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跨月周末,我solo出发天目山七尖大环线,两日穿越圆满收官,累计行走50公里,累计上升3600+。七尖初雪放晴,天蓝云湛,solo出发,路遇小帅哥两枚天赐队友,首日行走30+上升2600+问顶五尖,千亩田下降悬崖边坚冰有惊无险,平溪村600米直拔攀升劲爽刺激,桐杭岗赏过壮美日落天黑下山,徒步至民宿抬头满天繁星光芒璀璨。次日力度不大行走速度放缓,但经受了仰天坪及大仙顶绝望坡下降酷虐的考验。搭队友车回杭州至南京南高铁晚点又历经考验,翻遍小红书各种攻略终于赶上南京站的火车。一个周末两日七尖全部问顶,辗转上海、杭州、南京三城市,结识了95、00后新朋友,人生就是无边无际的旷野,惟愿初心不敢满目星辰。
去年初冬,我和三位朋友一起走了不完整的华东第一虐千八,而华东第二虐天目山七尖已是向往已久规划之中。七尖是位于浙江省杭州临安的七座山峰,从西天目山-仙人顶到东天目山-大仙顶山脊穿越,要翻过的七座海拔1500米左右山峰:仙人顶、龙王山、药王峰、千亩田、桐杭岗、仰天坪、大仙顶。11月初我组了本地朋友六人小分队,没想到被朋友们各种理由放鸽子一拖月余,人生并不是总有下周或者以后,不去会有一万个理由,前行却只为向往的自由。
月末的我不想再等待旁人,再次潇潇洒洒solo出发,火车上铺独自饮酒醉卧,一觉醒来到达繁华魔幻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与留沪工作的我家小美女游玩良久,匆匆赶高铁至风景如画的杭州,正值交通高峰路况拥堵,近八点才终于等到我约的顺风车,近十点才到达徒步起点附近的林海农庄,老板非常热情友好,因客满把我安排到隔壁盈客居住宿。次日早4:50,林海农庄早餐后与江西十人队伍一起出发,没有走景区而是跟随领队嘉木野路进山。黎明前最黑暗的夜,借着头灯的微光前行。不擅长夜路的我和江西小队很合拍,渐渐天边泛着殷红的曙光,景色也渐渐明朗起来。
我与江西十人小分队已经步入西天目山的大树王景区,这里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柳杉群落,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大树王国。一颗颗巨大的柳杉高耸入云,参天蔽日,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乾隆亲封命名的“大树王”,它的树龄超过2千余年,树径达2米以上。由于人为破坏和环境影响,“大树王”已于二十世纪30年代死亡,但它依然傲立不倒,枯干上还寄生出翠绿的新枝。
西天目山的峰顶——“仙人顶”也在大树王景区内,也是天目七尖的第一尖。天气好时,在仙人顶可以东瞰钱塘江,西眺黄山。
在爬升仙人顶的途中,我由于速度稍快渐渐把人多的江西小队落下,自己率先登顶,而在仙人顶两位杭州的小帅哥帮我拍照,有缘相遇之后就成了我的天赐队友。我这里就称他们大鹏和小军吧,大鹏97年,北京工作后转战杭州爱上户外,体力绝佳能力全面,走过南太行、大五台等线路;小军01年,仅仅不久前跟随大鹏走过16公里的短线,属于天赋型选手,体力毅力俱佳,未来潜能无限。也许缘分就是冥冥之中注定,我和两位小弟虽然隔着地域隔着年代,就这样大仙顶相遇之后一直走在一起,开启这一程精彩的故事。
