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粉丝超3000万的“国民老师”李永乐,新书来啦

文化   2024-09-27 18:31   北京  
不适应教改、新教材?小高储备,初中不可少,李永乐老师用15年教学经验带你学好数理化。

物理、太空、生物、地理,4本到手仅需70元。建议10-14岁入!!!(学霸请忽略年龄限制,来抢绝不拦)


他是海淀名师

从教15年来,对教育始终保持敏锐的观察与感知

他是北大、清华双料学霸

他是全网超3000万人的“国民老师”

他是央视新闻、《人民日报》高赞科普创作者

他就是李永乐老师

会学,更会教;懂教育,更懂社会需求;了解家长,更了解学生


这套精心策划打造的图书,未出版便已在圈内爆火。

我敢说,咱们这些关心教育变化、考试变化,遭受中高考题型暴击的中学生家长、小升初学生家长,拿到这套书可能会把它当成辅导孩子的救命稻草,它会成为孩子的学习之光

我底气十足地大声喊:咱这套书就是“新”又“刚”!

从去年到今年,相信大家已经深刻明确地感受了教育的变化。几个主要事件,我再替大家捋一捋。


第一件事儿2023529日,《新闻联播》破天荒用10分钟讲了教育:

1.理工科比例增大

2.国家未来着重培养科技人才

3.高中前保证相对公平,高中后难度增加筛选人才


第二件事儿2024123号,教育部开了一个会,明晃晃地打明牌:

1.加大理工科比例

2.发展新科技,科技强国。国家未来需要有想法、能创新、能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而不是纯刷题人才


第三件事儿,北京中小学期末考试卷子,以上两件事儿的关键信息就已经落实体现。考试呈现三个趋势:
1.
情景化,考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跟新现实结合,比如数学题里融入了交通规则、代驾等。

2.跨学科:新课标里提了不下400次。比如西城的数学考蟋蟀叫声的次数,实际上要用到物理摄氏度知识点。

3.科普阅读量的增加:这个不用多说,打开孩子的卷子看一看,包括语文在内,不分文理科,科普阅读爆发式增长。

所谓全国教育看北京,北京试点全国跟进。当时还抱有一点没那么快轮到我们的非京家长,看到中高考后已面对现实。


第四件事儿就是,中高考表明教育和考试改革的靴子落地,方向再明确不过。

理工科、新科技、跨学科、科普阅读量,这几大关键词请牢记。

而今天这套书,上面所有关键信息它都有!编辑老师透露,李老师20233月便开始策划创作这套书。不得不说,大神就是大神,多少有点“未卜先知”的能力,当然这个能力不是谁都能拥有,是凭着身处教育最前沿获取的敏锐洞察力以及格局。

那,这套书有多牛!


先说关键信息一:理工科

这套书有4本,物理、太空、生物、地理。

物理和太空不需要多解释,懂的都懂。被减负踢出考试范围的生物和地理,为啥要出现。

帮大家回顾下新闻联播的关键信息高中前保证相对公平,高中后难度增加筛选人才。中考是不考了,期末考试和中高考告诉我们:知识点都融合到其他学科里了,并且高考考。如果小学和初中不学,不重视,高中阶段就会遇到困难。那怎么办,就需要日常培养兴趣、多积累。这里又不得不感慨,小高的家长真是太幸运,尤其赶上这套书,提前储备你会回来感谢我。


关键信息二:聚焦新科技,关注当下和未来的现实需求

关注和了解李老师的人,都知道他在网上的科普视频,就非常擅长将基础知识与现实联系,收获大了大量粉丝的喜爱,而其中有很多跟我国的重大科技成果有关。

每本书里选取10项我国的重大科技成果,全书40项,紧扣国家新科技发展战略领域,包含在2024年国家10大前沿科技领域里面。

这些科技成果不仅代表了我们新科技发展在目前国际上的领先水平,它们所包含的基础原理知识,都跟中小学课本息息相关。

李老师从他多年的教学经验出发,对4大学科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提炼,然后发动朋友圈,请来了十几位科学家、中学&高校老师和科普作家一起,对我国的重大科技进行筛选。只有能体现并串联起课本知识的新科技,才能被选进我们书里。这两点看似简单,却是最精华的知识融合。


关键信息三:链接了课本120+知识点

书里不仅将这些重大科技成果介绍给读者,更对这些科研成就中的科学知识进行拆分详解,将其中的基本原理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将课堂学习与科技实践相结合。让青少年知道这些高大上的科学装置和成就背后,都基于最基础的课本知识,课本知识非常有用,和我们的生活和未来息息相关。


《强国少年的科学:物理》

知识点:

可控核聚变、原子、分子、电子,

原子的结构等;

时间、电磁波、北京时间;

中微子、中子散射;相对论;

光、光速等;超导等;

声速、光速、风洞实验、飞行等;

宇宙、暗物质、暗能量;……

涉及课本:

8年级物理、9年级物理、高中物理9年级化学高中地理


《强国少年的科学:太空》

知识点:

光学,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及工作原理;

卫星的作用、类型,空间科学;

地球引力、轨道、空间、火箭发射;

太空、空间实验等、载人飞船、载人航天;

月球、地球、导航、宇宙射线、暗物质探索;

