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初,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陆金所”)公布了其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最新数据显示,陆金所的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大幅下滑,特别是在贷款业务收缩和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愈发严峻。尽管公司正努力向100%担保模式过渡以期改善业绩,财报显示其短期内未能有效抵御市场压力。第三季度,陆金所实现营业收入55.43亿元,同比下降31.14%;净亏损7.25亿元,而去年同期则为净利润1.31亿元。财务数据揭示出,陆金所的转型道路充满挑战,市场竞争加剧和监管环境的变化让公司难以迅速恢复盈利。
2024年第三季度,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公布了财报,数据显示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大幅下滑。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55.4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80.5亿元下降了31.14%。净亏损达到7.25亿元,而去年同期则实现了1.31亿元的净利润,亏损幅度超过100%。这一数据标志着公司短期盈利能力的急剧恶化,反映出在强监管环境和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巨大压力。
图 陆金所控股单季利润表。
数据来源:Wind。
财报电话会议中,首席财务官朱培卿解释了亏损的主要原因:公司自2023年底开始转向100%担保模式,在该模式下,陆金所需要独自承担所有新增贷款的风险,计提的风险准备金也大幅增加。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风险拨备的显著增长直接压缩了利润空间,成为亏损的重要原因。此外,公司指出,这一会计处理方式虽然短期内加大了财务压力,但预计在贷款组合逐步到期后,将对财务表现产生正面影响。然而,目前的亏损规模依然显示了短期盈利压力对公司财务健康的影响。
在收入结构方面,利息收入成为陆金所主要的营收支柱,第三季度实现26.87亿元,尽管同比下降18.8%,其占营收比例提升至48.5%。而与利息收入相当的技术平台收入在本季度仅为16.3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9.9%,占营收的比例也缩减至29.5%。财报中提到,这一收入下降主要源于贷款余额减少,同时由于公司退出“陆金通”业务,导致相关收入下降。技术平台收入的萎缩进一步揭示了陆金所转型过程中的压力,尤其是在传统业务基础遭遇下滑的情况下,新的营收来源未能及时填补空缺。
陆金所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贷款业务出现显著收缩。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总贷款余额为2131亿元,同比下降41.8%,相比去年同期的3663亿元降幅明显。具体来看,第三季度陆金所新增贷款金额为505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加上上半年新增贷款规模的933亿元,前三季度累计新增贷款总额为143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610亿元下降10.68%,反映出贷款业务增速的疲软。
公司解释,贷款规模的收缩是其“重质不重量”发展策略的一部分。随着向100%担保模式的转型,陆金所对新增贷款实施了更严格的信贷标准,优先注重贷款质量,以增强风险管理应对能力。然而,这一策略也导致了整体贷款规模的压缩,表明公司在优化资产质量的同时,面临增速放缓的现实。
图 陆金所第三季度运营数据。
数据来源:陆金所公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
在贷款业务的具体结构上,尽管消费金融业务表现略有增长,贷款余额达到464亿元,同比增长28.7%,但相比于整个贷款规模的缩减,这一增长难以弥补整体的下降趋势。此外,技术平台收入和零售信贷服务费的下降也直接受贷款余额减少影响,进一步压缩了公司营收。在面对国内强监管和金融科技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时,贷款业务的收缩无疑是公司业务策略调整的现实反映。
与此同时,陆金所在资产质量方面的表现虽有所改善,但压力依然不小。三季度末数据显示,陆金所贷款余额中30天以上逾期率为5.2%,较二季度的5.4%略有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公司在不良贷款管理方面的进展。此外,消费金融业务的不良贷款率降至1.2%,相较二季度的1.4%有所改善。然而,尽管这些数据表明资产质量略有改善,陆金所仍面临较高的资产风险水平。相比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在贷款质量上仍需提升,以符合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
图 陆金所第三季度运营数据。
数据来源:陆金所公布2024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
为了进一步提升资产质量和控制风险,陆金所采取了包括优化信贷评估体系、调整产品结构以及加强客户风险评估等措施。同时,公司在财报中提到,由于转型至100%担保模式,公司需独自承担贷款的全额风险,因此风险拨备的增长将成为常态化的支出,短期内或将对盈利能力继续构成压力。
陆金所2024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数据揭示了公司在国内金融科技市场转型中的艰难处境。营收和净利润双双大幅下滑,贷款规模显著缩减,显示出转型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和短期内盈利能力的显著恶化。尽管公司在风险控制方面有所进展,但这些举措未能对财务表现产生立竿见影的改善。尤其是在100%担保模式转型中,巨额的风险准备金计提进一步压缩了盈利空间,使得公司财务状况更加吃紧。
对于陆金所而言,如何在短期内缓解亏损、恢复盈利,已成为市场的高度关注点。现阶段的财务数据反映出公司转型的阵痛远未结束,而未来能否在国内金融科技市场恢复强劲增长,仍是充满不确定性的问题。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