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觉醒》: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没钱,不是吵架,而是把教育的顺序搞反了……

文摘   2025-01-20 10:00   北京  

 点击上方“蓝添时间”关注我呀


原文摘录:

有的时候,孩子使我们觉悟到自己的拖延,而有的时候,孩子使我们觉悟到自己的执迷和癖好。同样,他们也使我们注意到了自己的焦虑、完美主义和控制欲,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缺乏接受或拒绝的能力、常常口是心非。他们使我们看清我们的控制欲、精神依赖以及婚姻问题。他们揭露了我们无法做到长时间安心静处的事实,要我们全神贯注地陪伴孩子是何等的困难,要我们打开心扉是多大的挑战,以及我们是多么害怕变得愉快活泼。孩子正映照出我们所有不真实的一面。正是从孩子的行为和对我们的反应,以及我们的行为和对孩子的反应,我们可以看清自身的不觉醒——如果我们愿意去看的话。

—— 引自章节:孩子如何帮助我们觉醒

每个孩子都希望问三个问题:我被看见了吗?我有价值吗?我重要吗?

—— 引自章节:孩子真正需要什么?


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自身

家庭,是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

我们的三观、情感认知、价值观,都在这个小小的世界中初步形成。

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

家庭教育的顺序,不仅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也影响着父母的关系,甚至整个家庭的氛围。

重读《家庭的觉醒》,我才明白: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没钱,不是吵架,而是把教育的顺序搞反了。

01

 先做人  在做事

《家庭的觉醒》一书中,作者曾提到过一个简单却深刻的观点:

教育孩子,必须从做人开始,再讲做事。

家庭教育的根本顺序,不容颠倒。

很多父母总是习惯性地把重点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未来职业上,觉得孩子只要成绩好,未来就能过上好生活。

然而,忽视了孩子品德的培养和情感的认知,最终可能让他们在社会中迷失方向。

举个简单的例子:

我身边有一个朋友,小时候成绩一流,家长对他要求严格,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成绩上。

直到他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才发现自己在人际交往、情感管理、压力应对等方面的能力相当薄弱,甚至会感到孤独和不知所措。

这不是个别现象。

现代社会,我们常常看到一些高学历高职位的人,背后却隐藏着内心的空虚与焦虑。

正如《家庭的觉醒》中提到的:如果孩子从小没有在家庭中学到情感的沟通与自我调节,他们就可能在面对人生的压力时无力应对

家庭教育的最初任务,应该是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只有当孩子的内心世界稳定了,外部的学习才能顺利展开。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总是直接跳到怎么做这一步,却忽略了孩子为什么要做的问题。

比如,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拿高分,而是为了获取知识、锻炼思维、提升自己。

对孩子而言,做事情的背后是情感的认同和对自我的了解。

正如书中提到的那个案例:

一个母亲为了让孩子爱上读书,用奖励来激励他,然而孩子只学会了为了奖励而读书,而不是为了知识本身。

直到有一天,孩子开始厌倦这种机械式的学习。

他才意识到:读书不仅仅是为了拿分,更是为了探索这个世界。

02

 情感教育  与认知教育的平衡

《家庭的觉醒》中强调,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必须平衡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

情感教育是一个家庭的土壤,而认知教育则是种子

土壤肥沃,种子才会长得茁壮。

很多父母在忙于给孩子打拼未来时,忽视了孩子情感世界的建设。

亲情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书中举了一个非常打动我的例子:

一位忙碌的父亲,每天都在工作中奔波,回到家后也常常心不在焉,甚至连孩子跟他说的几句话都懒得回应。

直到有一天,孩子在学校里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孩子回到家后闷闷不乐,父亲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好久没有真正倾听过孩子的声音了。

在这段情节中,我们看到的不是父亲的责任心,而是父亲的疏忽。

他将孩子的情感需求忽视了,直到那一刻才意识到,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提供物质上的满足和学业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情感上的关怀和陪伴。

情感教育不是一味的呵护和溺爱,而是让孩子学会感知和表达情感。

书中提到:情感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感受是值得被尊重和理解的。

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在我的家庭中,我的父母并不总是用言语告诉我他们的爱,但他们总是默默地为我做着很多事情。

从我幼时的生病,到青春期的迷茫,他们总是以一种无声的方式在陪伴着我。

这种情感上的理解与支持,给了我极大的安全感,也让我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

能够坦然应对。而这种能力,是许多孩子缺失的。

在他们的世界里,情感的表达并不被看作是成长的一部分,反而被忽视了。

03

 教育的最终目的  让孩子独立思考,成为自信的个体

《家庭的觉醒》让我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

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让孩子依赖父母,而是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成为自信的个体。

现代家庭教育过于注重对孩子的控制

例如,规定孩子必须参加多少课外班、必须考到多少分等等。

殊不知,过度的控制反而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和决策的空间。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很难形成独立的思维方式,甚至可能在成年后遇到任何问题都要依赖他人来做决定。

书中提到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案例:

一位母亲总是替孩子做决定,甚至连孩子的兴趣爱好也要孩子选好。

结果,这个孩子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完全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做什么都不感兴趣,甚至在职场上也缺乏自信。

自信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实践、体验、犯错和成长逐步积累的。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在失败中获得反思和成长,而不是单纯的被批评和指责。

教育孩子时,父母的角色不仅仅是权威,更是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

《家庭的觉醒》中提到,父母要让孩子知道:失败是人生的一部分,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学习,而不是一味的逃避。

我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因为考试失利,心情低落,父母并没有责怪我,而是鼓励我重新整理思路,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

这种宽容与理解,使我在后来的生活中,面对失败时,不再恐惧,而是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04

 写在最后

通过重读《家庭的觉醒》,我渐渐明白:

家庭教育的真正含义并非只是为了孩子能考出好成绩、能有一个光鲜的未来。

而是要从内心开始,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良好的情感,独立的思维,和自信的心态。

当我们把教育的顺序搞对了,一切都将自然而然地发生。

正如书中所说:教育是种植的过程,结果往往是你种下的种子,在未来的某一天发芽。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而家长的教育方式,则决定了孩子的成长方向。

不要急功近利,把教育的顺序搞反了;

而是要用爱与耐心,去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思考,如何感知这个世界。

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指引孩子走向外界的成功,而是让他们在自己的内心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和力量。

而这,恰恰是每个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

END


  多点一下【赞】和【在看】多一条小鱼干

蓝添时间
💙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幸福| 信息源 | 工具| 财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