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投叔好久没讲故事了。
今天就讲个高校里年轻人的故事,这个小伙子还算幸运,因为他好歹还留在高校里。
虽说叫“故事”,但跟事实差距不大,可能最大的虚构就是名字。
李俊从小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985高校本硕博连读。没出国求学的原因是他研究生读的专业全国排名第一,出国也未必好到哪里去。凭着勤奋和对母校平台的熟悉,李俊博士顺利毕业,是本校极少数不需要延期的博士。带着导师强力的推荐信,李俊的工作也顺利搞定。
之所以选择一所西部省会城市的省属二本,一方面是因为离家近,再一个原因是他不想在人生地不熟的东部卷。虽然刚入校没有编制,是人事代理,但入职合同里写得很清楚,能拿到高级职称就有编制,而升副高的条件在李俊看来没啥难度。他想尽快拿到编制,做点转化,赚钱补贴一下贫困的原生家庭。
刚开始,事情还算很顺利。
入校后李俊依旧忙碌,比读博士的时候还忙,当然成果也很突出,每年都超额完成教学和科研目标。他心里憋着一口气,要借此证明自己的实力,还要证明他当年的选择是正确的。
因为李俊是2019年毕业后的暑假入校工作,等到“两年后评职称”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是第三年2022年的年底了。初次评职称,李俊踌躇满志。按照学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工作实施办法里教学和科研的量化计分规则,李俊有400多分。他打听着,往年有350分就能上副教授。
现实第一次打了的脸,他落选了。原因有两个,一是教学只有基础工作量,没有教改项目或论文,也没有教学团队和平台的建设;二是科研只有论文,缺少省部级以上已结题的纵向课题,只有两个在研。
人事处给的说法是,总分超过的同时,每项也都得有分数,不能挂零。
李俊没有抱怨教学成果和科研项目确实是自己的短板,他有预感,而且评职称都是学校给学院分蛋糕,每个学院都是有名额的,本学院这次上副教授的两个,都是40多岁的老教师,排了很多年队,人家先上也正常。
不过,一起入职的博士的博士,已经有人拿到副教授了。隔壁学院有个年龄比较大的博士,比较会处理跟领导的关系。基础教学工作量刷完,还参与了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和省级虚拟仿真项目的建设,都是主要成员,有几十分;参加教学比赛,拿了个省级的三等奖,也是很大的加分项;科研项目方面他完成了一个经费可观的纵向课题,还作为主要成员完成了一个国家级和一个省部级项目,也加了几十分。
李俊没有嫉妒他,反而觉得是给了自己希望——只要补齐短板,明年一定能行!
接下来的2023年,李俊快快把两个省部级项目结题,还积极跟导师和师兄弟合作,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三个国家级科研项目。他把所授本科课程的思政版块拿出来,立了个教育厅的项。级别虽然低,有跟没有就是两样,而且项目有经费,就能交版面费发论文了。教改项目结题没那么快,论文可以先发。
这一年,李俊更忙碌了,但他很充实。就像玩游戏凑装备一样,他的各项成果顺利拿到,完成评职称的拼图。
秋季学期刚开学,院长找他谈话,聊评职称的事情。按照学院的惯例,肯定是今年有希望了,院长才会谈话;双方达成意向了,院长才会在会上争取。李俊一面表决心,一面展示着自己的“硬实力”。院长频频点头,末了提醒一句:尽快找时间跟校领导聊聊,简单汇报一下入校以来的工作。
有院长指点,李俊火速写了个简单的汇报材料。打印五份,带着材料分别去找了教务处、科研处、分管副校长、校长和书记。
领导们都对李俊很赞赏,李俊也如愿评上副高,拿到编制。
只是没想到,拿到编制后,反而更忙了。
科研是学院的短板,院长一直想有所突破。靠老教师是不行了,他们基本不做科研,院长对李俊寄予厚望,多次在公开和私下场合说让李俊努力拿个国家级项目。
李俊也挺想,因为在二本高校里,一个国家级项目意味着正高搞定。可学院的平台比较差,内部还形不成合力,实在没啥竞争力。李俊多次向院长表示自己不是谦虚,是确实能力不够,院长说:“该有的你都有了,事情就得你来做。”
事情显然不仅限于科研。
作为学院青年教师的代表,院长很快给李俊安排了个教研室主任的工作。李俊发现这个“官”并不好做。
在二本高校里,科研是可有可无的,教学是天大的事情。教研室一共四个人,开七门课还包括一门实验课,李俊自己带了2门课。老教师就等着退休,只承担学校规定的教学最低量,其他任何事情都不接招;至于各种例行的和临时的工作文本,老教师更是不配合;李俊几次组织本教研室的老师申报教改项目,一次也没完成,最后都是李俊一个人写完,也没获得立项。
这还不包括每年都有的教学比赛,每个教研室都要出人,别人不愿意参加,李俊自己上;课程思政的建设,教研室里没人理会,李俊自己上;学校将迎来本科教学评估,本教研室的所有文本,又得李俊整理和分类……
最近半年,李俊尤其忙碌。
