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晓琴老师一起读名著 《朝花夕拾》之藤野先生和寿镜吾先生

文摘   2024-10-05 08:29   江西  

和晓琴老师一起读名著

《朝花夕拾》之藤野先生和寿镜吾先生

一藤野先生背景

《藤野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创作的回忆性散文。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今日本东北大学)的留学生活,表达了对藤野严九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文中热烈赞颂了藤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以及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友谊,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同帝国主义势力斗争的战斗精神。全文围绕主题组织材料,主线明晰,中心突出,形散实严,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和白描手法刻画人物,深化主题。

二《藤野先生》内容简介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顶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看一看,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还可以坐一坐,但到傍晚,有间房的地板便经常要咚咚咚地响着震天,兼以满房间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国家水深火热,他们还如此醉生梦死,到别的地方看看吧,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着: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朝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厉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就我一个中国学生,我也受到了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的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子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囚人的饭食,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好意难却,于是搬到另一家,可惜每天总要喝下难以下咽的芋头汤。

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

接下来文章记述了藤野先生的几件事情:

他穿衣服很随便

他要我抄他的讲义,并帮我改讲义

为我不怕解剖感到高兴

问我中国女人裹脚的事

在别人诬蔑我考试得高分是靠先生漏题时,站在我这边,为我主持公道

因为我要寻找救国之路,选择弃医从文,与藤野先生的分别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不幸七年前迁居的时候,中途毁坏了一口书箱,失去半箱书,恰巧这讲义也遗失在内了。责成运送局去找寻,寂无回信。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书桌对面。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创作背景中寿镜吾老先生的有关文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全文描述了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百草园,以为中心,简约生动的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说它是全城中称为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作者和绘者并未将三味书屋刻画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该散文入选初中语文七年级课文。

绘画风格更准确诠释鲁迅在儿童时期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用画笔完整勾画出百草园的结构以及一年四季百草园景象,刻画出鲁迅先生幼年在三味书屋读书情境:敬慕先生学问,问怪哉虫是怎么回事;学习生活:正午习字、晚上对课;逃课到小园中去折腊梅花、寻蝉蜕、捉苍蝇等;师生一起朗读的情景;趁老师读书入神时画画。绘者用轻松、简洁的画风解读鲁迅先生隐晦的表达,带给读者沉浸式阅读体验。

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寿镜吾老先生的有关文字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五练习

一、两位先生的相貌和性格各是怎样?他们有相同点吗?

二、鲁迅先生对两位先生的感情有区别吗?有什么区别呢?

三、藤野先生是日本人,对中国学生鲁迅却很好。这说明什么?

四、藤野先生是现代医学教授,寿镜吾老先生是传统的旧中国知识分子。他们身份的差异,让他们的教学有什么不同?你觉得两个老师谁更好?

五、鲁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他在日本受到了哪些不公平待遇?看哪些事情看不惯?这说明什么?

六、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对比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不同。想想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鲁迅对封建教育扼杀学生天性的批评


晓琴漫话
看人间百态,记日常温情。叙家事国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