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交替时节 再探浓醉伯高(伯舒拉岭-高黎贡山)

乐活   2025-01-20 12:01   天津  
实走总体感受概述
伯高线即伯舒拉岭~高黎贡山徒步穿越线的简称,起于约4630米的雄珠拉垭口、终于约2000米的独龙江边。今年6月27号进山随雨花石首探伯高线,10天遇上9雨只有1天晴。相隔4个月多点的这次,11月3日进山又跟雨队再访伯高线,同样也是10天却8晴1阴1风雪,两相对照运气反差蛮大的。
上次第八天起不得不改变计划,钻野沟硬着陆式的下到麻必洛河边,再沿河下行经木当至独龙江边出山。这次前七天优化了绝大部分路线,后三天虽然完成了上次未完成路段的实探,但最后一天的中段,竟然走得比上次最难的路段更加惊心动魄的艰险。
上次只有第五天上第一个垭口观梅里群峰、赏九措、过群措垭口是晴天。这次恰好第五天这一段是风雪交加,还正是立冬日,遗憾的没能在这里观上梅里群峰、九措群措那里也是暗然失色。
上次不知木孔雪山在哪里长啥样,这次起步就可以近距离看到。第二天迷多一措至三措又多次见到,迷多三措还与木孔雪山同框呢。
上次第三天扎营齐马拉卡措附近时是在雾雨里,只好无奈的留下遗憾。这次大晴天早早扎营在齐马拉卡措出水口的边上,还绕湖一圈尽兴的观赏。
上次第六天为了经过麻必措,是折腾得精疲力尽的一天。这次依然是,起步就连翻三个积雪过膝、坡度又陡、石海连绵的垭口,全天10公里近800米爬升的路程耗时10小时多,到营地天已黑。
上次第七天是噩梦般的开始,第八、九天可谓一步一惊心。这次第七天恰是惊喜连连的开始,虽然只走了3公里多点,却在翻越第一个垭口时就可以观赏到梅里群峰了。经双湖上方不尽成功左横切躲掉了上次翻越的垭口,还在横切途中又可以更惊艳的观赏梅里群峰与双湖。第八天原计划提前一小时八点拔营出发赶赶路,晨起却遇美爆了的云海,还罕见了佛光,于是过足了瘾才出发。这一天又在过最后一个垭口前,更加一览无余的观赏到壮观的梅里十三峰全新面相,过这个垭口时又在下垭口方向兴奋的看到湖面很大、湖形很美、湖色又炒鸡漂亮的无名海子。
上次因为连续雨天,不得不从第八天起下撤出逃,因而临时改变计划里第八、九天是最难搞的,第十天则是柳暗花明了,而这次出山第十天的中段才是意料之外最难搞的。
第十天的路程里,前段翻越一个海拔4078米的垭口后,从一条沟谷下行至麻必洛河边,后段沿麻必洛河边下行,经木当村行至终点独龙江边公路,后段上次已经走过所以无悬念。前段曾经有人走过也有参考轨迹,以为没什么大的问题,因而这最后一天出发时心里还是比较轻松的。
上行至垭口约1.5公里爬升290米的路迹明显路况良好,只用了1小时就搞定。过垭口后下行约1.5公里下降近600米的路段,也是路迹清晣路况良好。可海拔约3500米至海拔约2500米麻必洛河边这段,走着走着却变得越来越难了。其难其险其凶主要是河谷往下越来越窄越陡,急流中的瀑布式断崖多且高,两岸因塌方路迹基本消失,因而只能靠经验现场研判而行。因此我们只好遇小的断崖用绳降,高的瀑布两侧又陡的地方便只能上爬横切绕过,在两岸来回切换。开始走得还蛮矜持的,尽量不让鞋子湿掉,可越往下来回过河的水越深,便顾不了那么多直接重装鞋趟水了。
其主要风险一是过河因脚下湿滑而被冲倒滑落,二是因绳降断崖出意外受伤,三是上爬横切绕行中滑倒坠落,这些稍有不慎的后果都是严重的。这一段约1000米的下降比上次第八天下降段的凶险程度,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谓走得惊心动魄,用时近8小时,达到安全地带时已近18点了。为了尽快回归烟火人间,之后大家选择打夜工行进,到终点已近22:50了,全程约22公里、近600米爬升、2300多米下降,从早上07:50出发耗时正好近15小时。
这最后的归途本以为比较轻松,却成了全程里刻骨铭心最难最凶险的。前面多天里的趟厚雪、走石海、钻密林都成了小儿科。这次幸好在枯水季节,若在丰水期能不能下得来,将是个大问号。
上次同行7伴出山时一致认领秋天里还愿弥补缺憾,这次7人中4人得以践行。这足已证明在我们的心目中,这是条风景优美又独特的线路。这次再醉的成果,又实证了我们心目的清明呢。
领队雨花石为这条线路倾注了大量心血,四年前就在规划,一年内组织两次实探优化,而且自终至终在前探路化险。作为有缘随行的我和其他同伴,在此深深感谢雨队的无限付出、勇毅担当和厚重信任。
这次全程104公里、近5900米爬升 、近8500米下降,翻越的垭口比较多但爬升都不大,最高海拔也在4900米以下。前7天经过优化难度风险降低更可控,后3天新探的路,前两天还可以适当优化,最后一天出山的路,为安全着想则必须另辟蹊径了,可以选择第十天从扎恩村方向出,如果仍然按这次轨迹走的话,可以在路迹冲毁消失的位置,先沿河谷上方稍缓的山坡间钻密林缓下,接近河谷出口平缓安全地带再下到河谷。或者第九天沿无名海子出水那条稍宽又平缓的沟谷下行至麻必洛河边出,这河谷从等高线地形图上看要好走一些,但实情如何不得而知。
这是一条绝美又独特的线路,这是一趟跌荡起伏的寻访,这是一次铭心浓醉的经历~~~
全体成员自左至右依次为:
雨花石、余良勇、源源、
斯那(多次接送我们的司机小哥/15096406778)
蓝兰、空白、悦野
让我们铭心浓醉的几个瞬间
具体行程简述

