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小爱“搞破坏”,能不能成材,关键看父母如何引导

教育   教育   2024-11-04 06:30   广东  



在幼儿园里,洋洋被指责弄死了班级的小金鱼,他解释说他只是想用香皂给小金鱼洗澡,因为他看到妈妈也是这样给他洗澡的。


一个名叫杨杨的孩子在美工区域活动中,将白墙涂满了各种颜色,甚至涂到了地板上。



四岁的小女孩甜甜总是喜欢弄坏东西,比如把颜料洒满文件或撕碎作业本。



“闯祸”,是小小孩成长生活里的高频词。


他们似乎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想要实践自己从爸爸妈妈身上学到的知识。


或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去拆解、去探索,试图了解各种物品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比如自己的玩具小机器人、家里的时钟、电视机等等。


这些搞破坏的行为让家长头疼不已,然而,动手能力其实是一种宝贵的成长资源。


敢于动手探索的孩子,才能积累到更丰富的感官体验,更早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


这既是由孩子“感官学习者”的身份所决定的,也是经过科学验证的。



有研究表明,孩子在探索过程中,通过触摸、拆解等方式,可以增加指尖神经的灵敏性,这也会作用于孩子的语言中枢,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面对这些小小的“破坏王”,父母的反应和引导方式至关重要。正确的引导不仅能保护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还能教会他们如何安全地实践自己的想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引导孩子从“搞破坏”中学习,成为了父母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01

好奇心导致的“搞破坏”

如何引导孩子合理探索




孩子在特定年龄段热衷于撕、扔、拆东西,是因为孩子有好奇心,想要试验自己的能力,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是否会带来破坏。


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这种好奇心驱使他们去探索周围的一切。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奇心是孩子认知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孩子充满好奇地去探索时,他们的大脑会积极思考,从而促进智力发育。


在 2 - 9 岁这个阶段,孩子会展示更新、更强的能力,但又不足以达到创造与组合新事物的要求,所以只能通过搞破坏这种相对简单的形式展现出来。


孩子会把家里的旧玩具、杂物等进行拆解,想弄清楚它们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就像拆开一个小闹钟,可能会对里面的零件感到好奇,思考为什么它会响、会动。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其实是在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尝试去理解世界。这种探索不仅能增加孩子的知识储备,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但是因为他们的思维能力不足,不足以概括性、深入地认识事物,就会导致只有破坏而不创造的情况。


如果能够加以正确引导,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还能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和智力发育。


然而,在很多家庭中,孩子因为好奇心而搞破坏的行为往往会引发家庭矛盾。


有些家长观点开明,觉得孩子撕东西、拆东西或者在墙上涂涂画画都不是大事,但家里的老人可能不这么认为。


家庭成员对孩子搞破坏行为的容忍程度不同,很容易让孩子感到困惑,也可能导致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失衡。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划分孩子自由玩耍的区域,来避免矛盾爆发。


比如,当孩子喜欢在墙上画画时,家长可以尝试开辟一块孩子专属的涂鸦区域。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又不至于影响其他家庭成员的生活,维护家庭的和谐氛围。



除此以外,适当的陪护,能有效减低孩子在探索过程中造成破坏的几率。


就像孩子爱玩水,有可能是喜欢把物品放进水里,观察它的浮沉状态,有些东西可以玩,但是另外一些物品,比如电子产品,放进水里可不得了。


此外,家长可以尝试更多关于水的玩法。比如一起进行水上绘画,或者做一些简单的水实验,让孩子看到水更好玩的一面。


引导孩子往有趣的方向进行探索,而不是简单的探索行为,能帮助孩子从多方面认识事物,增长智力。


像有位家长分享,自从和孩子一起尝试了水上绘画后,孩子不再沉迷于把东西泡进水里的简单刺激,而是对这种新的玩法充满了兴趣。



通过与孩子一起折腾,家长可以将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到更有意义的活动中,促进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拆开组转好的物品,对于孩子来说也十分有意思。例如,当孩子拆开一个小机器人时,他们可能会对机器人的各个部件产生疑问,“这个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动?”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提高了语言表达和思考能力。


他们还会尝试把拆开的物品重新组装,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正是这些困难促使他们去思考、去尝试不同的方法。


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将在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家长们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些适合拆解和探索的玩具,如拼图、积木、魔方等,这些玩具可以提高孩子手指的灵活度,增强他们的认知能力。此外,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探索,解答他们的疑问,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事物。






