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农历乙巳年,蛇年。一说到蛇,很多人都会汗毛孔哆起,看都不敢看,更不要说靠近了。所以用蛇来取人名,或者地名什么的,还是比较少见的。今天推出的蛇年说蛇,我们先来说说嘉兴两座跟蛇有关的桥。
埋蛇桥,在海盐县西塘桥街道西塘社区埋蛇桥组。这座桥长19.4米,宽1.1米,是一座建造于清代的三孔平板石桥。桥中间的“重建埋蛇桥”清晰可见,桥墩两侧的桥联依稀可见,好像是“救蚁中状元之选”、“埋蛇享宰相之荣”。
蛇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不算是好东西,在嘉兴,以“蛇”命名的桥梁非常少见。那么埋蛇桥这个名字,又是怎么来的?据说是跟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个劝人行善的典故有关系。有一天,一个叫孙叔敖的年轻人,在路上看到了一条长了两个脑袋的蛇,见了这种蛇的人会莫名其妙的死掉,为了不让蛇去害其他人,孙叔敖就把这条蛇给打死埋掉了。
海盐县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西塘社区文保员 俞平丽:杀掉了之后,回到家,母亲看他茶不思饭不想的,就问他有什么心事,他跟妈妈说,我走在路上,看到了一条两头蛇,我把它杀掉了,但是我即将要死去,就感觉我以后不能孝敬你们了,心里很忧虑。
妈妈安慰儿子说,因为你做了一件大好事,不但不会死,而且还会有后福。果然,孙叔敖最后做到了楚国的宰相,再到后来的后来,造桥的人应该就是引用了这个典故,把“埋蛇享宰相之荣”这样的桥联,刻在了桥柱上,劝后人要多做善事,多积阴德,这样才能享受宰相这样的荣耀。
海盐县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西塘社区文保员 俞平丽:后来人们在他杀掉蛇,埋蛇的地方,建造了一座桥,取名叫做埋蛇桥。
海盐县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综合文化站 魏洪西:这个埋蛇桥挺有意思的,它的保护现在很完整,埋蛇桥是在2013年公布为海盐县重点文物保护点的。
为了保护好文物,西塘社区的工作人员经常会来这里巡查“埋蛇桥”。
海盐县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西塘社区文保员 俞平丽:遇到恶劣天气,比方说暴雨台风、梅雨季节,我们会加强巡逻的。我们在桥梁两侧,河边,河道沿岸,加固了一些木桩,就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桥梁。
俞平丽告诉我们,社区里还有个宣传阵地叫“四方同心苑”,他们经常用孙叔敖这个典故,教育大家要敬老爱幼,多做好人好事。
海盐县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西塘社区文保员 俞平丽:宣传孝道文化,行善,助人为乐这方面的,我们会把那个传说,把它里面的一些文化典故,传播给更多的孩子们,包括我们的村民们。
而在海宁市长安镇的城东村,也有一座桥跟蛇有关,这座水泥桥叫白蛇桥,桥下的河港叫白蛇桥港,桥南边有个村庄叫白蛇桥组。80岁的老柯,就住在白蛇桥组25号,是村里的老书记。
城东村白蛇桥组村民 柯叙福:白蛇桥名字叫白蛇,是蛇的蛇,实际上不是这回事情,名字是叫错的,原来的桥还要小,从周王庙出市这种人,都是从这条路走来走去,走过这座小桥,这座桥叫百助桥,原来叫百助桥,百姓捐助来的钞票,造的这座桥,所以叫百助桥。
明明是百助桥,为什么最后叫成了白蛇桥呢?因为老底子这里的村民大都是从萧山逃难过来的,萧山话里,百助桥跟白蛇桥发音差不多,所以时间一长,百助桥就被叫成了“白蛇桥”。再后来当地政府干脆就把桥梁名、河港名、村庄名,全都改成了一条蛇的蛇。
城东村白蛇桥组村民 柯叙福:先有“白蛇桥”,后有“白蛇桥”港,再有“白蛇桥”组。今年是蛇年,按照蛇年的情况结合起来,还是蛮吉利的。
嘉兴市文化馆民间艺术部副主任 王晓涛:我们以蛇命名的各种地名、人名,包括道路都是比较少的,那以龙虎这种比较有吉祥寓意的,这种是比较多的,那也体现了人们趋吉避害的一种心理。从最早的远古时代到现在,对于蛇的概念是有不一样的演变,蛇又称为小龙,那么我们从这一点其实可以看成,人们对于这个蛇文化寓意的变化,就是说也是有一个美好寓意在的,另外一个,它为什么会称为小龙,它其实最早是由鱼化龙,蛇化龙这么一个演变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