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科研写作研究所 的第 3551 篇原创文章
学术论文写作中,使用引用是论文的专业性和理论性的体现。但很多作者经常分不清楚什么时候使用引用,什么时候不使用引用,也即,分不清楚是否使用引用的标准。在美国戈登·哈维所著的《学会引用:大学生论文写作手册》中便对何时使用引用,何时不使用运用做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说明,下面将做出介绍,供论文作者们参考。
一、使用引用的情况
在一篇论文中,你应该通过注释或符号标明资料的出处,使读者了解该资料的完整出版信息。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作业(论文、题解、课外考试、计算机编程、实验以及其他报告),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资料(专家著作与学生论文,出版物以及网络资料;文本、数字、图片以及口头资料),在下列情况中,你都应该标明资料的出处。
(一)使用某处资料中的事实性信息或数据
当你使用某处资料中的事实性信息或数据时,需要标明资料的出处,让读者知道是谁收集了这些信息,并知道从何处找到它的原始形式。
(二)借用词语或符号
当你一字不差地引用一行文字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甚或引人注目的、独特的单个词语或符号时,你也要标明资料的出处,以使读者能核实引语的上下文和准确性,并把精巧准确的表述归功于原材料。但仅仅标明出处是不够的,你从别人那里逐字引用的话也要放到引号内,即便只有两三个词语。不过,如果你在一开始已经标明了出处,而且在论文中继续反复地使用。
(三)使用别人的思想或观点
你概括、重述或使用别人的思想、观点、解释或结论时,需要标明资料的出处。这样的话,读者就知道你是在概括别人所表述的见解,并知道你所援用的是谁的权威观点,知道可以从谁的表述中对你的概括进行查阅、核对。
(四)借用原材料结构或方法
当你利用原材料独特的结构、组织策略或方法时,也需要标明资料的出处。比如,将论证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部分、单元或类别,或者将某个问题分为两个方面;又如,某人或某团体(在论著、实验或田野调查中)所创立的研究某现象的方法步骤,这些都包括在内。标明出处可以告诉读者,这个策略或方法不是你原创的,他们可以查阅原始资料的上下文。
(五)提及他人成果
当你附带提及他人某方面的成果时,需要标明出处,除非这一成果是广为人知的,这样读者可以依据参考文献了解到进一步的信息。当你不确定是否要标明资料出处时,请标明出处。编辑也许立即就能看出你在涉及到某方面的内容,但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不标明出处。你的目的是写一篇让所有感兴趣的读者心悦诚服的论文。一般来说,我们似乎没有必要交代论文的相关背景信息,如这一研究工作的历史背景或关于这一主题已有研究的概述。但是,如果有必要交待论文的相关背景信息,而且你对它们的了解不是第一手的话,读者就需要知道你对这一背景事实的描述来自何处,即使它们是这一领域的共有知识。
二、不使用引用的情况
如果你发现自已在论文中几乎处处引用,或整段整段地引用,那就太过鹦鹉学舌了,你需要更多地独抒己见。在下列情况中,标明出处就是多此一举。
(一)前文已有相关性信息的介绍
在你论文的某一段落中,此前某个出处标记已经显而易见地说明了资料来源以及相关文段的页码。如果你连续几句引用的都是原材料中同一页上的东西,不必再次注明出处,除非你提到了另一页的内容或另起一段。不过,要注意,你要不断地使用这样的短语“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观察到……”,以解释清楚你在利用原材料,而不是表达自己的看法。当你反复利用某一处原材料时,仅仅在段落开头或结尾处提供单独一处出处标记是不够的——除非你写的每一句话都排除了关干语言、观点或信息出处的模糊性。
(二)使用“共有知识”
当你使用“共有知识”的时候。在不同的资料来源(包括百科全书、词典以及一些基本的教科书〉中常见或容易获取的,以及毫无疑义、并非建立在某一特殊解释基础之上的知识都属于共有知识。股市大崩盘(Stock Market Crash)①的日期、土星和地球的距离、美国国会的结构、DNA发现者的出生口期,这些是每个人都可以获取的知识。比如不必说明她顺带提及的弗洛伊德的“口腔固着”概念,或者绅士们常常在茶余饭后避开女士们去抽雪茄这一事实。如果她继续指出,这种饭后的习惯甚至在母权社会中也存在,那么,对这个不熟悉的观念,她就需要标明资料的出处。显然,在不同的情形中,“共有知识”的标准是不同的。在有疑问的情况下,务必咨询别人,或标明出处,以保万无一失。注意,当你从同一处资料来源那里大量引用信息时,你需要标明资料的出处,即使这个信息属于共有知识,因为这个资料来源(以及它组织材料的独特方式)对你的论文贡献良多。
(三)使用日常用语
当你使用日常用语中的短语时:你不必提醒读者,诸如“世界是一个舞台”①或“生命、自由与对掌福的追求”②的原始出处,甚至不必把这样的短语放到引号中。
(四)与他人交谈中的观点
作者:张文静(科研写作研究所编辑教研二室学术编辑)
请尊重原创,未经许可,拒绝转载
点击下方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