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研究】磁石煅制调节肠道菌群-神经递质/炎症因子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

文摘   科学   2024-11-27 10:03   天津  

DOI:10.11656/j.issn.1672-1519.2024.11.16

http://tjzhongyiyao.ijournals.cn/html/tjzyy/2024/11/20241116.htm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点击文章左下阅读原文)


引言

抑郁症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率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时间情绪低落、快感缺失、身倦乏力、对社会活动失去参与感等,严重者可伴随幻觉,甚者有自残、自杀行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目前常用的抗抑郁药为第二代抗抑郁药,如氟西汀、西酞普兰、舍曲林、帕罗西汀等,其主要机制为增加脑部单胺类神经递质,普遍存在有效率低、成瘾性大、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

抑郁症在中医归属“郁证”“脏躁”等范畴,初期多以气滞为主,气机不畅则肝气郁结而成气郁,气郁可导致痰湿内阻,血行不畅,演变为以肝气郁结为基础的火热证候,疾病经久不愈,由实转虚,日久则有心脾两虚、肾虚肝郁等证。治法当以疏肝解郁、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镇惊安神为主。中药磁石是重镇安神常用药,性寒,具有镇惊安神、平肝潜阳等功效,多用于心神不宁、惊悸失眠、肾虚气喘等。临床上多用煅磁石组方以治疗产后抑郁、应激焦虑等,但其抗抑郁作用机制仍未阐明。磁石作为一种矿物药,口服吸收入血成分有限,难以直接发挥抗抑郁样作用。近期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和焦虑、抑郁样行为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重点从肠道菌群、神经递质和炎症角度探讨磁石煅制抗抑郁的作用机制,为煅磁石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引用本文


宋学姣, 林文涵, 庄朋伟, 等. 磁石煅制调节肠道菌群-神经递质/炎症因子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研究. 天津中医药, 2024, 41(11): 1452-1458.

SONG Xuejiao, LIN Wenhan, ZHUANG Pengwei, et al. Research on antidepressant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magnet processed regulating intestinal microbiota-neurotransmitter/inflammatory factors.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24, 41(11): 1452-1458.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本期公众号责编:卢宣君

本期公众号校对:张震之

本期公众号审核:高杉

版权归天津中医药大学期刊编辑部所有
点击“ 阅读原文”获取免费全文


天津中医药大学期刊编辑部
期刊编辑部是天津中医药大学下属二级部门,出版《天津中医药》《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两本中文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