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国面临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最多的一年。仅近两个月的时间,就有沙特、印度、美国、欧盟、印尼等国家/地区,对于我国的氯乙烯涂层纺织品、均聚丙烯、钛白粉、环氧树脂等多种化工品发起了反倾销措施,最高加税超过300%,令人震惊!
近日,沙特阿拉伯外贸总局发布了关于第AD-23-2号案件的最新裁决公告,针对来自中国和韩国的聚氯乙烯涂层纺织品或织物产品做出了反倾销的肯定性最终决定。根据公告内容,沙特阿拉伯将对相关进口产品实施为期五年的反倾销税措施,具体税率根据中国产品的不同,将介于25.56%至51%之间,并且不低于每千克2.06至3.0沙特里亚尔的固定税额。这一裁决自官方公报发布次日即开始生效。
图源:网络
2024年12月4日,印度尼西亚反倾销委员会(KADI)启动了一项调查,调查涉及来自八个国家*的均聚丙烯(homo-PP)的所谓“反倾销行为”,这些进口产品在海关税则编码3902.10.40下。被指控的8个国家为:沙特阿拉伯、菲律宾、韩国、马来西亚、中国、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基本是印度尼西亚的前十大供应商。
2024年11月27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烷基磷酸酯作出反倾销初裁,初步裁定中国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率为164.29%~269.60%(抵消补贴后的保证金调整为135.22%~247.29%)。美国商务部预计将于2025年4月17日对本案作出反倾销终裁。
2024年11月7日,美国商务部公告,对进口自中国、印度、韩国、泰国4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环氧树脂作出反倾销初裁,初步裁定中国生产商/出口商的倾销幅度为354.99%(抵消补贴后的保证金率为344.45%),并预计将于明年1月21日对中国大陆的涉案产品作出反倾销终裁。
11月1日消息,欧盟已就对华二氧化钛(TiO2,即钛白粉)反倾销调查公布了终裁前事实披露文件。按倾销幅度计算反倾销关税税率:龙佰集团32.3%、中核钛白旗下安徽金星钛白集团11.4%,其他应诉企业28.4%,其他未应诉企业32.3%。税率比初裁略有下降,同时不会进行追溯征收。
2024年10月30日,印度商工部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大陆、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台湾地区、泰国以及美国的聚氯乙烯悬浮树脂(PVC Suspension Resins)作出反倾销肯定性初裁,建议对上述国家和地区的涉案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分别如下:中国大陆为82-167美元/吨,印度尼西亚为61-200美元/吨,日本为54-147美元/吨,韩国为0-161美元/吨,泰国为53-184美元/吨,美国104-339美元/吨,台湾地区为25-163美元/吨。
图源:网络
以上仅为部分案例。结合前段时间巴基斯坦国家关税委员会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伊朗和卡塔尔的氯化石蜡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以及俄罗斯政府决定对中国进口的家具配件实施高额关税,关税税率从原先的0%一跃提升至55.65%的决定,我们不难发现,对华发起反倾销的国家不仅有老对手,也有不少和我们关系好的国家。这背后有哪些原因?又将对中国化工行业造成哪些影响?又该如何破局?专塑视界今天来解读一下。
2024年中国出口在围追堵截下表现亮眼。
2024年前11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39.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其中,出口23.04万亿元,增长6.7%。以美元计价,前11个月出口总额达到3.24万亿美元,累计增速5.4%。
从2020年疫情以来,中国出口突飞猛进,增速高得不像一个正在步入后工业化时代的国家。
这轮出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通吃。
通吃的意思是:我们不仅能出口大量新能源汽车这种“升级产品”,还在大量出口小商品、纺织品等轻工品。从钢材、铝材等原材料到家电等下游制成品,大到轮船、小到半导体,没有我们造不出来的,没有我们造不便宜的。
但是,没有一个国家能接受这种全方位、全链条的工业品冲击。就算执政者出于国家战略能接受,民众也接受不了。
以巴基斯坦国家关税委员会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伊朗和卡塔尔的氯化石蜡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为例,为什么中国的铁哥们都要对我们发起反倾销?
反倾销税的背后,其实是巴方政府担心外来商品冲击本国市场,对本国商品的一种保护措施,因为巴基斯坦经济基础相对脆弱,无奈之下,政府只好出台一些措施,保护自己的产业。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中国的商品进入巴基斯坦市场时,物美价廉,产品非常有竞争力,这对巴基斯坦本地的中小企业来说,压力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一些传统行业,中国的的廉价优势,可能导致巴基斯坦本地产品的市场份额慢慢被压缩,影响他们国内就业、经济的稳定。
近年来,化工行业产能持续大幅扩张,2023年国内24种主要化工产品产能增长近5600万吨/年或15%,表观需求增长约4100万吨或13.5%,产能消费比提高2个百分点至近120%,产能过剩不断加剧,化工产品价格持续偏低运行,带动进口量持续减少、出口量增加。
这就是我们化工企业面临的现状:出口已经成为一个必选项,但同时也引发了各种反倾销的制裁!
