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折叠车骑行大别山(上)

乐活   2025-01-24 12:01   天津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辆意义非凡的折叠车。自2017年被我购入后,它就成了我出行的绝佳伙伴。截至当下,它已默默陪着我走过了36500多公里的路途,那些或近或远的行程中,满满都是我与它的故事。以往出门的时候,我总是带着不少行李,装备齐全,行李本就沉重,再加上折叠车自身的重量,所以每次出行,车子都是通过中铁快运托运,从来没试过乘坐公共交通时随身携带它。然而,随着年岁渐长,体力也不如从前了,便萌生了体验轻装长途骑行的想法,那种迎着风前行,一路欣赏各异风景,凭借自己的力量去丈量大地的感觉,仿佛有着一种无形的魔力,深深地吸引着我。这次骑行大别山就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我先是从杭州搭乘充满生活气息的绿皮火车前往合肥,到了合肥后歇息一晚,第二天便跨上小折,从合肥一路骑行至大别山腹地的霍山县,沿途领略着城镇与乡村交替出现的独特景致,感受着当地风土人情别样的韵味。接着,来到了金寨老县城梅山镇,这座有着深厚红色文化底蕴的城市,让我骑行的脚步都变得越发庄重起来。而之后从丁埠开始骑行红岭公路,翻越马鬃岭直至天堂寨的那段路,无疑是整个行程中的精华所在。红岭公路蜿蜒曲折,恰似一条灵动的丝带在山间穿梭,一侧是高耸巍峨的高山,而另一侧是幽深静谧的峡谷,骑行在其间,每一次转弯都可能遇见意想不到的美景,那壮阔的自然之美令我沉醉其中,也让我深切体会到了长途骑行时艰辛与快乐相互交织的复杂滋味。从天堂寨再到岳西、潜山,一路上风景不断变换,犹如一幅幅徐徐展开的流动画卷,我骑着折叠车,仿佛也融入到了这画卷之中,成了其中的一部分。最后,我从潜山乘坐动车返回杭州,望着窗外迅速掠过的风景,回想起这一路走来折叠车陪伴我的点点滴滴,心中满是感慨。这次出行总共历时8天,不过真正骑车的时间是6天,整个行程大概有560公里。通过这次带着折叠车乘坐不同交通工具出行的经历,我收获了颇多。不管是乘坐节奏舒缓的绿皮火车,还是搭乘便捷快速的动车,我都积累了不少经验,为今后的轻装骑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1月22日(D1)浙江省杭州市-安徽省合肥市(火车)


清晨六点半,在家中享用过早餐后,挎上小折自行车,开启了一段别样的旅程。沿着教工路、保俶路、延安路、解放路一路骑行,这大约9公里的路程,最终将我带到了城站,那座在杭州土著心中有着特殊称呼的老火车站。抵达进站口,我有条不紊地将车装包,把车首包和车尾包也一并放进装车袋,随后右肩扛着装车袋,再把两个前叉包挂在左肩,这般模样,看上去竟好似逃难一般。此次骑行所携带的行李,涵盖两个前叉包、一个车首包以及一个车尾包,除身上穿着的衣物外,全部加起来大概有5.5公斤左右,也算得上是真正的轻装出行了。我所搭乘的K392次列车,是往返于杭州与西宁之间的一趟列车。说来也巧,今年骑行长江结束后,我同样是乘坐这趟列车返回杭州,只是从西宁到杭州时车次为K391次。刚踏入候车大厅,便已开始检票进站,我扛着将近20公斤的车子和行李,一路走到3号车厢,此时早已大汗淋漓。8:07分,列车缓缓驶出杭州站,在铁轨上行驶了约五个小时后,于下午一点半顺利抵达合肥站。出站之后,我寻得一处僻静之地,着手将自行车重新组装起来。说来这小折自行车有些特别,其拆装过程必须使用螺丝刀将螺丝拧松才能完成折叠,安装时亦是如此。接着,又骑行约5公里,来到了一家提前预定好的青旅。这家青旅位于一幢大厦的26楼,待我到达时,却发现青旅大门紧闭。通过打电话联系后,对方告知需加微信进行自助入住。不禁让人感慨,如今住宿都越发趋向自助化、无人化,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长此以往,年轻人的就业机会是否会受到影响,着实令人有些担忧。安置妥当后,我前往李鸿章故居游览,然而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那里全是重新建造的仿古建筑,仿佛缺失了那份应有的历史韵味,让人觉得意义寥寥。晚饭时间,我在楼下一家百年老字号店内吃了份快餐,而后便返回旅舍准备休息。未曾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我订的是单间,垫被太薄,躺在上面后背直发凉,而旅舍也没有空余的被褥可供取用。无奈之下,我只好再次通过微信与客服联系,随后客服发来了八人间的密码,让我自行去上铺拿一条被子。垫上被子后,身体才暖和了许多,没过多久,我便安然入睡了,结束了这一天满是故事的旅途。


