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在科学的奇妙世界里,总有一些故事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流星,划破常规的天际。在科学研究领域,尤其是医学领域,创新与风险的平衡始终是一个核心议题。近日,Nature 在其官网头条报道了一位来自克罗地亚的病毒学家——贝娅塔·哈拉西(Beata Halassy)利用自己在实验室培养的病毒治疗了自己癌症的特殊案例,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启发。
图源:Nature期刊官网
贝娅塔博士凭借自己在实验室里精心培养的病毒,如同指挥着一支微小但非常强大的“军队”,向体内的癌细胞发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战争”。最终,他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成功地让癌细胞缴械投降,谱写了一曲生命与科学的独特赞歌,有望开启癌症治疗领域充满无限可能的新大门!
图源:网络
发生了什么
早在2016年,45岁的贝娅塔首次被诊断患上了三阴性乳腺癌(TNBC),这是最具侵袭性和最致命的乳腺癌亚型,她随后接受了手术切除以及辅助化疗。2018年,手术切除部位发生了癌症局部复发,并通过手术进行了复发灶的切除,但手术切除部位后仍有一小块血肿,需要定期监测。
图源:网络
2020年,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显示,这个血肿结构已经发展为一个直径2厘米的实体瘤,且已出现皮肤浸润。贝娅塔认识到自己的乳腺癌再次复发了,而她已经无法再面对新一轮的化疗了。此时的贝娅塔已经没有好的治疗选择,作为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University of Zagreb)的病毒学家,她在研究文献后决定亲自动手,使用一种尚未在乳腺癌中经过证实的疗法——溶瘤病毒疗法(Oncolytic Virotherapy, OVT),并将她如何自我实施溶瘤病毒疗法的过程和治疗结果以病例报告(Case Report)形式写成了一篇科学论文,并于2024年8月23日成功发表在了Vaccines 期刊(JCR一区)。
图源:Vaccines 期刊官网
图源:Web of Science
据悉,手术后的病理分析显示:贝娅塔的免疫系统已被OVT激活,能够攻击病毒和肿瘤细胞。贝娅塔随后接受了一年的抗癌药物治疗,目前她已经无癌生存4年!
然而,贝娅塔的惊人之举似乎也受到了质疑,她在分享这一特殊成果的道路上遭遇了重重阻碍。据报道,她的研究成果遭到了道德伦理方面的巨大争议,这也使得她的论文被拒稿次数达十余次之多。
图源:Nature期刊官网
那么,如何在创新与风险的取得平衡?对此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思考呢?
伦理争议和风险的根源是什么?
安全性无法保障
从医学伦理的角度来看,贝娅塔自行进行的这种实验,没有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流程。传统的医学研究,尤其是涉及到新的治疗方法时,需要经过多期临床试验,从动物实验到小规模的人体试验,逐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贝娅塔的自我实验跳过了这些环节,直接在自己身上使用了一种未经证实的治疗方法。虽然她自己取得了成功,但无法保证这种方法对其他人是否安全。万一这种自制病毒在其他人身上引发了不可控的反应,比如严重的免疫反应甚至是新的疾病,那后果可能将不堪设想。正如有的科学家所警告的,其他人如果盲目尝试这种做法,可能会将自己置于极大的危险之中。
例如,2018 年 11 月 26 日,时任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的贺建奎,向全世界宣布,他的实验室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在至少七对艾滋病夫妇的受精卵中修改了一个名为 CCR5 的特定基因,并且一对夫妇的双胞胎女儿已经出生。这一消息如同惊雷般在科学界和社会各界炸开了锅。据悉,贺建奎自2016年6月起,就涉嫌在未经监管的情况下,私自组织项目团队,其中包括境外人员,从事涉及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活动。他采用以生殖为目的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手段,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存在巨大不确定性。
图源:网络
违背医学研究规范
通常情况下,在正规的医学研究体系中,研究应该是公开、透明且可重复的。贝娅塔的自我实验是一种个体化的、缺乏监管的行为。贝娅塔在自己的实验室里进行培养病毒和治疗自己的过程,并没有接受外部的监督。这与现代医学研究要求的严谨性背道而驰。除此之外,其他科学家无法确切知道她在实验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未被察觉的偏差或者错误,这也可能使得她的研究成果缺乏足够的可信度。
例如,2016年6月,寂寂无名的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副教授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基因编辑的“重磅”论文,一鸣惊人地成为“诺奖级科学家”。各种赞美铺天盖地地涌现,各种头衔及项目也纷纷奔韩春雨而去。只是没多久,数位无法完成重复实验的同行开始在学术界质疑韩春雨,对此韩春雨拂袖而去,闹剧也草草收场。
图源:网络
科学研究边界在哪里?
