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标志着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即将结束。
然而,末伏的这最后10天,也是我们身体最为脆弱的时期。天气渐渐变凉,阴阳变化交替,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引来疾病缠身。
1、忌辛辣
末伏已入秋,秋季对应肺脏,肺脏的功能倾向收敛。
而辛辣的食物具有发散的作用,所以应当少吃或不吃,以防肺气发散太过。
此外,辛辣食物会助火伤阴,容易导致口干舌燥、便秘等秋燥症状。
不过每个人的体质和耐受性不同,有些人可能对辛辣食物的适应性更强。建议在食用辛辣食物时,可以搭配一些清热润燥的食物,如梨、蜂蜜、百合等,以平衡辛辣食物的影响。此时,切记不要猛吹空调,避免过量食冷食瓜,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3、忌熬夜
早睡早起有助于人体顺应这种自然变化,保持生物钟的稳定。另外,早睡可以养阴气,收敛阳气,早起可以调畅肺气,符合秋季滋阴养肺的养生之道。
由于人体经过一个夏天的消耗,需要适当补充,大家都希望尽快找补回来。但在末伏这段时间,暑热未去,其实不宜大补,要清补。同时,应适当多摄入一些膳食纤维,有助于身体排毒和增强抵抗力。进入末伏以后,由于天气依然炎热,但早晚温差逐渐增大,湿热交蒸,人体容易出现脾胃功能减弱的情况。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健脾的食物,如山药、茯苓、芡实、扁豆等,这些食物有助于中和养胃、健脾益气。在末伏时节调和脾胃,可以有效减少因季节变化带来的身体不适,为秋冬季节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来源:摄图网ID507712533
此时,人体容易出现“秋燥”的现象,表现为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而且由于夏季消耗较大,人们容易出现疲倦、心烦等“秋乏”症状。在饮食方面,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具有润燥作用的食物,如梨、蜂蜜、莲藕等,有利于帮助身体滋阴润燥。
同时,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有助于养心安神。
通过适度的寒冷刺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提高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性。如果气温过低,仍然需要适当增加衣物以保暖,避免因寒冷而导致的健康问题。对于老人、儿童、体质较弱或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应更加谨慎地实施“秋冻”,必要时应及时增添衣物,避免受寒。多喝水有助于缓解因季节变化带来的身体干燥感,如口干、咽干、皮肤干燥等。此外,多喝水配合润燥安神的食物,如梨、蜂蜜等,共同作用于身体,有助于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同时安抚情绪,保持心态平和。总之,适量增加每日的水分摄入,对于维护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解锁更多新鲜事
你想看的 都藏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