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没有来北京认真逛过了,以前基本都是工作或者路过。1990年亚运会刚结束曾来北京参加国际电子电工产品展览,那次似乎哪里都没有去玩,住在亚运村天天忙布展的事儿。算起来上次来颐和园还是1980年呢。
这次到北京因为有老弟这个好向导,好似来此补足缺憾一样,走了好多地方,光颐和园就先后进去三次。
第一次在傍晚来颐和园从西北如意门进入,最先看到的是昆明湖第一桥:绣漪桥,它架在昆明湖与长河的交界处,于1750年 建成。据史料记载当年郭守敬取昌平白浮泉之水给京杭大运河补水就经过瓮山泊,也就是今天的昆明湖。
昆明湖也是京杭大运河的一个重要节点,源自白浮泉之水向西再转南,汇集一路泉水(难怪有个地名叫万泉河),沿着今天的京密引水渠注入昆明湖。再通过市内水路一路向东至通州汇入到大运河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水系。
第二次进颐和园,正是在最热闹的时间段以及最热闹的地段儿。从东岸走上著名的十七孔桥,眼前豁然开朗:画舫轻舟,波光粦(粼,野鸭鸳鸯,云渡鸟飞,柳丝卷风,天水一色。金光穿洞的最美景色需要找那个特定时间点,眼前只能找到亮光穿洞的最佳角度。
从南湖岛隔水北望万寿山佛香阁及鳞次栉比的建筑群,这里看不见现代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在这明湖绿树的环绕下,看不出今夕何年何代?当年皇家建筑的气势依然恢弘。
有身边叭叭喳喳的中外游客不断提醒你,这里今天成了旅游景点和市民公园。 只
老弟说:上小学被语文老师“种了草”,老师说颐和园里谐趣园最好看!如今我也被老弟“种了草”,我走过了排云殿、 画中游等等,爬上爬下累得够呛,最后也觉得谐趣园更好看。
虽说这是把江南园林的风格都搬了来,在这个季节里,枯荷、翠竹、肥鱼,瘦石都齐了,更不要说亭台楼阁,加之唐装汉服满旗头的游客们在廊间拍来拍去,把𠆤朝代混搭得你分不清主次。但我还是喜欢这里。老弟问我:“江南是你故乡,你都那么熟悉江南园林了,人家那是真的,这是仿建的,为什么还喜欢这里?,我一时想不出所以然。到后来还是弄明白了,江南的原装园林,都是黑白色调为主,连廊柱油漆也是暗到赭黑,苏州扬州多半如此。说到底都是民间的诗情画意和江南民俗,而被搬到这里之后的园林.更多地加了皇族的贵气,红门绿柱金雕饰,还有更多的彩绘镂刻精细描画,这也包括颐和园那些长廊。所以也更明快更艳丽,这符合气候寒冷的北方所需要的热烈视觉。
颐和园里面实在是太大了,当年皇上来这里游玩肯定是不会当天往返的。我来了三次仍对西门一带望洋兴吸,自觉主要的部分大概都涉足了,若想走全不大可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