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案例】打造智慧停车“五零”模式

汽车   2024-11-13 17:00   北京  

停车难、停车乱是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衍生的新问题,是城市治理的新课题,是人民群众的烦心事。浙江省宁波市紧紧围绕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搭建智慧停车平台(“甬城泊车”),全面打造智慧停车“一件事”场景应用,以停车服务小切口,推动行业监管大变革,展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图景。

打造“一个平台、通停通付”集约化运维模式,全城通停零障碍近年来,为解决停车难乱停车问题,宁波市部分区县通过建设应用系统,探索改善区域性停车服务环境,但同时也出现了停车平台重复建设、种类繁多、支付不便以及车主需下载多个APP等系列问题。为实现全市“一个平台、通停通付”的目标,2019年底市本级全面启动智慧停车建设,整合下架“宁波停车”“余姚停车”“象山停车”等系统,搭建全市统一停车服务平台(“甬城泊车”),泊位前端设备由各地政府所属国有企业建设经营并统一接入市平台,打破区域停车信息壁垒和利益格局,并加快各地数据接入。截至2022年底,甬城泊车已累计接入全大市停车泊位32.7万个,其中道路收费泊位3.6万个、停车场泊位29.1万余个(涉及公共停车场1325个),总注册用户264.7万,日均注册用户3000余个,累计服务车主超过3亿次,形成全城“一个平台、通停通付”停车格局,成为国内第一个实现市域范围停车APP统一运营平台。

打造“智能精准、高效便捷”无感化体验模式,惠民服务零距离坚持以民为本,利用价格杠杆和精准诱导,打造“交通治堵”典型场景,有效盘活全市停车资源,实现道路有序停车和交通治堵“双赢”。一是推行收费差异化。根据道路等级、时段区间、停放时长等要素,目前道路收费泊位日间收费最高70元/车次,夜间收费最高5元/车次。全市道路泊位周转率达6次,道路收费泊位70%以上停车业务半小时内免费离场。同时,实行道路泊位国庆春节免费停、台风一级响应免费停、疫情防控三区免费停,得到了广大车主的肯定。二是推行支付无感化。实施全市停车泊位精准诱导和一键导航,打造全通道线上线下支付,试点数字人民币支付应用,积极推广充值无感、支付宝无感和云闪付无感等支付通道,实现自动扣款、极速离场,提升车主停车体验。三是推行服务优质化。实行7×24小时热线服务,开发智能语音客服系统,全天候为车主答疑解惑。四是推行便民特色化。围绕医院、菜场、学校等特定区域周边,开发就医停车、枢纽停车、买菜停车、上学停车等场景应用,上线错峰共享、生活缴费、车生活等服务功能,让智慧停车平台更加贴近日常生活。

打造“政企合作、双方共赢”市场化经营模式,财政资金零投入坚持政府主导,以公益性为主,按照市场化运作,实施银企合作、流量变现、APP运营等数字经济经营增效,实现财务收支平衡和财政资金零投入。市级层面,市级运维企业(宁波市政公用投资有限公司)按照“四统一分”功能定位(统一车主服务、统一支付账户、统一服务热线、统一接入规范、分区电子发票),加快推进市级智慧停车平台建设应用。并充分挖掘平台预期资源价值,与中国农业银行宁波市分行实施战略合作,全方位提供资金结算、日常维保、通讯存储、宣传推广等服务,有效降低运行成本,实现政府资源效用最大化。区级层面,各区(县市)国有企业以市级平台为基础,参与投资并承担日常运维管理,收益主要用于公共停车设施建设改造、道路停车设施维护等。该建设运营模式得到了中国建设报、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关注,广东佛山、湖北宜昌、江苏南京等省外城市以及杭州、舟山等省内城市纷纷来甬考察,并在湖北宜昌、浙江舟山等地得到大力推广。