欧洲方面,2023年以来,欧洲化工行业都在与疲软的需求做斗争,成本往高处走,化学品价格却在下跌,对欧洲化工企业财务业绩的影响非常严重。化工巨头们为了应对低迷的需求,通过关闭生产工厂、剥离一些业务以及转移产能方式为企业节省成本,实现降本增效。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对欧洲的出口也引起了注意。去年,我国对欧盟化学品出口额为347亿欧元,进口额为172亿欧元。其中,石化产品占据了重要地位,出口欧盟占到了总额的55%。据统计,从2013年到2023年,中国出口欧盟的比例从8%上升到了18%,而欧盟的进口只从7%增长到了8%。
据欧洲化学工业委员会数据,欧盟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化学品生产地区,其化学品年销售额超过7600亿欧元。从2012到2022年,欧盟在全球化学品销售额的份额从17%下降到14%,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这一份额也许还会下降。
除了被加征关税之外,我国的出口贸易还遭遇了更加严峻的考验。近期美国正在制定一项法案,可能会取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且提及了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等。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总额中约48%的产品已受到额外加征关税的影响,出口平均关税税率将大幅提升至60%以上,将直接影响中国对美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
结合近期欧美等经济体频频对我国化工企业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专业人士认为,在接下来的几年,旧的化工行业全球交易体系将会趋于崩溃。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区域化的化学品市场。
显然,中国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也主动做了一些政策调整:
12月1日,中国取消了铝材、铜材等59项商品出口退税;将部分成品油、石料、光伏、锂电池等209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
如此大规模的“制裁”和限制,对于化工产品为主的出口行业,短期内可能会面临出口收入下降的风险,也会影响产业链的资金链安全和生存发展,导致化工中游的塑化、涂料和下游的工程、汽车行业同步面临危机。
既然产能过剩的问题迫在眉睫,通过国际化扩大需求这条路又前途未卜,我国企业将如何破解,提高利润?从近期国内外化工巨头的转型路径来看,高端化、绿色化和数字化是反复被提及的字眼。
1
发展高端化工产品是企业提升利润的必由之路。化工高端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现如高端聚烯烃、特种工程塑料、电子化学品对国外产品的国产化替代,打破长期以来进口的局面。另一类则是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材料。
如,2024年中国化工企业在POE、PEEK等材料的国产化方面下了很大功夫,贝欧亿、万华化学、中国石化天津南港高端新材料项目集群、合肥中科科乐等在POE材料取得重大进展,金发科技、江苏君华、中研股份等纷纷宣布重大投资消息。
图源:网络
2
目前世界化工强国和跨国公司都在新能源、生物质能、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寻求突破,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为行业提供能源利用新方案,绿色低碳成为化工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为了提升企业在绿色能源化工新材料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蓝山屯河隆重宣布中央研究院揭牌成立,还与江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的深度合作,共同成立联合实验室;天津渤海化工计划采用霍尼韦尔UpCycle工艺将混合废弃塑料制成优质再生聚合物原料;国内首家从事资源循环利用的央企——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下场收废品,等等。
3
数字化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企业综合成本,进而提升企业利润。
如,在全球循环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弓叶科技完成天津宝源绿色分拣中心的设计、施工、整厂运营、整厂交付,实现了集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于一体的绿色分拣中心。
此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化工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化工行业作为流程工业的典型代表,其特点是系统规模大,覆盖专业多、工艺复杂,产品多元化,控制难度大,耦合度高,与人工智能的结合能够促使化工企业跳出传统制造行业的范畴,使化工企业能够在一定的体系中,完成对化工原材料、能源或其他形势自然资源的利用,真正实现精细化生产和运营。
以上内容由专塑视界原创出品,转载请标明出处。部分素材来源:专塑视界、中国石油石化、乐宝国际物流等。免责声明:以上所发内容仅代表平台观点,供商家参考交流,不构成买卖交易的依据,平台对客户做出任何决策均不负责,请大家参考自由取舍。
往期推荐 ·
☟☟☟
免费加入塑料群,
获得海量销售线索!
免费查物性、看报价、找求购信息
看塑化资讯、行情分析
欢迎下载【专塑视界APP】!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专塑视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