费用:早餐:无。包子5元,午餐:干粮。火车票122元,住宿45元,晚饭:快餐18元。小计:190元,累计:190元。



清晨起来,在家里吃了简单的早餐。

早上六点半,下楼准备出发。

离开小区,一路往火车站方向前行。

经过延安路上的杭州酒家时,看见南方大包排队的人少,忍不住买了两个。

此地距离城站已不远了,大概还有2.5公里左右。

进入火车站后,一直骑到进站口。

然后,开始将车折叠装包。

进入候车大厅之后,恰好已经开始检票了,我便赶忙登上了列车。

上车的时候,我向列车员进行了询问,列车员当时表示这个小车可以放在卧铺下面。可等我上车之后却发现,实际情况根本塞不进去呀。没办法,我只好再次向列车员询问该怎么办,列车员便让我把小车存放到车厢的另一头,而那里两边的门沿途都是关闭着的。

中午在火车上吃了些糕点当午餐。

下午一点半左右,列车抵达合肥。

出站以后,寻了一处僻静的地方,打算着手装车。

这辆车的头管折叠部位已经出现了框量,在进行安装的时候,需要垫上内胎皮才行,操作起来相对会麻烦一点。

安装完毕后,随即告别合肥站,动身前往之前就预订好的青旅。

骑行大概5公里后,便抵达了位于合肥的歇脚之地。我预订的是单人间,价格为每天45元。

稍作休息之后,就动身前往坐落于淮河路步行街上的李鸿章故居。

当抵达李鸿章故居时,心里满是失望。听闻这里是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维修的,可说实话,它已然没了古建筑原本应有的韵味,竟沦落成为了仿古建筑一般,着实让人有些惋惜。

一条满是烟火气息的巷子。

我下榻的这家旅舍便坐落在这幢大厦的26楼。

傍晚时分,在旅舍楼下那家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字号里,花费18元,吃了一份快餐。

用过晚饭后,便在附近的街道上悠然闲逛了一番。

11月23日(D2)安徽省合肥市-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里程:122公里,总里程:122公里。
在晨曦微露的清晨,时针刚刚指向五点半,我便从睡梦中醒来,开启了这充满未知与期待的一天。迅速地完成洗漱,动作利落且有条不紊,接着便着手收拾行李,将所需物品整理妥当。随后,乘坐电梯下楼,告别了暂居的旅舍,正式踏上了今日的旅途。当我行至阜阳路时,街道上已然有了些许晨起的烟火气息。一家早餐铺子映入眼帘,那腾腾升起的热气中,散发着油条大饼诱人的香气,让饥肠辘辘的我瞬间停下了脚步。我走进铺子,点了油条大饼和一碗稀饭,坐在简陋却充满生活气息的桌椅旁,细细品味着这寻常又美味的早点,为即将开始的长途骑行补充着能量。早餐过后,开启了城区内的骑行之旅。大约前行了18公里后,过了派河大桥,便顺利进入了肥西县境。接着329省道继续前行,约4公里的路程在脚下掠过,肥西县城出现在了眼前。不过,只是从城边经过。又历经了约25公里的骑行,体力虽有了些许消耗,但心中的热情丝毫不减。此时,转入了236省道,随着车轮的转动,路程一点点被甩在身后,大约骑行20公里后,时间悄然来到了中午十一点。我来到了六安市金安区的施桥镇,偶然间,发现了一家兰州拉面店,走进店里,点了一碗牛肉拉面。午餐过后,稍作休整,我再次骑上自行车出发。这一次,大约骑行20公里后,我进入了01乡道。这条小路虽然没有省道那般宽阔,但却有着别样的宁静与美好。沿着01乡道骑行约1公里后,又转入了317县道,继续向着目的地霍山县城进发。又经过约27公里的路程,终于在下午两点,霍山县城的轮廓出现在了我的眼前。进入县城后,又在城区内骑行约3公里,最终,我来到了事先预定好的宾馆。这家宾馆着实让我感到惊喜,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出行极为便利。而且,它的价格十分实惠,每日仅需72元,性价比极高。更值得称赞的是,宾馆还配备了电梯,对于我携带自行车进出而言,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免去了诸多搬运的麻烦。将自行车停放好,在前台顺利办理入住手续后,我进入房间,稍作休息,缓解了一路骑行的疲惫。随后,便出门去县城逛了一圈。不知不觉,夜幕降临,我选择了当地颇有名的一家连锁快餐店吃了晚饭。随后,便踱步回到宾馆,为了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明天的行程,我早早洗漱完毕,躺到床上,准备休息,在这霍山县城的夜晚,伴着对明日的期待,渐渐进入了梦乡。
费用:早餐:烧饼油条稀饭5.5元。午饭:牛肉面10元。住宿72元,晚饭:快餐26元。小计:113.5元,累计:303.5元。