打造“数据驱动、一体联动”智慧化监管模式,违停处罚零接触“甬城泊车”既是面向市民的停车服务平台,又是加强行业监管服务的重要抓手。平台以停车为主线,以数据为牵引,全面梳理停车服务、行业监管、部门协同等方面问题清单和需求清单,突出流程再造,加强制度重塑,建立健全经营备案、批后监管、投诉处理和行政处罚的全链条监管机制。一是推广不见面审批。推广停车场经营备案线上全流程办理,经营单位通过“浙里办”APP上传经营备案材料,部门间审批系统内流转。二是探索在线式监管。通过甬城泊车平台大数据分析,将已接入甬城泊车的1325个公共停车场经营管理和车主投诉情况,实时推送给属地行业部门加强监管。三是推行非现场执法。全国首创“使用道路泊位停车不缴费”非现场执法取证和处罚流程,两年来累计向各区(县、市)综合执法部门推送行政处罚证据29万条,大大降低了执法成本,提高了执法效率。

打造“开放开发、归集共享”场景化应用模式,多跨协同零壁垒按照“三融五跨”基本要求,统筹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提升部门协同管理。一是跨层级贯通。向上接入全省“停车一张网”,向下与各区(县、市)停车数据贯通,实现省市县三级联动。二是跨系统整合。引入信用场景应用,将车主停车行为与“天一信用分”激励惩戒评价机制结合,促进车主规范有序停车行为养成。三是跨部门联动。与交警部门联动,实施道路违停非接触式执法场景应用,累计推送线外违停证据22万条。四是跨业务应用。日均推送给市大数据局70余万条业务数据,供规划建设、投资决策、收费定价使用,目前相关数据已在镇海智慧街区建设、宁海旅游出行、江厦街道智治系统、就医挂号系统等平台应用。五是跨地域拓展。2022年9月底上线甬舟停车一体化,与舟山市“千岛停车”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截止2022年底两地累计授权开通用户达22万。甬舟停车一体化的实施,一方面,促进停车服务从“一市一域”向“两市一域”能级提升,成为全国首个“两市一域”智慧停车项目;另一方面,其建设运行经验将为省域停车一体化甚至是长三角停车一体化提供借鉴意义和示范效应。




  为了加快推进宁波市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宁波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甬城泊车智慧停车平台围绕停车领域内车主停车、业主管理、行业监管部门联动的多方需求,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打造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和融合创新的智慧停车体系。



1



基本概况
“甬城泊车”智慧停车平台着重构建市、区以及停车场库两级建设体系,其中市级负责统一的数据归集、存储、功能集成和应用端的建设管理,强调数字转型和融合创新;区(县市)级以及停车场负责前端智能感知、采集等硬件建设管理,大力推广全视频高位摄像头采集,推广现场无人管理和无人值守,凸显智能升级。

甬城泊车由宁波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下属的宁波市政公用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并运营管理。平台于2020年4月23日正式上线,2022年底总注册用户已超235万人次,全大市(除慈溪市外)累计建设并上线运行的道路停车泊位35243个,累计接入停车场1136个、停车场泊位数约24.3万个,已累计服务车主1.7亿车次。

▲甬城泊车智慧停车平台驾驶舱

2



主要做法
  • 建设需求分析

一是车主停车极不便捷。原先各区道路停车运营公司、公共停车场各自为阵,分别建设不同的APP和小程序,缴费方式五花八门,造成车主停车需要使用不同的APP或小程序,极不方便。同时由于停车场之间、停车场和道路泊位之间车位信息互不融通,车主找车位困难。急需建设全市停车统一智慧停车平台,实现“一个平台,全城通停”。

二是业主经营成本较高。各区县道路泊位的经营管理单位原先分别建设了一套运营管理系统,配备呼叫中心,系统升级改造和人工等运营成本较高,且单个区县的泊位数量较少,欠费催缴、停车数据应用等均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停车场原先管理手段落后,很多是人工收费,采用无人值守的大多委托第三方平台运营,运营成本高,管理不规范,停车收入账目不清,资金管理不安全等问题显著。急需建设全市统一停车运维服务系统,降低业主经营管理成本,并促进行业经营管理规范和服务水平提升。

