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丹桂飘香。
北京中学浅草社团联手北京大学法律援助协会,于9月29日在东坝北校区举办了一场精彩的法学讲座。此次讲座旨在拓宽同学们的学科视野,特别是为那些有志于成为法律人的学子们,提供一个深入了解法律世界的窗口。我们荣幸地邀请了张昕桐、谭天琪、杨青格三位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杰出学姐。她们倾囊相授,分享法学知识和实践经验,引领同学们踏上探索法律的精彩征程。
三位学姐为这次讲座做了充分的准备,不仅制作了精美的PPT,并以真挚的情感和流畅的表达,与同学们分享了各自的求学旅程。虽然她们来自广西、云南、北京不同的省份,但都曾经历过高中生涯种种挑战,面临过挫折、逆袭以及填报志愿的迷茫。她们的真实故事,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了学姐们在高考征途中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和持续奋斗,极大激发了同学们对未来梦想追求的动力与信心。
学姐们从北大法学院的吉祥物、含有法律元素的文艺作品出发,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法律于己、于家庭、于社会的作用,讲述了对法律“让圆圈更圆”的见解。学姐们的分享引发了同学们关于“是否已做好学法思想准备”的反思:
你是否对法律真感兴趣?——打开一集厚大法考,或是面对每周120页的阅读量,能否保持专注与热情?
你是否敢于直面残酷的事实?——面对天灾人祸,事实无常,能否冷静思考?
你是否具备理性分析的能力?——面对微博判案,舆论绑架,能否还原事实本真,坚守法律初心?
学姐们生动地描绘了她们在北大法学院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体验,从傍晚漫步未名湖畔,到期末熬夜奋战复习,再到在海淀法院参与法律援助的宝贵经历,这些分享让同学们深受启发,收获颇丰。
正如李竹依同学所说,法学是一门追求平衡的学问,法律人努力让法律之圆不断趋近于完美,引领社会规则走在更加公正的道路上。“萦绕的入世心”带给我极强的共鸣与触动,作为社科专业中少有的实用学科,法学可以排解无力感,真正实现“入世解围”。如果说文学与哲学是心灵通往自由的道路,那法律则是捍卫着每个人“实体自由”的坚实屏障。
浅草社,北京中学学生自主创办的社团,专注培养社会科学学科兴趣,涵盖法律、经济、哲学、社会学等多领域。它是同学们紧张学习之余的学科兴趣自留地、未来规划的瞭望塔,志同道合者的快乐老家。期望同学们能在这里找到并发展自己的兴趣,如浅草般,茁壮成长。
供稿:宋景禾 李竹依
图片:李竹依
编辑:廖樱意
审核:周端焱 胡园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