太阳系、火星、黑子、耀斑、日冕等;……

涉及课本:

3年级科学、8年级物理7年级数学、高中物理高中地理

《强国少年的科学:生物》

知识点:

生物多样性;

病毒、病毒结构及分类等;疫苗;

物种演化、远古生物、寒武纪大爆发、生命的形成等;

光合作用、淀粉;克隆;基因;细胞、癌细胞;

水稻、杂交水稻、基因;……

涉及课本:

7年级生物、8年级生物、8年级物理、9年级化学


《强国少年的科学:地理》

知识点:

能源、石油、地球、海陆关系、新能源;

海洋资源、海底生物;

海洋资源、海洋、气候、洋流等;

电能(火电、风电、水电等)、水力发电;

桥梁、工程;地球表面、大气层等;

矿产、自然资源等;……

涉及课本:

4年级科学、6年级科学、7年级地理、8年级地理、9年级物理、高中地理


编辑提供的官方资料介绍说,每本书里知识点有30+,全系列120+;我读完物理第一篇,就发现:编辑太保守了!!!(或者编辑是从大的知识点来归结)

不死心的我又去问了编辑老师,编辑老师默默发给我一个文档。打开文档惊呆了,仅人造太阳这一篇,15个知识点都没打住。然后,一本书有10篇哦。部分截图,大家浅浅感受下~(编辑老师我劝你大胆说,不要私藏)

从上面的知识里,家长们一定发现了,跨学科三个字时刻贯彻在每本书里。


关键信息四:结合一线教学经验,侧重课本知识的活学活用

我们都知道学校教育的特点,经常就知识讲知识,形式单一、枯燥,孩子的学习兴趣不高。

作为一线教师,他深知学校教育的短板,家长的困惑,孩子的喜好。

在本书里,侧重基础知识在现实中的运用,引导式、拆解式讲解,从重大科技成果调动读者热情,紧贴现实,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以人造太阳这篇为例,就是从现实中的能源问题切入,围绕物理中的核聚变展开,将更多的物理知识融合进来,并拓展到地理、化学等学科。通过一种科技将不同学科知识点进行灵活组织运用,这是学霸的思维,是刷题、死记硬背做不到的。而跟着李老师的这种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学习知识,相信孩子一定可以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大大提高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传播知识的同时,给出了科创的思路:

提出一个现实问题—提出一个设想—对设想进行验证—验证遇到的困难—需要运用的知识—提出解决困难的办法。

这和新教材的改革不谋而合。网上看到一位很火的博主妈妈做过一个比较:以前的教材它教孩子怎么去做馒头,会一步一步地教孩子怎么和面、面怎么醒发、怎么蒸,程式化教学。考试也会考这个,只要认真听讲、课下刷题,考试也会取得不错的分数。但是现在的新教材改了,它直接会给你发布一个任务,项目式学习。还是以做馒头为例,发布一个任务,提供一些参考资料,让孩子先去自学、研究,课上讨论。

拼的是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自主性和自主力,考试的时候考的可能是面包怎么做、包子怎么做,靠死记硬背和刷题肯定是刷不到的,考的是学习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而教材改革,不仅对孩子和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老师也提出了要求。老师的能力能不能达到,会不会教都是要面临的问题。而我们的这套书,恰巧符合教材改革的脚步和方向,还是来自北京海淀的名师为孩子讲解。


关键信息五:丝滑链接课本知识点与考点,打破学习与考试的壁垒

用一个简单的中考题来看一下:考试是怎么考的,我们是怎么讲的。考题中给了一段热点嫦娥六号的材料,来解释探测器的悬停。运用的核心原理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而书里,则是以嫦娥三号为例,把探测器的整个落月阶段讲得很清楚,每一个阶段是什么,用了哪些知识实现的。

虽然不是跟考题一模一样,但如果孩子读懂读透,很容易学会将知识点迁移,去解答其他类似的题目。

书中始终贯彻一个思路:新科技+科学原理+课本知识

我们书里虽有很多都压中中考考题,但这不是本书的初衷。热点总会过去,压中考题只是巧合,今年的热点,明年就未知,但知识点是不变的。

只要灵活掌握知识点在实际中的运用,无论题干怎么变,都可以从容应对。尤其我们书里选的全是高精尖的科技成果,当孩子用课本知识读懂了它们是如何运行的,未来的学习和考试会更加如鱼得水。


关键信息六:科普阅读

年初北京中小学寒假考试一出来,好多孩子的状态是:阅读量太大了,题目读不懂,甚至读不完;家长看完也沉默了。

朋友圈纷纷哭诉,难到大人都觉得难:

然而,

学校教学兼顾不到科普阅读,只能靠学生积累

学校兼顾不到,家长不会辅导,难到家长跑去报警


编辑老师悄悄地告诉我:图书创作之初,遭遇过社内社外很多同行、家长的质疑,这个文字量会不会很难,毕竟市面上大多数是这样的图书:

新科技相关的图书,多是偏介绍性的科普图书,课本知识含量少;

课本知识相关的图书,阅读量不够。

而现在,曾经质疑的家长们已在线求书。

科普阅读,就需要:阅读积累。而能把课本知识与科普阅读结合得相得益彰的图书,选这套不会错。


京东图书
京东图书,总有一个世界想给你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