三是部门监管手段较少。行业主管部门在批后监管方面一直以来缺乏数字化管理手段;同时由于全市停车大数据没有统一归集,造成交警、执法、规划建设、大数据等部门功能协同处置能力较弱。急需建设全市统一智慧停车平台,实现全市停车数据归集共享和多部门的功能协同。
  • 体系架构改革创新

一是聚焦应用贯通,推进全市停车服务模式改革。以“一个平台,全城通停通付”为目标,打造精准诱导、全支付通道、共享停车和无感停车,提高车主综合服务能力;编制停车泊位平台接入标准,整合接入全市道路停车泊位和停车场库资源;建设停车场库统一运营管理平台处供运营单位处理停车场业务。

路内、停车场服务模式改革

二是聚焦关键领域,推进数字化行政处罚改革。以数字化手段为牵引,在全国范围内首创“使用道路收费泊位停车不缴费”的非接触式行政处罚模式。根据《使用道路收费泊位停车不缴费处罚指引》,系统自动生成完整的行政处罚证据链后,实时向各区县城管执法部门推送,促进了车主自觉缴费行为的养成,确保处罚取证准确高效。

欠款处罚的多跨协同
三是聚焦体制贯通,推进行业治理机制改革。以治理机制重塑为抓手,建立行业管理“1+X”(1个条例+多个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的制度体系,加快《宁波市停车场规划建设与管理条例》修编,并联合制定停车场经营备案、收费定价、建设移交等多项配套制度。

四是聚焦平台贯通,推进多跨场景应用改革。一是跨层级。平台通过数据归集、系统集成,实现停车管理工作省、市、区(县市)三级纵向联动。二是跨系统。实现与宁波市城市信用、机动车登记系统、交警违法处理系统、人行道违停、浙里办、支付等多系统的数据交互、共享。三是跨地域。实现宁波市及所辖各区(县市)的停车运营以及行业管理集成。四是跨部门。实现物价、交警、交通、规划建设、城市管理等多部门在停车监管领域的功能协同。五是跨业务。以车主停车业务流程的整合重塑为基础,实现停车场经营备案、行政处罚、信用等业务流程的改革。

数据共享

多跨协同
  • 核心功能
  车主停车服务功能:甬城泊车平台打造精准诱导、一键导航、无感停车、共享停车、车生活、违停预警、政策资讯、信用停车等车主综合服务功能。
  基础功能——
精准诱导、一键导航:“泊位精准诱导、一键导航”通过选择地点类别或者输入关键字搜索目的地。

无感停车:平台打造基于支付宝、云闪付小额免密代扣为基础的“无感停车”功能,并在全市道路泊位和停车场推广,开通该功能的车主可以享受离场自动支付的服务。

快捷支付:用户可以通过“快捷支付”输入车牌号缴费,无牌车车主也可输入车架号缴费。

欠费提醒,违停预警:针对欠费未缴的车主,APP和微信小程序中有欠费弹窗提示和违停预警消息提醒。

政策资讯 :针对车主对违停执法疑义和易引起投诉的使用功能问题,新增“政策资讯”板块。

  特色功能——
枢纽停车、就医停车:新增“枢纽停车”“就医停车”功能,可查询医院、机场火车站附近的停车场信息,并一键导航。
车生活:为用户提供洗车维修、保险、好物商城、代驾等多种停车生活服务。

错峰共享停车:车主在甬城泊车注册并绑定车牌号码后,可按本规则在线签约使用错峰共享泊位。

  ▶停车场经营服务功能:开发建设停车场统一运营管理系统供停车场业主运营使用,开展停车场运营监管、停车收入结算对账、异常业务研判报警、车主24小时咨询投诉处理等统一停车服务功能,促进行业自律,提高全市停车场库经营管理服务质量。

停车场接入及运营平台

  ▶行业监管功能

行业管理模块:开发建设行业监管系统供市区两级行业主管部门使用。系统包含基础信息排摸、经营备案、批后监管、投诉处理、数据统计、行业办公等多项功能,让行业管理有抓手,针对性强,进一步提高部门监管效率。

