周蓉望着空荡荡的屋子自嘲:“我教她独立,却忘了教她如何需要我。”

书中的这一幕,像极了现实中的“空巢父母”。

邻居叔叔每天雷打不动地给儿子发微信,从“今天降温”到“少点外卖”,可儿子总回“忙,晚点说”。

去年张叔因病住院,儿子匆匆赶回,待了三天又飞回公司。

出院那天,邻居叔叔红着眼眶说:“孩子翅膀硬了,是好事。可我这心里,怎么像被人剜了一块?”

子女是生命的延续,却不是人生的续集。

同事阿杰在女儿去外地上大学后,报名了摄影班,还组了骑行队。

他说:“以前总觉得活着是为了孩子,现在才发现,活着是为了自己。”

父母与子女,终将活成两座遥遥相望的山。

唯有学会与自己相处,才能在孤独中听见内心的声音。

04

 写在最后

《人世间》的结尾,周秉昆和郑娟坐在老屋前晒太阳。

秉昆忽然说:“娟儿,这辈子最难的时候,都是你陪着我。

郑娟笑了:“是你自己扛过来的,我不过是添把柴火。

生活从来不是谁拯救谁,而是自己渡自己。

父母会老,爱人会变,子女会飞,

但那个深夜痛哭后依然早起工作的你,那个生病时咬牙给自己煮粥的你,

那个在绝境中攥紧拳头说“我能行”的你

——是人生最忠实的同行者。

梁晓声在书中写道:“人生苦短,故人生如梦。人生如梦,所以当活出几分清醒。”

要清醒地知道:有人爱时,珍惜缘分;无人伴时,修篱种菊。

愿你我既有依赖他人的福气,也有独自上路的勇气。

毕竟,人世间最大的圆满,是终于懂得:“我,才是自己永恒的彼岸。”

END


  多点一下【赞】和【在看】多一条小鱼干

蓝添时间
💙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幸福| 信息源 | 工具| 财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