我们三人大仙顶下撤,继续向第二尖海拔1587米的湖州最高峰龙王山爬升。一路参天林木密集,叶子已经凋零殆尽,满地落叶堆积,可见少许积雪,满目荒芜萧瑟,七尖已是严冬。虽然阳光普照温暖如春,我还是略有失望,这里和我们北方的山里几乎无差,除了一路低矮的翠竹还有绿意。如果一个月前行走此线,这里一定会有如火如荼的秋色,可是为了等朋友们,时间推迟了一周又一周,还好我没有继续等人而是solo出发,尽管秋色已过略有遗憾,但天气晴好一路顺遂,大七尖一尖不少圆满穿越,还结识了新朋友们,也算不虚此行了。
我们登上垭口,看见几个背包却不见人影,原来左手边穿过竹林再爬个小坡,可以冲顶龙王山至高点,然后原路下撤回到此地再从右方至节理峰、千亩田。我们三人没有卸包,登顶后原反简餐,我又见到了部分江西小队的朋友们,还有一些人没有上来。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他们,好在我与领队嘉木已经加了微信也许还会有缘再见。
龙王山至节理峰(又称药王峰)的一段山脊防火道视野开阔,路况较好,走起来轻松舒适,但见晴空万里,天蓝如洗,一道山脊巨龙般蜿蜒盘旋,两边山坡黄草萋萋,苍松翠柏增色添彩。据说春天这里是七尖的景观大道,可见杜鹃盛放,海棠吐艳,梨花绽蕊,碧草茵茵。期待下次再来,可以在这里遇见明媚的春光。
即将登顶节理峰地貌突变,怪石林立嶙峋峥嵘,有的似一个个小面包鼓出地面,有的似一道道利刃刺入云空;这里有独特的火山岩地貌,也是七尖线路的精华。
节理峰又名药王峰(海拨1531米),因为在这一段的山脊线上分布着不少节理地形的岩石,所以称为节理峰。山脊线上三道岭火山节理石遍布,高矮不一形态各异的巨石拔地而起,形成宛如喀斯特地貌的石林,人行其中,仿佛置身于神秘的外星世界。因崖壁陡峻危岩竦峙,常常需要四驱攀爬,对于攀爬稍弱的我也是考验,00后的小军稍许恐高行进缓慢,幸有95后的大鹏不时协助,好在我们赶上大晴天,攀爬有惊无险妙趣横生。
正午时分问顶节理峰之巅,天光云影,群山迤逦,悬崖边上,放眼远方,无限风光,尽在眼底。我虽无缘天目山的春花烂漫秋叶斑斓,但这恢宏壮丽的重重山峦亦深得我心。我喜欢天地间自由飞扬的自己,无关年轮流转,无关得失成败,即使只是过眼云烟,至少我有瞬间的灿烂。
下一尖千亩峰,距离节理峰很近,却是做攻略时早已知道七尖路况最难的一段路,巨石断崖难以逾越,也是心中略有忐忑想绕行。到达千亩峰垭口,左侧可以抄近路到千亩田农家乐,就不用爬又高又陡的千亩峰了。我和两位小弟还是决定挑战千亩峰,攀爬石海陡峭险峻意料之中,下山路却是更为惊险始料未及,因为几天前这里落雪,悬崖边结着坚冰,没带冰爪步步惊心,必须万无一失确保安全,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我们三人小队我在前面探路,大鹏在中间照顾着落后的小军,看着悬崖边的坚冰,我心有忐忑不敢前行,幸好前面有一个素不相识的年轻小伙,本是高手已经顺利过去了,看我在后面又回转指导我通过,关键时还拉住我的手保证我安全,我过去后又给我的两位小弟指导,终于我们三人顺利通关,那位高手小哥帮忙后我们未及感谢,他已经提起速度绝尘而去。千亩峰的下降又是陡峭漫长的乱石岗,行走必须拉开距离谨防落石。我率先下坡,看着大鹏陪着没有户外经验的小军还在很高的乱石坡上。我在坡下等候良久,三人一起继续前行,一个岔路口往左直上桐杭岗,但有警示牌及看守禁行。我们只能往右方下平溪村,再缓坡前行至泥岭保护站,再继续桐杭岗的大爬升。我们没有订到泥岭附近的民宿,如果今天不攀过桐杭岗,明天也不会从茅草山的客栈折返,意味着会放弃这一尖,只走一个不完整的七尖。