Day1/11-3: 没缷包一直干到了营地
07:50~11:50坐车察瓦龙~雄珠拉垭口,12:10~15:30徒步9公里、536米爬升、459米下降、翻越垭口山梁4个、4685米白隆措营地。这一趟相比隆纳线基础装备少带了炒锅、雪线小桌子、1.5升的烧水壶、长袖软壳、轻薄羽绒马甲,吃的新鲜蔬菜也减品种减量了,因而总负重减了至少5斤。和隆纳线一样继续和源源搭伙,她包揽了洗菜切菜炒菜的主活,我只干焖饭煮面熬粥的副业。晚餐麻辣鸡炖干蘑菇煮面条,味道好极了哦。
丙察察沿线正在全路段施工,完工后就成柏油铺装路面了。施工期间周一至周五禁行,社会车辆只许周六、日通过。我们昨天周六从德钦到察瓦龙,今天一早从察瓦龙到进山口的。因为深秋季节日落早,我们起步后一路基本没有长时间停歇,实在累了也是背着包短时间站一站坐一坐,就这么一气走到营地的。
雄珠拉垭口
木孔雪山
第一个垭口
  
白隆措营地
这麻辣鸡炖蘑菇煮的面条看着就香喷喷滴
Day2/11-4: 一路多处可见木孔雪山呀
08:56~15:26徒步13公里、416米爬升、1019米下降、翻越垭口4个、4068米松麦牧场牧屋营地。早餐腊排骨、胡萝卜、雪菜雷笋煲仔饭,晚餐红枣桂圆小米粥、蛋清饼、黄瓜炒鸡蛋、拍黄瓜。
过第一个垭口下行一小段,由于我的错误记忆,把第一、第二垭口下行路记混了,又凑巧遇大雾看不清,喊着5人先右下行、知道偏离后又向左回切,无奈加量爬了个大陡坡才过得第二个垭口。第一垭口下行后至第二垭口的正确路线,应该沿左侧山腰路横切,只有源源一人是这么走的。
早间营地的晨雾很美,过第一个垭口即见云海,于是大家停下来拍照.我拍了一段延时。今天的迷多三措都在晴天下,成了我们小小的开胃菜。过迷多一措一小段,左侧就可见木孔雪山。接近迷多二措时又可见木孔雪山,经过迷多三措时还与木孔雪山同框呢,这一路与木孔雪山的缘分真是深厚啊。
晚上松麦牧场又住进了唯一可住的牧屋,可以烤火取暖、可以天南海北的聊天、可以不用搭帐收帐,难得幸福的一晚啦,这简陋的牧屋于我们就似天堂呢,离开时我们给牧屋里留下了微薄的100元现金,略表烤火补偿谢意吧。
轻雾云海的早晨
  