清晨,洗漱好后,将行李收拾妥当,接着乘坐电梯下了楼,做好了出发的准备。

此刻,外面的天空依旧漆黑一片。

路过阜阳路的时候,看到路边小店里有烧饼油条,便停下脚步,走进店里吃了早餐。

吃过早餐后,便朝着合肥城外方向骑去。

在马路边有一个露天农贸市场,要是重装骑行的话,就会停下来,顺便带上一些蔬菜在身旁。

通过派河大桥,便进入肥西县境。

随后又继续向前骑行了几公里,与肥西县城擦肩而过。

从旅舍出发,骑行约30公里后,进入329省道。

公路旁的田园风光。

前方右转,进入236省道。

经过肥西县的洪桥乡。

上午十时许,进入六安市的金安区境内。

继续沿着236省道前行。

S236省道k68公里处。

在金安区的施桥镇吃了午饭,一碗牛肉拉面,共花了10块钱。

午餐过后,便转入330省道骑行。

距离霍山县城尚有52公里。

中午十二点,在张店村稍作歇息,此时,已骑行约90公里。

接着又骑了约数公里的乡道。

在公路边上,看到了一棵有着520年树龄的枫杨古树。

接着又来到了317县道。

下午一点半,到达霍山县的但家庙镇,这里距离县城仅有5公里。

下午两点左右,顺利抵达霍山县城。

进入县城后,便径直前往网上预订好的宾馆。可没想到的是,这家宾馆的电梯特别小,折叠车想要入内的话,不把前叉包卸掉,根本就进不去。

房间挺不错的,卫生间做到了干湿分离,而且价格很实惠,每日只需72元。

霍山县隶属于安徽省六安市,这座县城的规模并不算大,街道上看上去冷冷清清的。

最喜欢的就是逛这种接地气的小巷子。

霍山文庙,明弘治五年所建,算起来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而且至今基本保存完好。不过,就这座建筑物的外观等各方面来看,怎么都不像是明代留存下来的遗迹。

