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的温馨港湾中,沟通是连接父母与孩子心灵的桥梁。然而,当这座桥梁被反问句的荆棘所覆盖时,它不仅无法承载亲子间的深厚情感,反而可能成为双方心灵的隔阂。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所说:“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替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每当我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并继续前进……”
在孩子的成长旅程中,他们需要的是倾听和理解,而非反问句的质疑和指责。家长常用反问句与孩子沟通,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更会削弱他们探索世界的勇气,导致孩子不愿意提出问题,甚至关闭与父母沟通的心门。
01
这几类反问句的使用
正在把孩子越推越远
01/ 教育式反问
每当孩子抱怨“累”“任务太多了”的时候,他其实是在向父母诉苦,希望父母能够听他说话,安慰他。结果,这个家长却总是教训孩子,质疑孩子自己是不是有问题,最终陷入不愉快的亲子争论。
使用对抗的方式和孩子对话,不仅容易引发亲子间的冲突,还可能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
据相关调查显示,约 70% 的孩子在面对家长的教育式反问时,会感到压力倍增,对学习的积极性明显下降。
当家长以 “学习是给你自己学的,哪有学生怪老师作业布置多的” 这种反问句来教育孩子时,孩子往往会觉得自己不被理解,内心的委屈和不满也会逐渐积累。长此以往,孩子越来越不愿意与家长沟通,甚至对学习失去兴趣。
02/ 威胁式反问
威胁式反问,比起教育式反问来说,造成的影响要严重得多。因为威胁式反问里还引入了惩罚的因素,如果孩子做错了事情,甚至说只是做得不够好,孩子就会有一种会被惩罚的预感,让孩子特别恐惧,缺乏安全感。
就像馨馨,在妈妈的威胁式反问下,性格变得格外拧巴。她不确定自己的反抗能否得到妥协,所以情绪反复无常。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内心充满了不安和焦虑,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03/ 打击式反问
小华在家里帮忙做家务,不小心打翻了一碗汤。
小华妈妈:”你怎么笨手笨脚的,连碗都端不稳?“
小华:”妈妈,对不起,我手滑了。“
小华妈妈:“手滑?你总是找借口。你看看这地板,现在还得我来收拾!”
小华:“妈妈,我下次会小心的。”
小华妈妈:“你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还能指望你做什么?你看看邻居家的孩子,多能干,你怎么就不能学学人家?”
性子急的妈妈质问孩子 “你怎么笨手笨脚的?”,其实就是给孩子打上标签,伤害孩子自尊。
如果我们想要让孩子有所成长,就要积极暗示孩子可以通过努力越做越好。像是打击孩子的积极性,给孩子的行为打标签,如“笨手笨脚”“不聪明”“不灵活”之类的,容易让孩子对自己形成负面的固定认识,久而久之,孩子做什么,都会因为身上带着的这些标签退缩,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家长的鼓励和支持。而打击式反问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经常受到打击式反问的孩子自信心更低。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更容易选择逃避,而不是勇敢地去尝试。
02
改变说话的方式
让孩子的成长更有信心
家长的反问句往往让孩子感到不被理解和尊重,觉得自己的行为被无端指责,从而产生反感抵触情绪。
不仅如此,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充满好奇心,喜欢问问题。然而,家长的反问句可能会让孩子失去提问的积极性。当孩子问问题时,如果得到的是反问句的回应,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的问题很愚蠢,或者害怕被指责和嘲笑。
有的孩子在面对妈妈的反问时,摆臭脸、不情愿做事,甚至用反问回击家长。这种反感抵触情绪不仅会影响亲子关系,还可能让孩子在其他人际关系中也变得敏感和易怒。
总是被反问堵住表达渠道的孩子性格会变得拧巴。他们既想反抗家长的权威,又渴望得到家长的关爱,所以会出现既反抗又求抱抱的情况。这种矛盾的性格会让孩子在人际关系中变得小心翼翼,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反问句,用温和、尊重的语气与孩子沟通。
01/ 改变说话方式
在与孩子沟通时,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能够极大地降低孩子的抵触情绪,让他们更容易接受我们的意见。
例如,“你怎么不写作业?” 可以换成 “宝贝,你该写作业了”。这样的表达方式更加直接明了,孩子能够清楚地知道家长的要求,而不会感到被质疑或指责。
因为陈述句传递的是一种客观的信息,没有反问句中那种强烈的情绪色彩,孩子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02/ 控制情绪
家长要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在面对孩子的一些行为时。当我们感到情绪不好时,要避免对孩子吼叫,因为这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我们可以学会冷处理自己的情绪,对自己喊 “停”,等情绪冷却后再与孩子沟通。
比如,当孩子把水弄洒了,我们可能会感到生气,但这时我们可以先深呼吸几次,告诉自己不要发火。
等情绪稳定后,再用平和的语气对孩子说:“孩子,你来和妈妈一起收拾干净,下次一定要加倍小心了。” 这样既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不会伤害到他们的感情。
03/ 探索自己的沟通模式
家长应该了解自己为什么喜欢用反问句与孩子沟通。这可能是受父母的影响,也可能是自己在生活中养成的习惯。我们要反思自己的沟通习惯,与家人一起探讨家庭沟通模式,杜绝吼孩子的话术。
家长可以通过家庭会议的方式,让每个家庭成员都发表自己对沟通的看法和建议。
大家一起制定一些沟通规则,如不说反问句、不吼叫等。这样可以让家庭氛围更加和谐,孩子也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04/ 给予孩子尊重和选择
给予孩子尊重和选择,能让他们感觉到被重视。比如在做家务时,我们可以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让他们决定做哪些家务。
一起参与家务的过程中,我们要给予孩子鼓励,指出孩子特别用心的地方,让他们体会到价值感和成就感。
例如,我们可以对孩子说:“宝贝,你可以选择扫地或者擦桌子,你觉得哪个更适合你呢?” 当孩子完成任务后,我们可以给予他们一个小奖励,如一个拥抱或者一颗小星星。这样孩子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家务,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亲子关系,如同精心培育的花园,需要用爱与理解来浇灌。当家长频繁使用反问句与孩子沟通时,这无疑是在花园中播撒盐分,抑制了亲子关系的成长。
如教育家约翰·杜威所言:“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赞美。”孩子尤其如此,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和鼓励。
因此,家长们应当意识到,与孩子的沟通应当建立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而非使用反问句的质疑和指责。让我们用耐心和爱心去倾听孩子的声音,用鼓励和支持去引导他们的成长,这样,亲子之间的桥梁才能坚固而温暖,孩子也才能在爱的环境中勇敢地提问、自信地成长。
本期图片来源于 吉林·希萌树幼儿园,感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