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晓琴老师一起读名著
《朝花夕拾》之范爱农
一背景
《范爱农》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追叙自己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迫害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全文语言朴素,感情真挚。
二简介
在东京的客店里,我们一般一起来就看报。学生看的多是《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专爱打听社会上的新鲜事的就看《二六新闻》。一天早晨,辟头就看见一条从中国来的电报,内容是:安徽巡抚恩铭被JO SHIKI RIN刺杀,刺客就擒。
大家一怔之后,便容光焕发地互相告诉,并且研究这刺客是谁,汉字是怎样三个字。但只要是绍兴人,又不死读书的,却早已明白,这是徐锡麟,他留学回国之后,在做安徽候补道,办着巡警事务,正合于刺杀巡抚的地位。
大家接着就预测刺客将被处以极刑,家庭将被连累。不久,秋瑾在绍兴被杀的消息也传来了。徐锡麟是被挖了心,给恩铭的亲兵炒食净尽。人心很愤怒。有几个人便秘密地开了一个会,筹集资金,这时用得着日本浪人了,撕乌贼鱼下酒,慷慨一通之后,他便启程去接徐伯荪的家属去。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悼念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拍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毫无人道。会众立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
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他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发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决地主张要发电报。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报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报稿。
何必推举呢?自然是是主张发发电的人罗。
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但我便主张这篇悲壮的文章必须是深知烈士生平的人做。因为他比别人关系更密切,心里更悲愤,做出来就一定更动人。于是又争执起来。结果是他不做,我也不做,不知谁承担下来去做了。然后大家都走了,只留下一个写底稿的和一两个干事,等候做好之后去拍发。
从此我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族人,现在才知道满族人还在其次,范爱农是第一可恶之人。中国不革命就算了,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先除掉范爱农。
然而这印象后来逐渐淡薄,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没有再见面。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在春末,忽然在熟人的宴会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
哦哦,你是范爱农
哦哦,你是鲁迅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意。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炎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坐船进城来。
他又告诉我现在爱喝酒。于是我们便喝酒。从此他每一进城,必定来找我。非常相熟了,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尔听到了也发笑。一天我忽然记起了在东京同乡会的旧事,便问他,
那一天你专门反对我,而且像是故意,究竟是什么原因?
你还不知道,我一向就讨厌你,不但我,我们都讨厌你。
那时候,你就早知道我是谁吗?
怎么不知道,我们到横滨,来接的不就是子英和你吗?你看不起我们,摇摇头,你自己还记得吗?
我记得的,是七八年前的事了。子英约我去接同乡。结果看到一大堆人,有十几个。上岸查行李,翻出一双绣花的小鞋来。我很不满,心里想,这些鸟男人,怎么还带着这些东西。然后在火车上,这些人在车厢里又让起坐来,作揖没完,车子开动,立刻跌倒了三四个。我那时也很不满,暗地里想,连火车上的座位,也要分出尊卑来,自己不注意,也许又摇摇头。然而没想到,这群人里就有范爱农。却直到今天才想到。岂但他呢,还有后来在安徽战死的陈伯平烈士,被害的马宗汉烈士,被囚在黑狱里的,到革命后才见天日而身上永远带着刑罚伤痕的还有一两个人。而我都茫无所知,摇着头将他们一起运上了东京。徐伯荪虽然和他们同船来,却不在这车上,因为他在神户和夫人走了陆路了。
我问他小脚鞋是谁的,带这东西干什么?
还不是我们师母的?他瞪着他多白的眼。
到东京就要假装大脚,又何必带这东西呢?
谁知道呢?你问她去。
到冬初,我们的景况更艰难了。然而还是喝酒、讲笑话。忽然是武昌起义了。接着是绍兴光复。第二天范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戴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
我们便到街上去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外表变了,骨子里还是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这军政府到底不久长,几个少年一嚷,王金发带兵从杭州进来了,他发酵工程后,就被许多闲汉和新进的革命党包围,做了王都督。
我被任命为师范学校校长一职。王都督给了我二百元资金。范爱农做督学。还是那件旧袍子,但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时间闲谈。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
一个去年听过我的课的少年来找我,说他们在办一种报,来监督王金发他们。不过发起人要借用我、子英、德清的名声。为了社会,我们知道你决不会推辞。
我答应了,两天后便看见传单,开头就是骂军政府和里面的人,此后是骂都督,都督的亲戚、同乡、姨太太……
这样骂了十多天,就有一个消息传过来,说都督因为你们诈了他的钱,还骂他,要派人用手枪打死你们
我母亲听了第一个着急,叮嘱我不要再出去。我照常出去,这不过是说说而已。
果然没有来杀,写信去要经费,又取了二百元,同时传令,再来要,没有了。
不过范爱农得到了一种新消息,却使我很为难。原来所谓“诈取”,不是指学校经费,而是报馆收了王金发的五百元钱。那些少年们开了个会,钱收不收?收。收了之后还骂不骂?骂。因为那钱算做报馆的股份钱,王金发是报馆的股东,股东不好,自然要骂。
我立刻到报馆去问这件事的真假。都是真的。我略略说了几句不该收他的钱,一个会计的便不高兴了
报馆为才能不收股本
这不是股本
不是股本是什么
我就不再说下去了。这一点世故是早已知道的。倘若我再说出连累我们的话来,他就会当面指责我太爱惜生命,不肯为社会牺牲。或者明天在报纸上就可以看见我怎样怕死发抖的记载。
很凑巧,朋友写信要我去南京,范爱农也很赞成。但很凄凉说,
这里又是那样,住不得。你快去罢。
我去了南京,师范学校办了移交。后任是孔教会会长傅力臣。
报馆在我到南京后两三个星期被一群兵了结了。子英在乡下没事,德清大腿被刺了一尖刀,他大怒,照了一张照片,还写了一篇文章。
我从南京转到北京的时候,范爱农也失业了。我想在北京给他找点小事做,然而没有机会。后来他在一个熟人那里去寄食。也时时给我写信,景况越困难,言辞也越凄苦。终于又不得不离开熟人的家,便在各自漂泊。不久忽然从同乡里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已经掉在水里,淹死了。
我疑心他是自杀,因为他是游泳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
晚上为他作了四首诗。
后来我回乡去,才知道一些较为详细的事。范爱农什么事情都没得做,因为大家都讨厌他,他很困难,但还喝酒,是朋友请他的。他已经很少和人往来,常见的只剩下几个后来认识的较为年青的人。但他们也不愿听他的牢骚,以为不如讲笑话有趣。
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叫我的。他时常这样说。
一天,几个朋友约他坐船去看戏,回来已经过半夜了,风雨很大。他醉了,还在到船舷去小解。大家劝他,他不听,结果掉下去,没有起来。第二天打捞尸体,是在菱荡里找到的,直立着。
他死后一无所有,只有一个幼女和他的夫人。有几个人想凑一点钱作他女孩将来的学费基金,因为一提议,就有族人来争这笔款项的保管权——其实还没有这笔款项。大家觉得无聊,便无形消散了。
现在不知道他唯一的女儿情况如何?如果在上学,中学已该毕业了。
练习
一范爱农的相貌怎样?性格怎样?
二范爱农爱喝酒是因为什么?
三范爱农他在日本留过学,在二十世纪初是不可多得的高学历人才。但是回国之后连糊口都做不到,是因为什么?
四里面的革命指辛亥革命,这次的革命成功了吗?为什么?
五范爱农溺死的时候都是直立的,说明什么?
六文章很多方面写了旧社会的黑暗,你能从文章中找出几个?试着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