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中科院科学家写的育儿书,才懂孩子最想要什么样的家长

文化   2024-09-25 18:30   北京  

提起培养孩子这件事,最努力、最辛苦,也最内耗的,非中国父母莫属。

中国的父母总是为孩子做得多,想得多。或者说,中国的父母总是有操不完的心。

所以常常会出现:明明凡事都考虑到了,能为孩子做的事情都亲自做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的情况。

要走出这种普遍存在的育儿困境,必须从根源解决问题:只有改变传统教育的思维模式,做到真正为孩子思考

今天给大家推荐《卓见:为孩子思考》,是一本能激发中国的爸爸妈妈主动改变家庭教育思维的育儿书。

这本书的作者王元卓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家,也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同时他作为“海淀家长”,也是两个女儿的爸爸。


中科院科学家诚意之作,分享独家教育心得

王元卓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在书里记录了十几年来作为一名父亲,为孩子思考和在家庭教育中的实践,包括丰富的成长事例、真实的养育细节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他的家庭曾被评选为“2021年全国最美家庭”、2021年度“十大首都最美家庭”以及2022年“第十三届全国五好家庭”。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了王元卓和两个女儿之间的故事。

202111月,王元卓和妻子作为全国唯一的家庭代表参加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座谈会”,并在发言中介绍了他们养育女儿的事例和体会,得到了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王元卓也是电影《流浪地球2》科学顾问“人工智能顾问组”组长,电影中“人在回路”的科学理论就是由王元卓带领的团队提出贡献的,同时为电影里关于超级人工智能的诞生提供了科学概念基础。

在这本书里,他从家庭教育入手,并深刻剖析其本质,认为要把孩子从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为具有学习能力、拥有独立人格、能够自主和谐地生活并承担一定社会角色的“社会人”。通过总结多年育儿经验,向读者传达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用言传身教的方式,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教育理念。

书中包含了60多个王元卓家庭的成长故事,带你走进科学家家庭的日常生活,在生活点滴中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

为了帮助家长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设置了“科学家奶爸说”栏目,用生动有趣的漫画,直观再现家庭教育情景,内容涉及当前孩子在学习、成长、性格养成、为人处世等多方面的热门话题:

有必要让孩子超前学习吗?

怎样辅导孩子写作业?

孩子做事容易放弃怎么办?

孩子“社恐”怎么办?

怎样帮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


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培养孩子AI无法取代的能力

本书中,王元卓所传达的家庭教育理念,正贴合了当今时代的发展。

作为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王元卓警觉到:

现在的科技发展水平已经令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类做很多事情了。在有特定目标指引、大量数据和经验指导下,以及重复性很强的领域内,人工智能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机器翻译、治安监控、身份识别等。也就是说,当前社会上的工作岗位,在未来可能有超过一半会被更廉价、更高效和更准确的人工智能取代。

这无疑会让父母更加为孩子的未来担忧,在家庭教育上更加不知所措。

对于这样的焦虑,王元卓在书中给出了明确的教育思路:要培养孩子AI无法取代的能力。


3大成长主线,18种培养方法,展示“养育全景路线图”

本书根据孩子的成长逻辑,从学习、人格、社会3个方面梳理出3条主线,细分了18种培养方法,分别是5种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方法、7种培养孩子人格素养的方法和6种培养孩子社会能力的方法。内容全面覆盖家庭教育关键点,满足孩子成长的刚需。

在养育两个女儿的过程中,王元卓把“希望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作为家庭教育的目标,并且始终保持思路清晰。

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他都会首先站在孩子的角度为孩子思考:“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做一些他最需要的,而不是我们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比如在“孩子情绪管理”上,他认为作为家长,要允许孩子有情绪、善于察觉孩子的情绪、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情绪、积极应对形成解决方案。

适合中国父母借鉴的“智慧育儿法”,让养育事半功倍

王元卓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经历过许多中国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会遇到的问题。比如孩子抵触学习、做事容易放弃、出现负面情绪等。

就拿最令父母头疼的“孩子抵触学习”来说,抵触学习,代表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究其原因,可能是孩子学习时感到不快乐,没有成就感,也可能是孩子不喜欢某个老师,等等。所以,要先弄清楚孩子为什么对学习没兴趣。然后,要想办法把孩子感兴趣的事跟学习结合起来,慢慢引导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

王元卓的小女儿心心,上小学之前学习英文比较多,导致她上小学后学习中文有些吃力,好多汉字都不认识,甚至一度产生了厌学情绪。问题的根本原因显而易见。

之后,王元卓发现心心特别喜欢出去游玩,于是有时间就带她出门看风景、认识新鲜事物。过程中心心特别快乐,他随即鼓励心心把见闻编成中文小诗或是顺口溜,并且把作品用汉字写下来、配上自己的画的画。这一下就激发了心心的创作热情,不知不觉就提高了中文水平。


丰富的成长案例,打开家庭教育新思路

书中没有晦涩难懂的教育理论,更多的是作者对“成长”的记录。60多个动人的成长故事,包括王元卓自己深刻的童年回忆和养育女儿们的经历,具体到当时的心理活动、对话内容等细节。

丰富案例所呈现的,是王元卓从为孩子思考,到亲身实践,再到经验总结,得出的一套科学可行养育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实现,帮助广大父母打开育儿新思路。

比如,5岁的月月好奇“风筝是怎么飞起来的”,王元卓就带月月一起做一个风筝。过程中,他不断征求月月的意见,并尽可能让月月参与材料选择、动手制作的过程。一边做,一边讲解其中选材、制作手法的缘由。风筝做好了,拿到公园放飞,掌握了风筝飞起来的原理,这只全程参与制作的风筝,和快乐的体验过程,也深深留在了女儿的童年记忆里。

王元卓大概是最喜欢做手工的科学家了,他的童年总是“不务正业”,但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成为爸爸的科学家,家庭育儿日常也总是出其不意:


种地、收菜、剪窗花、拾贝壳、制作机器人、画地图、手绘科普书、涂鸦、同台表演……


50个真实育儿事例,让你跟着科学家的脚步,从“家长小白”到“带娃高手”。

《卓见:为孩子思考》是一本非常好读、会让父母反复翻看“中国家庭教育实操手册”

相信每位家长都能从中,收获自己的育儿思考,找到属于自己的育儿方向。


京东图书
京东图书,总有一个世界想给你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