创新与风险的平衡
贝娅塔的案例让我们思考科学研究的边界在哪里。科学需要创新,许多重大的科学突破都是在打破常规的情况下取得的。与此同时,这种创新必须要建立在对风险的充分评估之上。在医学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人体健康的研究,不能仅仅因为追求创新就忽视了潜在的风险。贝娅塔的自我实验虽然取得了成功,但这只是一个个例,不能代表这种方法的普遍适用性。科学研究应该在遵循伦理道德和研究规范的前提下,去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例如,深圳市医学会会长、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原院长、华大集团执行副总裁、华大医疗总裁蔡志明博士/教授作为医学、科研及管理领域的杰出人物,在面对技术风险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卓越的应对策略。他强调在进行科研项目之前,需要对实验设计进行反复的论证和优化。一个好的实验设计是成功的关键,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技术风险。例如,在进行基因研究时,他会对样本的选取、实验条件的控制、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等环节进行严格的把控,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因此,贝娅塔的案例也为我们展示了科学研究中的创新与伦理之间的紧张关系。她的自我实验无疑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展现了科学家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然而,这种行为也引发了广泛的伦理争议,因为它绕过了传统的临床试验流程,直接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这提醒我们,在追求科学创新的同时,必须坚守伦理底线,确保研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图源:网络
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医学在发源初期,是从一个又一个人体诊疗的实践中获得个别成功案例,然后将其逐渐应用到更多个体(即群体),由此逐渐积累汇成经验。为获取这样的经验,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那时都充满了艰辛和危险,曾经付出了无数血的代价,甚至生命。贝娅塔的行为更多地是从个体的角度出发,为了拯救自己的生命。但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造福更多的人。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必须经过严格的验证,确保其对大多数人是安全有效的。贝娅塔的研究成果如果要被广泛接受,就需要重新按照科学规范进行研究,从个体的成功走向群体的受益。
因此,贝娅塔的成功虽然是个例,但它并不能代表这种方法对所有人都是有效的。科学研究需要通过大量的数据和严格的验证来证明其普遍适用性。因此,即使某个治疗方法在个别案例中取得了成功,也不能立即推广到更广泛的群体中。癌症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接受经过验证的传统治疗,而不是盲目尝试未经证实的新方法。
图源:网络
思考与启示
贝娅塔的案例也为我们提供了以下几点启示:
鼓励创新
医学领域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疾病挑战。科学家应当有勇气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但必须在科学和伦理的框架内进行。例如,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及其团队从青蒿抗疟有效部位中分离提纯得到了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就是创新的典型案例!
图源:网络
加强伦理审查
对于任何新的治疗方法,都应当进行严格的伦理审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盲目追求创新而导致的潜在风险。目前,为指导主要研究者/申办者、课题负责人开展药物/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研究工作,许多医院和相关机构已制定了伦理项目审查申请指南。
图源:北京某三甲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促进合作
科学家、医疗机构和监管机构应当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医学研究的发展。通过合作,可以更好地平衡创新与风险,确保患者的利益得到最大化的保护。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相互交叉、相互借鉴,能够为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因此,通过多学科的合作,不仅提高了技术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单一学科技术的局限性所带来的风险。
图源:网络
提高公众意识
公众应当了解医学研究的复杂性和风险性,避免盲目相信未经验证的治疗方法。同时,也应当支持科学家的创新努力,共同推动医学的进步。除此之外,媒体在报道这类新闻时,有责任传递准确的信息,避免误导公众。贝娅塔的案例虽然具有新闻价值,但媒体在报道时应该强调其特殊性和潜在的风险,避免引发不必要的恐慌或误解。如果过度宣扬这种未经认可的自我治疗方式,可能会误导癌症患者,让他们放弃传统的、经过验证的治疗方法,而去寻求一些未经证实的所谓“奇迹疗法”。这不仅会延误患者的病情,还可能引发社会对医疗行业信任的危机。因此,媒体应该鼓励公众对科学保持理性的态度,认识到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结语
贝娅塔的自我实验虽然取得了成功,但她在发表这一特殊成果的道路上遇到了阻碍,同时也带来了关于科学伦理、个体经验与普遍适用性、科学传播责任以及传统与新兴治疗结合等方面的思考。贝娅塔本人也表示,她的治疗需要大量科学知识和技能积累,不太可能有人能够模仿。这些思考对于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尊重伦理原则、保持理性的科学态度以及推动医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贝娅塔在今年9月刚刚获得了一项研究OVT治疗家庭癌症的研究资助,她也因此转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总而言之,科学的宗旨是造福人类,愿屏幕前的各位小伙伴们不忘初心,继续保持对科研浓厚的兴趣和热爱!
投必得预存优惠全新升级
最高赠送20%或2000元京东E卡,
还可与其他优惠【叠加使用】!
相当于折上折!
✅充值灵活,报账方便,
优化科研经费,节省改稿费用!
投必得,您身边的学术顾问
八大服务类型,助力您的科研之路
-广告-
今日视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