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时候的草坪上,孩子们玩得热闹极了。但是在角落里,有那么一两个孩子躲在家长身后,很渴望地看着人群,家长问他要不要去一起玩,却总是摇摇头。
孩子这么害羞,以后可怎么办?
其实,孩子害羞,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刚来到陌生的环境,孩子可能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而表现得很害羞,不敢和环境接触。这种“害羞”的状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孩子对环境的熟悉而缓解。
另一种害羞,是伴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而出现的。孩子发现自己处于社会评价之下,关注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担心自己的表现不够好,所以常常不敢表现自己。
01
为成为关注焦点而害羞的孩子
往往受困于社会性评价当中
害羞的孩子在面对他人时,常常会低下头,眼神闪躲,不敢与人对视。在群体活动中,他们可能会默默站在一旁,不敢主动参与。
孩子害羞程度不同,如不敢表达想法、腼腆羞于表达等,在孩子成长的不同年龄段,害羞的表现和原因也有所不同。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接触陌生环境可能会产生恐惧型害羞。等孩子成长到4、5岁,他更可能因为别人的目光感到害羞。
一旦成为众人关注焦点,孩子就会浑身不自在,冒冷汗、支支吾吾、心跳加快等等。这些生理反应会进一步加重他们的紧张和不安,使他们更加难以应对社交场合。
有研究表明,害羞的孩子在面对压力时,身体会分泌更多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激素会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的反应,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出汗等。
比如,在课堂上,当老师点名让孩子回答问题时,害羞的孩子可能会满脸通红,身体微微颤抖。他们的眼神游离,不敢与老师和同学们对视,声音也会变得很小,甚至结结巴巴。
根据一些调查数据显示,大约有 30% 的孩子在课堂回答问题时会表现出明显的害羞和紧张。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的答案不正确,被老师批评或者被同学们嘲笑。这种压力会让他们更加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聚会场合,孩子可能会躲在父母身后,不敢与其他小朋友互动。如果被要求表演节目或者展示自己的才艺,他们会感到极度的不安和紧张。比如在家庭聚会上,长辈们可能会让孩子唱歌、跳舞或者背诵诗歌。
害羞的孩子可能会拒绝表演,或者即使勉强表演了,也会表现得很不自然。这种害羞的表现可能会让孩子错过很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也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除此以外,孩子所处的环境也有可能加重孩子的害羞表现。
家庭因素有可能加重孩子的害羞表现。
如果父母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孩子很可能会受到影响。比如有的家庭中,父母都比较沉默寡言,孩子也往往比较害羞。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得不到肯定,他对自己的能力发展就难以建立一个清楚的认知,如果孩子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没自信在别人面前表现,面临必须表现自己的场合时,他就会感到害羞。
此外,父母感情不和会摧毁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变得胆小、懦弱。
社会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孩子的害羞程度。
现代家庭子女少,减少了孩子与同伴互动的机会,容易让孩子有严重害羞、怕生的倾向。
有些家长出于安全考虑,也过度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不让孩子与邻居小朋友玩耍,也很少带孩子参加社交活动。
这样一来,孩子不知道如何与别人沟通、互动。当他们面对陌生的人或环境时,就会感到无所适从,表现出害羞的样子。
孩子本身沟通或接触社会的技巧不佳,也会导致缺乏表现自我的信心,从而选择以退缩及逃避的行为来掩饰自己的缺点。
这种因为强烈的自我意识而感觉到的害羞,对孩子的影响将更加持久。如果孩子无法克服对他人目光的过分看重,或变得更有自信,孩子就有可能因为拙于表现而失去许多发展机会。
02
缓解孩子的害羞状况
由外及内增强孩子的自信
01/ 多鼓励孩子,为孩子兜底
孩子害羞,缺乏自信是很重要的原因。家长应多鼓励孩子独立做事和展示才能。当孩子完成一项任务时,及时给予肯定孩子付出的努力。让孩子明白表现自己的爱好、努力或者其他方面,都不需要感到害羞。经常受到鼓励的孩子比缺乏鼓励的孩子更自信。
同时,家长自己也不要焦虑,因为家长的情绪会传递给孩子,加重孩子的害羞心理。
在提供了鼓励和支持之后,下一步是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练习社交技能。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建立自信,还能让他们在舒适区内逐渐扩展自己的社交边界。
02/ 以身作则,引导交际
父母可以以身作则,先从家庭内部创造环境,比如组织家庭聚会,让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中与家人互动。鼓励孩子在聚会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然后逐渐拓展到外部场合,如参加社区活动、亲子活动等。让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接触不同的人,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家长也可以多多向孩子展示不同的社交场合,让孩子学习交际行为模式。例如,在小区里遇到邻居,主动打招呼并聊天,让孩子看到如何与陌生人建立联系。父母还可以邀请朋友到家里做客,展示如何热情地接待客人,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03/ 拓展社交范围,提供社交机会
通过家庭内部的互动和外部环境的参与,孩子开始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联系。接下来,父母可以通过亲身示范,让孩子看到社交是一个自然而愉快的过程,从而鼓励他们更积极地参与社交活动。
父母要多带孩子外出社交,增长见识开拓眼界。可以带孩子去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公共场所,让孩子与不同的人交流。
参加亲子活动时,鼓励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分享玩具和食物。通过这些活动,孩子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分享,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04/ 尊重孩子想法
在孩子逐渐习惯社交活动后,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和感受变得尤为重要。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孩子害羞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供支持。
了解孩子害羞的原因,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比如,孩子可能因为害怕犯错而不敢发言,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敢于尝试。和孩子一起制定改变计划,逐步克服害羞心理。
例如,先从与一个小朋友打招呼开始,逐渐增加社交互动的次数。
05/ 避免贴标签
不要给孩子随意贴害羞等不好的标签。一旦孩子被贴上标签,他们可能会更加认同这个标签,从而难以改变自己的行为。
相反,要多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如 “你很勇敢”“你很开朗”,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自我印象。
孩子克服害羞问题并非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家长和老师的耐心、理解与支持至关重要。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逐渐适应各种社交场合,从最初的羞涩不安到能够自信地与人交流互动。
当孩子开始尝试克服害羞时,可能会有反复的情况出现。比如在一次成功地与陌生人打招呼后,下次又可能会退缩。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没有进步,而是他们在不断地调整和适应。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以自己的节奏成长。
在未来,随着孩子的成长和社交经验的积累,他们会越来越自信,害羞问题也会逐渐得到改善。家长和老师要持续关注孩子的社交情况和需求,灵活调整教育方法,以适应孩子的变化。与孩子保持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一定能够克服害羞问题,成为自信、开朗的人,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美好的未来。
本文图片来源自 深圳·笑眯眯蒙特梭利儿童成长中心,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