貌似这才是唯一的明代遗存。

在霍山县城的街头漫步,会发现如今全国各地的城市似乎都没太大差别。

晚上在一家连锁的中餐店里吃了份快餐,总共花了26元。

11月24日(D3)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梅山镇,里程:85公里,总里程:207公里。
清晨五点半,我便从睡梦中醒来。此次骑行,秉持着简洁的原则,所携带的行李不多,收拾了几分钟便一切妥当。六时许,离开宾馆,在衡山北路一家小店吃了早餐。四个素包子,再搭配上一碗现磨豆浆。用餐完毕后,继续沿着衡山北路往城外方向骑去。大约骑行了6公里,顺利进入012县道,约8公里后又转入019县道。接着又连续骑行了约26公里,终于来到了裕安区的独山镇。这座小镇可不一般,它有着辉煌且厚重的历史,曾经出过共和国的十六位将军,光是这一点,就让人对它肃然起敬。之后,进入317县道,又往前骑行约17公里,便来到了329省道。接着骑行约10公里,然后左转进入251省道。中午十一点半,抵达金寨县城。原本想着就在城里住下,可看看时间,实在是太早了些,便改变了主意,打算先吃午餐。在红军大道上,找了一家饭店,点了一份牛肉煲仔饭和一碗蒸鸡蛋羹。吃完午餐,沿着红军大道朝着老县城梅山镇继续前行。骑行了约10公里,刚进入梅山镇的时候,意外却发生了,不慎将左边的前叉包的固定架给撞下来了,这下麻烦大了,于是只好先将包挂在车把上,想着先找个办法把它固定住。没骑多远,正好瞧见有一家杂货店,我赶忙停下,进去询问有没有扎带,可惜店里并没有。于是赶忙问杂货店老板,镇里是否有自行车店,老板很热心地告诉我前面就有一家。我顿时大喜过望,赶紧朝着老板指的方向赶了过去,一看是家喜得盛专卖店,今天这运气还算不错。车店老板人也很好,给了我四根扎带,这下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我拿着扎带,重新把前叉包固定好,又往前骑了数百米,瞧见一家旅馆,想着进去看看能不能住下。进去一看,单人间要70块钱,可房间的环境实在是简陋,而且又脏又乱,实在是不满意,便转身去了对面的一家宾馆。和宾馆老板经过一番协商,最终以100元的价格顺利入住。在房间里稍作休息后,便去了红军广场。可到纪念馆要爬约两百个台阶,而其中有59级台阶有着特殊的寓意,那是代表着金寨县共出了59位共和国将军,每走一级台阶,仿佛都能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人心中满是感慨。从红军广场回来的途中,我在宾馆对面的小店打包了一份炒面,味道居然还挺不错。想着明天就要正式进入大别山区了,那必定又是充满挑战的一天,吃完晚餐后,便早早洗漱睡下了,期待着新一天骑行之旅的到来。
费用:早餐:豆浆、包子5.5元。午饭:煲仔饭、蒸蛋26元。住宿100元,油饼2元,花生5.5元,晚饭:炒面11元。小计:150元,累计:453.5元。

这次骑行大别山,行李极为简洁,除去身上穿着的衣物,其余所有东西加起来也就5.5公斤左右,收拾起来那叫一个方便。

当走出宾馆的时候,外面依旧是漆黑一片。

沿着迎驾大道一路前行。

在衡山北路偶然看到一家早餐铺,便停下脚步,走进店里吃了四个素包子,还喝了一碗豆浆。

吃完早餐,继续前行。

前方骑出城区,进入596乡道。

沿着蜿蜒的乡间小道前行,两侧满是令人沉醉的田园风光。

此时,天空中已然飘起了雨花。

公路的两旁,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一座座静谧的村落房舍。

路边有大片金黄色的菊花正盛开着。

前面右转进入012县道,朝西河口方向进发。

见到这般场景,脑海中顿时浮现出唐代诗人骆宾王少年时期所作的那首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沿着012县道继续前行。

距离独山镇尚有10公里。

经过六安市裕安区的西河口乡。

通过西淠河大桥,便到达裕安区独山镇。

独山镇红军街,这座小镇诞生了多达16位开国将军,还被赞誉为“中国第一将军镇”。

刚进入红军街没多久,雨势就渐渐大了起来。

六安县苏维埃俱乐部旧址,始建于清朝晚期,其前身乃是火神庙戏楼。在道光23年(1843年)的时候,由来自江西丰城的熊祥先捐资对其进行了重建,并在民国14年(1925年)重修。戏楼的两边柱子上雕刻着“戏演旧衣冠经文纬武;楼增新气象革鸟飞翚”的诗句。

独山暴动指挥部旧址和苏维埃俱乐部旧址相互毗邻,其始建时间可追溯至民国初年,这里原本是六安县立第四高等小学。

六安县赤卫军指挥部旧址坐落在独山镇西街23号,此地原是马氏宗祠,其始建于清朝中期,后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建。

