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生活方式构建
文摘
房产
2023-12-19 08:02
北京
“中国梦”,这个在21世纪初的中国引发广泛讨论的概念,是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在11年前的今天提出的。2012年的11月29日,习近平主席在参观展览“复兴之路”的时候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今天,中国梦这个概念不仅代表了国家的愿景,也成为了激励亿万中国人民的口号。“中国梦”在现代语境中被定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愿景。这个概念强调的不仅仅是物质富裕和国力强盛,更包括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与公民福祉的提升。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的一种延伸和深化,旨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目标贯穿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各个阶段。相比于大洋彼岸,大家几乎耳熟能详的“美国梦”,中国梦的最大特征,就是其中对集体性叙事。在中国,个体梦想的实现,是和国家的富强与统一紧密相连的。中国梦的叙述,伴随着“民族复兴”的概念,也与中国近代所经历的百年屈辱的集体记忆紧密相连,这非常容易引起中国人民的共鸣与共情,使之迅速成为一个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概念。本文则更为关注“中国梦“中个体叙事的内容。如果说,民族复兴的集体性叙事,是让中国人民从历史中走出来;那么其个体叙事,则是每一个个体对于未来的憧憬,通过简洁的描述,让人们获得对未来美好生活方式的一种共鸣。中国梦的集体叙事是扎根于中国民族的普世概念,其个体叙事,则更应具有普适性——它能够让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理解并憧憬。
为了更清楚地阐述个体性叙事的意义,我们不妨来参照一下大洋彼岸,同样令人耳熟能详的美国梦。美国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美国的建国时期,尤其是在《独立宣言》中所体现的自由和平等理念。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随着美国的独立和扩张,这个梦想开始形成,其根基在于相信美国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国家,任何人只要有能力和决心,都可以实现个人的成功和提升。在19世纪和20世纪,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大量移民的涌入,美国梦开始更多地关注经济机会和个人成功。在这个时期,美国被视为“机会之地”,许多人追求从贫困到富裕的转变。二战后,美国梦开始与郊区住宅、稳定的就业和家庭生活联系在一起。在这个时期,它更多地被看作是一种中产阶级的理想生活方式。而美国梦最为成功之处,就是在于这个理想生活方式的构建:一份稳定的工作、一栋自己的房子、一辆车。直到今天,我们对任何一个人谈起美国梦,一栋房子一辆车,这样的叙事仍然能够获得很多的共鸣。回头思考中国梦的叙述,在理想生活方式这一个内容上,我们是缺失的。尤其在今天这个时代,经济下行,增长乏力,提到中国的生活方式,大家首先想到的词可能是“卷”。然而正是在这个时候,才更应该去思考,属于我们理想的生活方式是什么。美国梦可以参考,但复刻“一栋房,一辆车”这样的生活方式,既不现实,也没必要。这里的核心逻辑在于:如何通过相对较少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获得一个同样令人向往的生活状态。笔者才疏学浅,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实关于这个中国理想生活方式的构建,也早就存在于先人的文字中,而且也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本文尝试从三句古语出发,对我们理想的生活方式,进行只言片语的描述。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原文为:“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大概意思是,吃着简单的饭,喝着白水,枕着胳臂睡觉,也能获得快乐。儒家思想,在比较激进的时候,经常被批判为道貌岸然。包括孔子本人的形象,也常常念叨着“克己复礼”这种严肃状态。但细看孔子的言行,其实可以发现,他老人家是非常重视快乐的。上面这几句话,是他老人家在描述一种在简朴生活中获得快乐的能力。当然,这句话也能让人想到“躺平”两个字。以孔子毕生对“入世”的追求来说,躺平绝不是他的人生意义。参照前后文,尤其后面对于“不义”的反思,我们也可以理解到,孔子所描述的这种状态,传递的是更为深刻的生活智慧和价值观。它包括:内在的满足与幸福:孔子的这句话强调的是,即使在物质条件极其简朴的情况下,一个人也能找到内在的满足和幸福。这是对内心平和和自我满足的追求,而非对外在世界的放弃。简朴生活的价值:这里所说的“简朴”不是指无所作为或缺乏追求,而是一种生活态度,即在有限的条件下寻找到快乐和满足,注重精神和情感上的丰富,而不是单纯的物质积累。生活态度的选择:孔子的这句话实际上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不同情况时,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即使这种方式在物质上看似简单。与“躺平”概念的区别:“躺平”通常指的是对抗挫折、压力或竞争的无力感和放弃态度。而孔子的话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强调在简朴中寻找幸福,而不是放弃追求和努力。这种生活哲学,不仅是对个人生活方式的指导,更是在构建中国梦这一宏大叙事时,对于平衡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促进社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启示。这里的乐,是儒家修齐治平中的修身之乐,也是值得每一个个体通过修身而拥有的快乐。这句话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意思是老人和小孩,都平和而快快乐乐的样子。原文为:“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是描述武陵人进入桃花源后,看到在这里生活的人们的一种理想状态。这句话和论语《述而》的那句话,其重点都在一个乐字。而这两句话中乐的内涵有所不同。