非接触式停车不缴费行政处罚:平台与宁波市城市大脑、公安交警、智慧城管等平台互联互通,向城管执法部门推送使用道路路收费泊位停车不缴费的非接触式行政处罚证据链,促进车主自觉缴费行为的养成。

路内违停行政处罚协同流程
信用停车功能:平台将城市信用与行政处罚相结合,天一信用分超过650分的用户可在指定试点停车场先离场后付费,目前已开通信用停车用户11499个。


3



创新亮点


  • 创新实施政府主导和企业化运作模式

作为企业化运作的政府公益性平台,没有使用财政资金投入,参建企业以停车费和数据增值实现财务收支平衡。

甬城泊车平台系统架构图

  • 创新实施平台数据和行业监管联动

平台实现省、市、区县三级联动,信用分、车驾管、人行道违停处罚、城市大脑等多个系统之间的接口互通,实现平台数据与行业监管、行政处罚等多部门功能协同,并将停车场经营管理、备案监管、信用分处罚等业务互动,打造典型的跨系统、跨部门、跨层级、跨业务的多跨应用场景。

甬城泊车平台数据归集与共享

  • 创新实施数据共享和城市治理协同

甬城泊车作为多部门功能协同的基础数据平台,每日实时推送给大数据停车运营数据近70余万条,并无条件向各部门、各区县政府开放共享,便于各部门在规划建设、收费定价、治安交通等方面科学决策。

宁波市停车管理服务模式改革工作部门清单


4



实施成效


  • 体系架构科学完善

一是构建“1+X”制度体系(1个条例+多个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宁波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条例》启动修订,《全市推进城市停车管理服务模式改革工作方案》《使用收费道路停车泊位不缴费的处罚办案取证指引》等多项配套文件出台。二是构建“二级”技术体系。建设统一技术标准,搭建以甬城泊车为市级平台,区县道路泊位和停车场前端系统为二级平台的技术体系架构,以便于停车数据快速接入。



政策体系


平台和各区县的业务协同


  • 成果惠及面大幅度拓宽

平台总注册用户已超235万人次,累计接入道路停车泊位35243个,接入停车场1136个、停车场泊位数24.3万个,累计服务车主超过1.7亿车次,“一个平台,全城通停通付”的停车格局初步形成,极大方便了车主停车缴费。


路内收费泊位及告示牌

  • 数字化改革成绩显著

平台率先以服务车主停车的“小切口”,推进停车模式服务管理模式的“大改革”。2021年入选宁波市数字化改革“改革先锋”第5期,入选宁波市多跨场景应用省级推荐名单(第一批),并上线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门户网站。2022年被省住建厅确定为为浙里城事共治重大应用首批进行全省贯通的场景。

  • 停车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甬城泊车上线以来,道路收费泊位周转率达6次以上,核心区域超过12次,70%以上的业务为半小时内离场的免费业务。平台通过精准诱导和价格杠杆,较好的盘活了全市车位资源;通过城市信用与行政处罚双措并举,实现了道路规范有序停车与交通治堵的紧密结合。

  • 多跨场景应用成绩显著

2022年,平台日均产生停车业务数据70余万笔,并实时通过大数据局,共享给各政府部门;日均联动省、市车架管系统7万余次;日均推送城管部门欠费处罚数据800余件;推送交警部门道路违停3000余次;日均联动城市信用系统5000余次。目前道路泊位停车费收缴率超过90%。

  • 平台建设模式推广迅速
甬城泊车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已成为国内停车行业标杆项目,实践成果得到《中国建设报》《浙江日报》等媒体及省住建厅等部门的大力宣传,建设模式在舟山和湖北宜昌等地得到推广落地。

内容来源:浙江建设

【相关信息】
【苏州案例】按照“1+10+N”的架构,打造全市统一的停车运营平台
【合肥案例】靶向施策,数字化赋能,缓解城市停车难
【杭州案例】向地下要空间,数据挖掘抓药方,城市大脑停车系统平台促统筹
【南京案例】深耕服务、创新赋能,缓解城市“停车难”
【深圳案例】一键导航!“智解”停车难

【北京案例】以静制动,探索超大城市停车治理路径



停车邦
关注停车产业,关心停车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