02

故意的破坏行为

千万要注意



除了好奇心的驱动,还有一小部分孩子为破坏而破坏,带着强烈情绪扔东西,尤其是向人扔东西,这可能是出于攻击性。


这些孩子在同龄人群中占比在两成左右,且只有不到 3% 的孩子属于 “高攻击性儿童”。2-5岁间表现出高攻击性的孩子,在 9 岁时会面临比其他孩子更多的社交、学习和情感上的问题。


这种攻击性可能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


如果孩子长期生活在充满争吵、缺乏关爱和正确教育方式的家庭中,他们可能会模仿家庭成员的攻击性行为,从而形成自己的攻击性习惯。


例如,在一个父母经常吵架、用激进方式教育孩子的家庭中,孩子可能会感到不安和恐惧,进而通过破坏东西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对于这些有攻击性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及时干预和处理。首先,要更加积极地响应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关注和互动,因为与孩子的良性互动偏少的家庭,孩子越容易产生高攻击性行为。


其次,要帮助孩子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家长自己也要避免成为一个动不动就点燃的 “炸药桶”,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情绪。



具体来说:


01/   积极响应孩子


孩子搞破坏有时是为了呼唤家长与他们产生互动。大量研究证明,与孩子的良性互动偏少的家庭,孩子越容易产生高攻击性行为。


家长应该更加积极地响应孩子,即使是批评孩子,也比没有互动要好。


例如,当孩子扔东西时,家长可以先了解孩子为什么这么做,然后耐心地和孩子沟通,让孩子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通过增加与孩子的互动,家长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关注和爱,从而减少攻击性行为。



02/   帮助孩子合理表达负面情绪


高攻击性的孩子非常需要合理表达负面情绪的相关练习。家长要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通过破坏东西来发泄。


同时,家长自己也不要做一个动不动就点燃的 “炸药桶”。当孩子情绪不好时,家长可以先冷静下来,然后帮助孩子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孩子生气时,家长可以问孩子:“你为什么生气呀?可以告诉妈妈吗?” 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孩子学会合理表达负面情绪,减少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03

家长要正确引导

多注意沟通和互动




孩子爱 “搞破坏” 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而家长的正确引导至关重要。


当孩子因为好奇心而搞破坏时,若家长能够给予恰当的引导,孩子的这份好奇与探索精神便能转化为学习知识的动力。


例如,给孩子提供安全合适的环境,让他们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不会受伤或损坏贵重物品。



家长与孩子进行有效积极的沟通同样关键。


多与孩子交流,教他们用更好的方式表达自己,能提高孩子的语言和沟通能力。经常与父母沟通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发展得更好。当孩子用礼貌和尊重的语气与他人交流时,也能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此外,给孩子提供适当一致的规则和纪律,能让孩子明白是非对错。明确的规则可以规范孩子的行为,避免他们过度搞破坏。例如,制定 “不可以打人、骂人、乱扔东西” 等规则,并解释其意义和后果,能让孩子学会自我约束。


对于因攻击性而搞破坏的孩子,家长的积极响应和帮助他们合理表达负面情绪,能减少攻击性行为,促进孩子的情感健康发展。


积极的互动让孩子感受到关注和爱,降低他们通过破坏来吸引注意的可能性。而引导孩子合理表达负面情绪,能让他们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处理情绪问题,避免情绪积压导致更严重的破坏行为。


总之,家长正确引导孩子搞破坏的行为,能够将孩子的折腾热情转化为学习知识、培养动手能力与科学素养的契机。


这不仅有助于孩子的个人成长,也能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每个孩子都是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小探险家。他们的“搞破坏”行为,实际上是对未知世界的一次次尝试和挑战。


作为父母,我们的任务是成为他们的向导,用耐心和智慧引导他们安全地探索,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我们用爱和理解,将这些“破坏”行为转化为成长的契机,让孩子在尝试和错误中学习,成长为自信、有责任感的个体。


在孩子的成长旅程中,我们的引导不仅仅是对他们行为的纠正,更是对他们潜力的挖掘。让我们鼓励孩子保持好奇心,同时教会他们如何以安全和负责任的方式去实践自己的想法。


这样,我们就能培养出既能够自由飞翔,又懂得如何安全着陆的孩子。最终,我们会发现,那些曾经的“破坏”行为,其实是孩子智慧和创造力的火花,是他们独特个性和才能的展现。让我们携手孩子,一起在探索中成长,在成长中发现无限可能。





本期图片来源于 深圳·沛狮蒙台梭利托育中心,感谢供图


蒙奶奶
爱孩子的人都在关注我。我是蒙台梭利,大家都叫我蒙奶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