又见木孔雪山
  
迷多第一措
迷多第二措
  
与木孔雪山同框的迷多第三措
齐马拉卡峰与松麦牧场河谷
全程唯一幸福的牧屋Day3/11-5: 齐马拉卡措边欢喜扎营转湖啦
08:36~14:45徒步10公里、799米爬升、547米下降、翻越垭口山梁4个、4315米齐马拉卡措营地,15:25~16:38顺时针绕齐马拉卡措转湖一圈,1.4公里/21米爬升。合计11.6公里、820米爬升、568米下降。早餐蒜苗炒腊排骨、猪油五花炒白菜就白米饭,晚饭猪油五花炒蒜台、脆口缸豆拌面条。
今天风不大感觉比昨天舒服,第一个垭口是全程爬升最大的,也就近500米吧。爬升中回望松麦牧场,只见一股轻雾如炊烟似的飘荡,晨间这意境真是太贴心了啊。其实这一路上所见的起伏山峦、悠然河谷都觉得美腻呢。到齐马拉卡措不到下午3点,从高处一路观赏一路拍照到营地,营地选在湖水出口附近,视野好得很。搭完帐篷又顺时针绕湖一周观赏拍照尽兴嘚瑟。接着边做饭边拍延时3段,忙活完准备睡觉正好天黑。长线就得这么玩是不,大老远的出来不就是为了足足的看上美美的风景吗。
又是一个美好的早晨呢
可劲儿的搂着齐马拉卡措啦
  Day4/11-6: 今天的路线优化太完美喽
08:55~14:35徒步近9公里、爬升541米、下降786米、翻越垭口山梁2个、4112米河谷临时营地。早餐红椒炒鸡蛋、小鱼小虾就大米稀饭,晚餐蒜苗、胡萝卜、红椒炒腊排骨就红枣桂圆小米粥、蛋清饼。
今天基本是个阴天,好在微风不冷不热的。起步从营地直接切向扎尖垭口的爬升路,不用过河距离也短了。再往前到山梁正好接上去往帮通措的小路,之后帮通措下方直接下行到主河谷,然后左转沿主河谷成熟小道上行,比四个月前首探时避开了野路、又少爬了一个垭口。雨队这次优化方案简直太完美,省时省力又降低了风险。
在营地一次偶然出帐时,还巧遇一群南飞的大雁,其飞行高度至少在海拔5000+米以上,这在我高原长线经历中还是第一次,妥妥哒幸运哦。
扎尖垭口两边
这个小海子蛮养眼
  
途经的河谷都美美哒
个别小段有滑坡得绕行
  
喜遇南飞的大雁
Day5/11-7:  阴雾风雪里遭罪的一天
08:40~13:50徒步8公里、825米爬升、282米下降、翻越垭口2个、4637米小海子边营地。
天先是阴沉的,快到第一个垭口时风又变大,到达九措时雪越下越大,在这里短暂停留歇脚,加穿了冲锋衣、换上了厚手套,体感才暖和一点。爬第二个垭口途中的积雪本已很厚,又行走在可劲儿的风雪里,因而十分的遭罪呀。第一个垭口那期待中的梅里群峰、九措群措时的妙美,当然是见不到了。
营地狭窄不平又是个小风口,我们搭完帐篷不得不用雪砖雪粉将帐底四周封住。这里因为风大积雪很硬,于是用脚后跟将其跺为砖状,这么干好像还是第一回蛮好玩的,又习得一新招。一晚的雪没停风也是一阵阵嗖嗖的吹,晨间帐内温度已低至-12了。好在早晨天转晴,难熬的一夜总算过去了。
相隔四月的今昔对比反差太大啦
看美景真得仰仗天爷哟
此下照片为四月前那次的
  Day6/11-8: 虐爆了的一天
09:25~19:12徒步10公里、790米爬升、1155米下降、翻越厚雪垭口3个、山梁1个、400米大坡1个、4272米海子边营地。早餐稀饭、五仁月饼、小鱼小虾,晚餐最简单甜茶加2块小馕饼完事儿。
今天连翻3个积雪垭口,虽然爬升都不大但积雪都很深。第一个滇藏垭口下行的雪深已过膝,接着左横切向第二垭口的路坡度又大,只能一小步一小步的慎着走。第二个垭口上行的坡度又大走得更费力,下行又是陡滑的碎石加石海。第三个垭口上行稍好一点,但下行去往麻必措的路又是长长的石海。直到麻必措下方转向左上横切绕时,路况才好一些。但由于今天中间没有合适的营地,中间过大梁前虽遇到一个小海子,但枯水期是死水不敢用。过大梁下到河谷后又爬了400多米的大坡,才到计划营地,其时天已黑。这一天基本没怎么歇脚,10公里耗了近10小时,累了个半死,扎完营吃了个最简单的晚饭就赶紧趟倒。雨队和蓝兰两人在过大梁前看轨迹下方有条横切路,于是沿路迹前行,谁知进入松林便无路只好硬钻下行入河谷,之后再上行一段遇平地临时扎营。
今天的麻必措没有想像的好看,估计还是因为天气原因吧,虽然天晴了但白云太厚太密。
滇藏垭口前后
这样子的垭口难搞啊
  