先是三月份,教研室一个年轻女老师请假生孩子去了,她的课找不到人上,李俊只好接过来。原本教研室里只有她只承担一门课,其他人都是承担两门课,因为这门课是双校区运行,比较花时间。现在这门课落到李俊身上,备课不说,光是课程运行在两个校区跑,李俊也跑掉半条命。
五六月间,做新的研究生培养方案,院长还让李俊新开一门研究生课程,说是让李俊先做点工作,将来上硕导。院长肯定是好意,但工作是实打实压到李俊身上。
今年整年,李俊感觉自己就没得到休息。尤其是秋季学期开学后,每周20节课,两个校区跑,压得他喘不过气。年底还有个项目要结题,他根本没时间梳理结题材料。
李俊患上了严重的失眠,每天晚上到告诉自己要赶紧睡,明天还有很多事情,但每天晚上都睡不着,事情千头万绪,越想大脑越兴奋,越睡不着。两个多月下来,别说继续做科研,他就连正常的教学运行都坚持不住。李俊怀疑自己可能是抑郁了,但却一直抽不出时间去看医生。李俊不好意思开口请假,怕被人笑话,他也不敢面对医生,万一真是抑郁了,需要休息,接下来的工作怎么收尾呢?难道让刚进入正轨的事业,就此打住,彻底熄火?
李俊在学校里有位关系比较近的老哥哥,曾建议说不如换行政岗,反正已经拿到编制,不如去科研处坐班什么的。但学校里行政岗的收入是死工资,没有课时费;绩效工资只能拿平均数,奖励方面因为没有科研的加成,会基本归零。整体算下来,收入得降两三成。
李俊今年刚相了个女朋友,正是用钱的时候,未来还有一系列需要花钱的地方。他大致算了一下,如果转行政岗,很可能会入不敷出。
李俊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只希望同事赶紧生完孩子回来工作,或者学校再招几个新人进来分担一下工作。
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青年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学术研究的生力军,也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关键力量。然而,这一群体普遍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职称晋升的重重困难。
青年教师的工作压力主要源自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方面的要求。在教学方面,他们需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同时保证教学质量,这不仅要求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和内容。科研方面,青年教师需要在激烈的学术竞争中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以获得科研资助和提升学术影响力。此外,他们还需要参与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以提升个人的社会影响力和学术地位。
职称晋升的困难是青年教师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在中国高校,职称晋升通常与科研成果挂钩,这导致青年教师不得不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然而,由于科研资源的有限性和学术评价体系的单一性,许多青年教师在职称晋升的道路上步履维艰。加之,一些高校对青年教师的职称晋升设置了过高的门槛,如对论文发表数量和影响因子的严格要求,使得许多有潜力的青年教师难以获得晋升的机会。
青年教师在职称晋升过程中还面临着年龄和资历的限制。在中国高校,职称晋升往往与教师的年龄和工作年限挂钩,这使得一些年轻的优秀教师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相应的职称认可。这种以资历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可能会忽视青年教师的实际能力和贡献,从而影响他们的职业发展和工作积极性。
真诚希望高校和相关部门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改善这一现状,包括改革学术评价体系,提供更多的科研资源和支持,以及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职称晋升机制。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激发青年教师的潜力和创造力,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投必得预存优惠全新升级
最高赠送20%或2000元京东E卡,
还可与其他优惠【叠加使用】!
相当于折上折!
✅充值灵活,报账方便,
优化科研经费,节省改稿费用!
投必得,您身边的学术顾问
八大服务类型,助力您的科研之路
-广告-
今日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