孔子之乐,来源于一个人从内心的平静中获得快乐的能力,那么陶渊明所描述的武陵人看到的乐,来自于一个理想社会中不同年龄段人们和谐共处的场景。陶渊明,虽然是出世哲学的代表人物,但他的文字之所以能穿越千年打动今天的人,却是因为他触及到了我们内心中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从这一思想出发,我们可以探讨中国梦中的个体化叙事,特别是在强调“幼有所养、老有所依”的和睦社会构建方面。这其中包括:跨代沟通与和谐共处:陶渊明这句话展示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其中老年人和儿童都能找到他们的幸福和满足。这不仅体现了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关怀,也强调了社会应促进跨代沟通和理解,从而建立一个和谐共处的社区。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幼有所养、老有所依”反映了一个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需求。在中国梦的构建中,这意味着应当着重关注儿童教育和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确保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得到适当的关照和支持。社区和邻里的和睦:陶渊明的这一描述,还强调了社区和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这可以被理解为建立一个温馨、互助的社区环境,其中邻里之间相互支持,共同营造一个友好和睦的生活空间。个体幸福感与社会和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也提醒我们,在追求国家的整体发展和强盛的同时,不应忽视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构建一个充满关爱和支持的社会环境,是实现个体幸福的重要途径。通过这些观点,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梦的个体化叙事中,强调建立一个既关注个体幸福,又促进社会整体和谐的社区和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在修身之乐的基础上,这种幼有所依,老有所养的家庭邻里之乐,其实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并且,它也是具有其普世价值的。对于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它比拥有一栋房子和一辆车,来得更加重要。这也是广为大家所熟悉的一句诗,出自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反映了一种深切的社会关怀和理想主义情怀。这句诗不仅体现了杜甫对于社会不平等和贫困问题的深切关注,也揭示了为广大民众提供安居乐业的环境的重要性。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洞察到对中国梦理想生活方式构建的几个关键启示:社会公平与正义:杜甫的这句诗强调了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重要性,这与中国梦中提倡的社会公平和正义密切相关。在实现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时,确保社会的各个阶层都能共享发展成果,特别是在住房等基本生活需求上,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住房问题的重视:“安得广厦千万间”直接指向了住房问题,这在当今社会尤为突出。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考虑到为所有人提供足够、负担得起的住房,这是实现个体生活安定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共享发展成果:这句诗也启示我们,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应注重经济成果的公平分配。这意味着在构建理想的生活方式时,应促进包容性增长,确保社会各界尤其是弱势群体能够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杜甫的诗表达了人文关怀和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在中国梦的构建中,这种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同样不可或缺。它鼓励我们在追求物质富裕的同时,也要关注人的福祉和社会的整体健康。其实这句话的叙述,又从个体转向集体了。这也重新回到了我们开篇的话题:中国梦的叙事中,个体的理想必然离不开集体。然而,在杜甫的诗中,集体化的理想被一个空间载体呈现出来了,那就是“广厦千万间”。在中国梦的叙事中,我们不刻意追求“一栋房,一辆车”,而是让千千万万“饭疏食饮水,股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的理想主义者们,在广厦千万间中,远离饥寒、其乐融融地生活。生活方式的构建不仅仅是个人的选择,更是社会政策和文化导向的反映。我们应积极倡导一种既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又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生活方式。这需要政府、社会和每一个个体共同努力,以创造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2023年将尽尾声,新的一年即将开始。在笔者所处的建筑规划行业,随着地产的下行,政府财政的紧张,可谓是哀鸿遍野。在这个时候,思考这么一个宏大的话题,似乎有点不合时宜。然而,越是困难的时候,我们越需要理想。这不单单是画饼,而是去创造一种意义和价值感——这也需要我们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更大的存在中,去寻找和思考。从城市到建筑,我们归根结底,是通过空间为理想的生活创造载体。而对这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始终在那里,更需要我们去努力描述。本文中所引用并展开的三句话,固然只是笔者从自我的角度,对一个宏大叙事所做的注脚。它虽然渺小,却也有存在的价值。当千千万万个注脚汇聚在一起,也许也就形成了时代的长河。作者钱坤,来自塔科玛(Tekuma Frenchman)城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