云太厚太密很影响这麻必措的颜值
  
过大梁
  
营地晒装备新样式
Day7/11-9: 意外惊喜的一天
10:18~14:36徒步3公里多点、245米爬升、278米下降、翻越1个垭口、4336米海子边临时营地。早餐米线帽子、雪菜雷笋拌面条,晚餐稀饭、风干鸡炒干蘑菇、香辣醉鱼块。
雨队和蓝兰八点左右就拔营了,等他俩会合时我们营地阳光正好,稍微歇了会儿就一起向垭口爬去。到垭口并不下行,而是右转沿山脊走一小段后爬另一个垭口。这个垭口看似乱石拦路,其实路况还算友好,距离不长爬升也不大只是坡度较陡。待到垭口回头一望眼前一亮喜出望外,那远处的梅里雪山群峰竟一列耸立在眼前,于是放包歇脚尽情观赏拍照。
玩够了才继续前行,前行时先下降一小段,然后右横切上山梁过双湖垭口。双湖垭口处可以清晰的看到神女峰,而且与翠绿色的双湖同框,意境很是美妙啊。上次再往前是爬了一个垭口的,这次大晴天视线好,远看应该可以左横切不用爬垭口。雨队在前探行,实际与判断相一致,很快就横切到了一处安全的平台处,这平台处观梅里群峰和双湖的视野更佳了,于是我们又在此尽情嘚瑟了一阵。再往前过山脊下行时,又看到了错落有致的三个小海子如碧玉般散落在山谷间,下到第一个海子边雨队决定就此扎营不往前走了。
扎营后雨队又带我们沿左坡横切去前方不远的小垭口探行,看在那垭口处能不能看到梅里群峰,如能就可以早晨去那观日出了。雨队先上去一看未能如愿,我们后面几人只到垭口下方另一个小海子边就往回返。实地考察这小海子边扎营,要比我们实际的营地要好,虽然零散但可搭帐篷的草地更多更平整,若不是已经安顿好就搬过去了。
第一次垭口上远望梅里群峰
过双湖上方又见梅里群峰

横切到平台还见梅里群峰与双湖
  
这湖色赛过蓝宝石
  
过山脊又见好几个小海子
  

营地虽然不咋地
可遇得的美妙却炒鸡棒棒哦
Day8/11-10: 又是连连惊艳的一天
09:12~16:42徒步8公里、500米爬升、693米下降、翻越垭口3个、4046米无名海子边临时营地。早餐米饭、昨晚的菜分出的一伴,晚餐稀饭、猪油五花炒干蘑菇木耳。
昨天走得少扎得早,雨队决定今天八点拔营争取赶赶路多走点。都早早起来搞饭吃,源源吃完出帐篷惊呼有云海喊大家出来拍照,雨队此时还不可置信的说,你拍吧我们盗图就行了。可待他从帐篷里出来一看,不得了这云海可不一般恰似仙境般的那种啊,于是源源、雨队都急呼大家赶紧的出来观赏。我也急忙的换好重装鞋套上雪套,以随时出发的状态出来,大家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的来回跑着找最佳拍摄点位。太阳升起不久,我们观赏拍照点附近的山坡上还短暂的出现了佛光奇观呢。雨队又说出来就是为了看美景的,今儿这天赐的仙境神迹看腻了玩够了再走,于是大家一直兴奋了近2小时才出发。我的2个手机一个拍延时、一个拍照录视频,后来粗略一算光这里赚得的照片视频就有100多张段啦。
离营下行中根据实走情况,先下到所见沟谷中小海子边,然后沿左侧平缓处切向另一条沟谷,过沟谷后再爬垭口。这垭口有左右两个,我和源源走的右边这个、雨队他们4个爬的左边那个。过去后再往左前有3个小海子的沟谷会合,然后沿沟谷上行爬垭口,垭口前最后一段是较陡的石海,我们几个各自为伍先后到达垭口。
到垭口后不下去,而是右转上爬一小段后再右横切到另一个垭口。当上爬转横切时又是更加惊喜的高光时刻,在这里回望偏右方向,梅里十三峰全家福全新面相,竟然更一览无遗的耸立在前方,这意外的运气也真是太好了吧。继续横切一小段到垭口时,左下一个湖面很大、湖形又超美的无名海子,在晚风吹拂中波光粼粼震撼的展现在眼前。刚刚被震惊的心绪还未平复,便又被撩得心潮澎湃。
下行到湖边的路是一段较长的石海,有的段落还较陡,我们边走边拍边观察边绕行。下到湖边我们沿左岸前行到出水口附近,找了块相对平整的地方扎营,根据观察沿右岸前行应该也是可以的。真没想到,这第八天从头到尾又是惊艳连连到爆美的一天啦!
这样的高海拔云海仙境
并不多见啦
  
