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育人 融合发展

文摘   2024-05-26 23:25   四川  

以劳育人

融合发展

  指向“教-学-评”一致的

融合班级劳动课堂教学研究





2024522日下午,由锦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成都市盐道街小学得胜分校承办的劳动与特教联合教研活动顺利举办。此次活动主题为“以劳育人,融合发展—— 指向‘教--评’一致的融合班级劳动课堂教学研究”,旨在通过实践探索,提升教师支持特殊学生课堂参与的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活动分为课例展示、说课分享、讨论研讨、总结点评四个环节。




盐道街小学得胜分校的罗爵慧、朱雨琪老师为大家呈现了精彩的《十指生“香”——缝制香囊》劳动课例,展示了融合班级合作教学在劳动学科的实践。








课后,熊玉颖老师分享了学校劳动教育校本化实施策略,从劳动教研组的建设,到“勤新”劳动课程框架都做了一个简述,之后,熊老师结合劳动项目《巧制香囊送安康》及课例《十指生“香”——缝制香囊》的设计,详细介绍了我校特色项目“我是非遗传承人”的开展,以及本次展示课例中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运用。

朱雨琪老师进行了《指向“教--评”一致的融合班级合作教学探究》主题分享。朱老师从研究缘起、研究过程、课例展示、总结反思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对开展针对孤独症儿童的合作教学的原因;结合学生学情、课程标准、评估报告进行目标制定;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享。

与会锦江区劳动教师、锦江区及新都区资源教师围绕“对劳动教学的教学评一致性有什么建议?”“对合作教学中针对特需儿童的教学评一致有什么建议”两个问题,共同探讨了如何更好地支持特殊学生的课堂参与。



最后,锦江区特教教研员何浪老师就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针对“教学评”一致性的问题,何老师强调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并从学情分析为出发点,结合最近发展区,谈到了“在哪里?”“到哪去?”“怎么去?”的三个核心问题,并且从是否达到目标,没有达到目标该如何补救目标进行了总结。

锦江区劳动教研员赵洋洋老师对今天的展示课和学校劳动教研组的主题汇报进行了肯定。赵老师提到,要以素养导向落实劳动项目的设计与实施,通过劳动项目落实课程标准。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肖慧老师针对如何在劳动教育中进行融合教育,融合体现在哪里,如何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找到适合的操作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并对劳动融合教育的未来提出了期待。





本次教研活动通过实践探索、交流分享,让与会教师对“教-学-评”一致的融合班级合作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仅提升了教师支持特殊学生课堂参与的能力,也为特殊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盐道街小学得胜分校
成都市盐道街小学得胜分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