下完千亩峰艰辛备至的乱石岗,约下午2:30,我们开始了下撤平溪村的漫长征程,一路下坡穿越各种竹林,有之前路过的低矮及腰小竹子,更有走千八见过的翠竹林,高耸入云,茎杆笔直,竹叶繁茂,遮天蔽日,林间野径人迹罕至,幽静深邃,提速小跑一段,身心舒爽。平溪村到泥岭,可以走公路,也有一段段小路可以超近,约下午4:20,我们到达泥岭保护站。这里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是冲顶桐杭岗再撤回泥岭再前往茅草山住宿,二是放弃桐杭岗走约四公里公路直接到民宿。如果是我solo行走,一定会直接到民宿,因为五点多天就要黑了,如果冲顶就一定会赶夜路下山。而且我们已经走了二十多公里爬升约2200米,体力消耗殆尽。但是大鹏果然有少年之勇,爽快地为我们做了冲顶的决定,我当然义无反顾赞成,而首次走长线的小军也坚决跟随,虽然他速度比我们稍慢,但是对于一个新手而言,00后他的体能和毅力俱佳,户外潜能不可限量。
经过一小时黄昏时分,经过约两公里400米爬升的艰苦鏖战,我们终于登顶第五尖桐杭岗(又名千峥岩),海拔1503米,恰好赏得一场辉煌的日落。七尖最美的桐杭岗,奇松数棵,百态千姿,远山如黛,云海飘渺,落日的余晖渐渐将天边点燃,圣洁的光辉洒落山野,壮阔山川镀上金色,忽而如梦如幻,一切都是冥冥之中注定 ,幸好看守人没有让我们穿进保护区,而是让我们下平溪增加难度强度,否则我们就错过了七尖辉煌壮丽的日落。当然桐杭岗日出我们是无缘得见了,好在第一日和江西小队大树王景区一起赏过日出,此行也算终得圆满。
渐渐太阳完全沉入山谷,余晖的红色愈加浓酽,熊熊火焰般激越灿烂,我们纷纷拿出手机拍摄,将此刻的山野和自己定格。即使唯美只是瞬间,即使我将用前路的黑暗交换。我提醒大家赶紧找出头灯戴上,冲锋衣穿上,一会儿我们将迎来漆黑寒冷的夜晚和迢迢无尽的山路。
夜路下山果然艰辛,尤其是一段乱石陡坡泥泞湿滑,我们小心翼翼谨慎慢行。终于回到泥岭保护站的公路上,我们还有漫长的四公里公路要走,但今天晴朗繁星满天,抬头星光璀璨,疲惫荡然无存。晚七点左右我们终于到达了茅草山,那里民宿很多,小弟们提前订好了一家,我就跟着去了开了一个标间,老板也给我们备好了热气腾腾的饭菜,味道已经不重要了,足以慰藉空虚的肠胃,少了美酒还是小有遗憾。与年轻的朋友闲话山川,有点想念一起征战的老友们。
我们七尖第一日征服五尖,徒步约30公里,爬升2600多米,运动步数约63000,创下本人单日爬升之最高记录。
次日早七点,我们茅草山民宿出发,继续爬升下一尖仰天坪,海拔1248米,是最低的一尖。一路竹林泥土坡,到达檀树岗梯田顶后再经过一片竹林,植被茂密需要用手拨开枝叶行进,比起我们北方荆棘丛生的密林还是好走多多,8:10到达仰天坪,峰顶也没有标志物。但仰天坪的下降却是七尖最抖的绝望坡,一段70—80度的200多米陡坡直降,一路碎石和湿滑的泥土,我稍快追上前面一支上海小队,但对于年纪小经验少的小军又是考验,我和大鹏遥望良久,终于他和上海小队的最后几个人一起下来。
之后又要爬升不包括在七尖内海拔和仰天坪相当的大高岭,七尖之虐在于平路极少还多为钻密竹林,其余不是上坡就是下坡,大高岭上黄草萋萋,视野开阔,可望远山浩渺,旷野苍茫。