喜形于色难以言说啊


这高原日出时的佛光更是罕见唷
  
这大概就是朦胧之美吧
瞧瞧这一览无遗的
梅里十三峰全新面相
  

虽然无名却深驻心间哦
  

又赚一个不一样的清晨
  Day9/11-11:  无奈痛苦的硬钻杜鹃箭竹林
08:56~15:28徒步9公里、516米爬升、752米下降、翻越垭口2个、3812米草坡营地。早餐稀饭、昨晚的菜分出的一份、小鱼小虾,晚饭红枣桂圆小米粥、1块太谷饼。
今天第一个垭口前后的路况还不错,第一个垭口下行中有两处可以作为备用营地,第一处小一些但比较干澡早晨太阳也能早到,第二处很大但阳光照到的时间偏晚了。
过这第二处备用营地后,向左横切到另一条沟谷的路是很深很密的杜鹃林,原有的路迹或许因为走的人少已经封死了。我们观察选择先沿着偏左的一段箭竹林流水沟摸索着下行,然后再顺着好像有路迹不太密的杜鹃箭竹混合林继续摸索着左上行,好在这一段密林距离不太长,耗时不太多就柳暗花明了。
之后从左侧上爬一小段躲开右边的矮杜鹃林,再下到沟谷里,然后沿沟谷向上。第二个垭口顶部很平缓因而也较长,垭口顶部有个小海子、还有一小片湿地,虽然水面很小,但蓝天白云下的倒影却很是出彩。下行中要经过可以扎营、不大也不小、却很养眼润心的湿地。
我们最后一晚的营地,在木当与扎恩分岔口附近的草坡上,地面偏斜也比较潮湿打水也比较远。
又是美美的河谷
幸好这密林不长
  
终于钻出来啦
  
小小湿地却出彩呢

最后一晚的营地Day10/11-12: 回归烟火人间实在太难啦
07:50~22:50徒步约22公里、572米爬升、2310米下降、翻越垭口1个、终止于2000米的独龙江边。早餐米饭、脆口豇豆、雪菜雷笋、香辣醉鱼块。
为了早点出去、也为了预防意外留时间,不到八点就拔营出发了。最后一个垭口的上行及下行前段也非常顺利,到垭口时我们6个都欢呼雀跃起来,并畅想早早出山独龙江时吃什么样的庆祝大餐。可现实却如开头概况所述里,脸被超级意外的打得那么快那么重啊。
爬上了最后这垭口都很开心
谁知不多时就一路惶恐
  
明明有路的
咋就消失不见了啊
  
万幸万幸
摸着黑深夜平安到达终点
花甲之年这第13条重装长线
跌荡起伏的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终于可以安心回归趴窝啦

本文来自大神和小姐姐越来越多的8264论坛,一千万驴友都在8264,徒步,攀登,骑行,查询攻略,发布游记,AA约伴,报名活动,户外知识,装备讨论。


给作者留言请点此:

----------以下内容与本文作者无关----------


8264AA重装徒步群(本群以西部长线徒步为核心,不分地域,找本地群的请别来)持续召集AA重装徒步爱好者,群里可获取最新AA徒步约伴信息,四川新疆西藏云南各徒步线路最新攻略,徒步知识和装备经验交流,结交徒步大神小姐姐。。入群要求:至少走过一次重装徒步并且重装装备齐全,热衷于AA玩法的徒步爱好者(注:无AA能力的游客小白、商业领队、装备贩子、自媒体从业者请勿扰)。。请扫码加群主好友拉你入群,或者搜微信号:super82648848

右下角,您点赞和在看

小编工资涨2毛

8264户外
8264不是自媒体,8264是一个庞大的户外驴友论坛,千万注册会员,隐藏着无数宝藏和大神。来到8264,就进入了瑰奇的户外世界。大神遍地走,菜驴跟着跑!游记攻略,户外知识、AA相约、商业活动、装备天下、装备交易……徒步、登山、骑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