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上午9点,河海大学社会学系有幸邀请到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郝龙,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博学楼B310教室,为社会学系师生作主题为“工人的两个世界:劳动力市场与社会政策”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毅杰教授主持,众多师生积极参与。
本次讲座围绕两大核心研究内容展开,并深入剖析了劳动力市场与社会政策的内在联系。
大山社区工厂女性劳动问题
第一项研究聚焦于大山里的社区工厂,探讨了乡村女工在双重劳动中的时间冲突、处理逻辑及其对扶贫车间劳动管理制度的影响。郝教授指出,乡村女工在处理家庭照料与工厂工作间的时间冲突时,展现出一种“家本位”的行动逻辑。该逻辑强调家庭责任优先于个人工作,使得传统的标准化工时制度难以实施。而弹性劳动管理制度更受女工欢迎。但是,这种弹性管理也给扶贫车间带来了出勤率低、工人旷工、缺乏生产效率等挑战。接着,郝教授进一步探讨扶贫车间应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他表示,只着眼于就业机会的提供无法解决乡村女工劳动状态受限的问题。从而,通过养老、抚幼等公共服务的建设,才能将乡村女工从家庭负担中解放出来,使其更有效地投入生产劳动,实现扶贫车间的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
香港低薪就业问题
第二项研究则着眼于香港的低薪就业问题。郝教授通过详细地数据建构与深入分析,运用分层APC跨分类随机效应模型(HAPC-CCREM),揭示了低薪就业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层的上升,个体陷入低薪就业的风险呈增长态势。其次,香港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特别是经济结构转型——制造业的衰退与服务业的兴起、工会力量的受限以及新移民的涌入,均对低薪就业比例的攀升产生了影响。最后,不同时代的香港人在价值观上存在差异,随着时代的更替,个人主义倾向日益增强,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及生活品质的提升成为主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们接受灵活但薪酬较低的工作岗位的可能性。郝教授强调,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香港社会结构的转型,也对社会政策的制定提出了新的挑战。
讲座尾声,郝龙教授通过对两项研究的分析,并结合个人研究经验,提出了“研究选题应来自于生活”的观点。同时,他还强调研究的可持续性,指出尽管当前许多研究聚焦于即时议题,但对后续可持续发展的考量尚显不足。随后,他强调了独立科研对于学术探索的基础性意义,并鼓励每位研究者秉持独立思考与批判精神,他还鼓励大家拓展研究方向,要敢于跨界、敢于创新。此外,他指出有组织的科研也是提高研究质量的重要途径。最后,在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上,郝教授表示“不要在金矿中挖煤”,在面对优质选题时,应精准定位研究焦点,避免迷失于次要问题的探讨。
讲座结束,师生们积极提问,郝龙教授对此一一解答。最后,王毅杰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并对郝教授的到来表示感谢,本次讲座圆满落下帷幕。
(供稿人:李天娥)
(本期编辑:毛景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