六安县苏维埃zf旧址,始建于清朝末期,其原址乃是一处王姓人家的私宅。这座旧址的建筑面积达450平方米。

经过独山镇区,继续朝金寨县城方向前行。

告别独山镇后,进入316县道一路前行。

X316县道k34公里处。

石婆店镇的红军纪念广场。

上午十点左右,来到了裕安区的石婆店镇。

刚过石婆店没一会儿,便转入了329省道。

距离金寨县城还有17公里。

中午十一点半,抵达金寨县城。

在县城一家小店吃了午饭,要了份牛肉煲仔饭和一碗蒸鸡蛋羹,总共花了26元。

用过午饭后,发觉时间还挺早,便一刻也不停歇地朝着金寨老县城梅山镇赶去。

沿着251省道骑行了约9公里,来到了梅山镇。

刚踏入镇区,一个不留神,左边的前叉包竟被撞了下来。实在是有些无奈呀,没办法,只好将包挂在了车把手上,然后继续向前赶路。

幸运的是,镇里有一家喜得盛专卖店。我向老板讨要了几个扎带,费了一番功夫后,总算把那掉下来的固定架重新扎紧了。

在距离红军广场景区不远的地方,寻了一家宾馆入住。标准间,设施显得有些老旧,价格为100元一天。

按顿下来以后,便去了红军广场。

沿着这里拾级而上,其中的59级台阶,它们有着特殊的寓意,象征着金寨县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共和国59位开国将军。在这些功勋卓著的开国将军里,包含了1名上将、8名中将以及50名少将,其开国将军数量在全国位居第二。

山顶上的红军纪念碑和红军纪念堂。

梅山镇,乃是金寨县曾经的第二个县城所在地。起初,金寨县的县城位于金家寨镇,不过后来随着梅山水库的兴建,金家寨镇沦为淹没区。在1954年秋,当地居民开始移民,分别搬迁至梅山、古碑等地方。到了1955年6月,县城迁移至梅山镇,而在1956年4月,金家寨镇彻底没入水库区。直至2005年,县城又从梅山镇迁往如今的江店新城区。

回宾馆途中,买了一个油煎饼子,味道不错。

随后,又在宾馆的对面小店买了一份炒面当晚餐。

11月25日(D4)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梅山镇-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南溪镇丁埠街道,里程:56公里,总里程:273公里。
清晨时分,外面正淅淅沥沥地下着雨。简单洗漱完毕,我便下楼去买了早餐。六点半,穿上雨披,离开了宾馆,首先迎接我的便是约2.5公里的上坡,随后进入443省道,接着又是约2.5公里的起伏路,接着约1.5公里的上坡和下坡交替出现,之后又是约2.5公里的上坡,感觉这路仿佛没有尽头,上坡下坡循环往复,整个人也在这雨中被折腾得够呛。就这样一路骑行,中午十二点,终于来到了南溪镇。镇口有家小饭店,我便进去吃了午饭,想借此机会歇歇脚,缓解一下疲惫的身躯。原本按计划,是要从这里右转进入南溪镇,顺着331省道前往汤家汇镇的,那可是金寨相对有名的红色小镇。可奈何今天这雨一直下个不停,一路上又是不断地爬坡,里里外外的衣服早已被汗水和雨水浸透,浑身湿漉漉的,那种难受的感觉实在难以言表,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放弃了前往汤家汇镇的想法,决定直行走245省道前往丁埠。在245省道上又骑行了约7公里的山路,下午一点,来到了丁埠街道。这街道看着不大,却有着属于它的故事。我先去了丁埠立夏节起义旧址大王庙,可惜赶上双休日,这里闭馆了,只能带着遗憾在门口拍了几张照片,权当是到此一游的纪念了。之后便冒着雨去街上找住宿,转了一圈发现有好几家住宿的地方,可剩下能选的也就两家了。走进其中一家询问价格,老板开口就要100元,我试着还到90元,老板却怎么都不肯答应,看着这冷冷清清没什么生意的街道,老板这般强硬的态度还真让我有些诧异,心想这也太“牛气”了吧。没办法,只好选择另一家丁埠宾馆,大床房79元一天,价格还算能接受,便住了下来。住下后闲来无事查看地图,这一查才知道,原来此丁埠非彼丁埠啊,那大名鼎鼎的马丁公路的起点是丁埠老街,得从汤家汇方向过来,距离我所在的这个地方居然有约3公里远。不过也好,反正都是红岭公路的一部分,就权当这里是起点了。傍晚在宾馆隔壁看见有家小店,供应面条、蛋炒饭、水饺之类的,本想着去买份蛋炒饭,又觉得光吃这个有点单调,便去一家卤味店买了半只卤鸭,想着搭配着吃。结果回来一问,才知道这家小店只供应早餐,这下可有些尴尬了,没办法,只能去超市买泡面了。刚要离开小店,看见老板娘的两个电饭锅正在煮米饭,心里一动,便试着问老板娘能不能卖我一碗米饭,没想到老板娘特别爽快地答应了。等了大概五分钟,米饭煮熟了,我花了3块钱用纸饭盒盛了一碗,这才算是解决了晚饭的问题。而后,又下楼买了一些干粮和一包泡面,接着便上楼休息去了。
费用:早餐:稀饭、素包子5.5元。午饭:牛肉面12元。住宿79元,饼干10元,兰花豆5元,泡面3元,晚饭:卤鸭、米饭18元。小计:132.5元,累计:586元。