约12:30,我和大鹏登顶最后一尖大仙顶,海拔1480米,东天目山主峰,素有“天目三千丈,东南第一峰”之称。至此我们已经由西天目山穿越至东天目山。大仙顶是景观最为丰富的一尖,有数座大小不一精心堆砌的玛尼堆,还有石块石条砌成的一方宝座,上面端坐一尊佛像,高高在上傲视广袤自然芸芸众生。大仙顶上反向登顶人很多,有走小环线的户外队伍。我们二人赏景修整,终于等到小军集齐三人下山。
大仙顶下撤,我还想着赶上买好的回程火车。可是00后的小军两日赶路已经很累了,我让大鹏先走回到起点开车,我和小军一起慢慢下撤,这样一路欣赏繁茂青翠的竹林,淙淙奔涌的溪流,两位小友都补充了清澈的山泉水,直接饮用无任何不适。穿过竹林后的千米陡坡速降,远比想象中艰辛,如果雨雪天难度倍增。我直接退掉了回程的火车票,不赶时间下山轻松惬意。临近山下还赏得三分秋色,当然我更喜欢山顶的群峰竞秀,苍茫辽阔,风光无限,气象万千。我们二人下撤到公路不久,大鹏的车已经赶到,感谢美好的遇见,我得以搭车返回人间天堂杭州。
两日累计行走约50公里,上升3600多米,强度难度远超去年走过的不完整的华东第一虐千八线。
后记:因回程正值杭州市交通高峰,拥堵严重,两位小帅哥邀请我一起去吃自助餐,我看时间不够还是继续返程之路,倒两趟地铁到杭州站,顺利进站乘坐高铁至南京南站,但这趟高铁意外晚点18分钟,这样距离我南京站的返程列车只有50几分钟,而我从南京南到南京站乘地铁至少要35分钟。时间极为紧张,我在高铁上一路小红书查找地铁及南京站进站攻略,能跑的路就要跑起来,经过比爬山更令人崩溃地匆忙赶路,幸运的我最终完美地赶上了回程卧铺列车。一个周末辗转江南三大城市的我终于顺利回到了寒冷萧瑟的北方。
天目山七尖之行圆满顺遂,感恩所遇所见,感谢大鹏和小军同行。计划中一个人直面迢迢长路,没想到天赐队友同行愉快。小红书约伴不如路上捡队友或被捡,实力相当节奏合拍才能走在一起。这一程没有酒,却有故事,看着户外路上年轻人已经成长起来,我难免不感慨岁月无情红颜易老。不知道户外路上我还能走几年,我会一直记录我路过的风景,我遇见的人和事,和一个个深铭于心的美好瞬间。
如果你感到痛苦和不自由,希望你心里永远有一团不会熄灭的火焰,不要麻木,不要被同化,努力成为一个有力量破釜沉舟的人。走出熟悉的圈子,走出纷纷扰扰,走向向往的远方,去看未知的美景,我的生命会更有力量,我的灵魂会愈加辽阔。我行,故我在。
我是木月火,木之坚韧,月之皎洁,火之热烈。期待下一程,我们有缘得见。
本文来自大神和小姐姐越来越多的8264论坛,一千万驴友都在8264,徒步,攀登,骑行,查询攻略,发布游记,AA约伴,报名活动,户外知识,装备讨论。
给作者留言请点此:
----------以下内容与本文作者无关----------
8264AA重装徒步群(本群以西部长线徒步为核心,不分地域,找本地群的请别来)持续召集AA重装徒步爱好者,群里可获取最新AA徒步约伴信息,四川新疆西藏云南各徒步线路最新攻略,徒步知识和装备经验交流,结交徒步大神小姐姐。。入群要求:至少走过一次重装徒步并且重装装备齐全,热衷于AA玩法的徒步爱好者(注:无AA能力的游客小白、商业领队、装备贩子、自媒体从业者请勿扰)。。请扫码加群主好友拉你入群,或者搜微信号:super82648848
右下角,您点赞和在看
小编工资涨2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