清晨,天色尚暗,还未破晓,我就早早起了床,开始收拾行李。待一切整理妥当后,便把前叉包稳稳地挂在了车上。

随后,便下楼去买早餐。怎料,外面正淅淅沥沥地下着雨呢。

今日的早餐简简单单,仅是一碗稀饭,搭配着四个素包子,总共花费了5块5毛钱。

清晨六点半,天色才微微亮起,便顶着雨,从宾馆离开了。

顺着梅南路,便进入了245省道。值得一提的是,这条公路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那便是“红色征程主题线”。

S245省k292公里处。

接着继续一路上坡,便来到了443省道。

沿着443省道,过了横跨梅山水库上的金桃大桥。

梅山水库,作为“一五”期间治淮的重点工程,其建设历程始于1954年3月,历经两年多的时间,于1956年4月顺利建成。

443省道沿着水库蜿蜒伸展,地势起伏,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在山水间舞动。

深山之中,那一处处人家。他们傍山而居,与青山绿水为伴,在这静谧的山林间,过着质朴且悠然的日子,宛如世外桃源里的存在,远离尘嚣,独守着那份山间的宁静与美好。

公路起伏不平,骑行于其上,恰似在大海里行舟一般,随着一波又一波的浪涛起起落落,着实令人疲惫不堪。

骑行途中,在一座农村公交站短暂逗留歇息。

大约在上午十点的时候,路过了金寨县的桃岭乡。

过了桃岭乡后,继续沿着443省道前行。

接着又到了金寨县的双河镇。

离开双河镇后,继续在245省道上起伏前行。

S245省道k338公里处。

一路翻山越岭后,在中午十二点左右,总算抵达了南溪镇。

在镇子入口处的一家小饭馆里,吃了一碗牛肉面。

原本是打算前往汤家汇镇的,可谁知今天雨下了整整一上午。而且当时正处于山区骑行,一路上坡下坡不断,雨水和汗水交织在一起,将浑身弄得湿漉漉的,那滋味别提多难受了。无奈之下,午饭过后,便选择绕近道,径直朝丁埠去了。

站在山上,目光追随着渐行渐远的南溪镇,静静眺望。

距离丁埠不远了。

午后一时左右,抵达了丁埠街道。待住下来之后,查看地图方才知晓,原来这里并非马丁公路的起点。

踏入丁埠街道之后,首先前往大王庙立夏节起义旧址。就在这时,雨势又变得大了起来。

遗憾的是,今天恰逢星期日,大王庙立夏节起义陈列馆闭馆,只能在门口拍照留念了。

离开大王庙后,便回到了街上,寻得一家宾馆入住,大床房79元一天。

傍晚时,在街上买了半只卤鸭,又在早餐铺买了一碗米饭,就当作今日晚餐了。
本文来自大神和小姐姐越来越多的8264论坛,一千万驴友都在8264,徒步,攀登,骑行,查询攻略,发布游记,AA约伴,报名活动,户外知识,装备讨论。


给作者留言请点此:

右下角,您点赞和在看

小编工资涨2毛

8264户外
8264不是自媒体,8264是一个庞大的户外驴友论坛,千万注册会员,隐藏着无数宝藏和大神。来到8264,就进入了瑰奇的户外世界。大神遍地走,菜驴跟着跑!游记攻略,户外知识、AA相约、商业活动、装备天下、装备交易……徒步、登山、骑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