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经验】赣州市兴国县老年大学办学工作创新案例

教育   2025-02-03 11:22   广西  


实施“六红”教育工程,办好特色学校


【案例简介】
 2021年起,兴国县老年大学基于本地独特、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把传承红色基因、赓续优良传统、宣传红色文化、弘扬苏区精神,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特色办校的重要举措,实施“六红”教育工程,旨在专业课程教学、践行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师生的特长爱好、施展师生的能力水平、拓展教育教学理念,以“读红色历史、诵红色经典、讲红色故事、演红色戏剧、制红色工艺品、唱红色歌曲”等六个方面开展系列教育实践活动。
【主要做法】
1.创新理念,确立“六红”教育特色。兴国的特色是什么?是红色!苏区时,兴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80%的青少年参加了红军,在扩红、优红等十项工作中获得了模范,兴国也成为了苏区唯一的模范县。毛泽东主席亲自提写“模范兴国”四个大字,称颂兴国的同志创造了一等的工作。大力宣传和弘扬苏区精神,牢记兴国革命红色历史,赓续红色血脉与优良传统,再创“第一等工作”,就是兴国县老年大学的特色。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学校认真研究论证,确立了“六红”教育理念,力争创建兴国老年教育一等工作。
2.制定方案,细化“六红”教育思路。2022年,学校开始酝酿并启动“六红”教育工程,成立了开展“六红”教育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10月,制定了《兴国县老年大学“六红”教育工程实施方案》,下发到各部门、教学点、教师、班级、团体,详细安排部署了“六红”教育系列工作。《方案》强调了开展“六红”教育工程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六红”教育工作的具体内容与形式、思路与方法,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融合“六红”教育内容,提出了相关要求、制定出实操细则。
3.精心挑选,编印“六红”教育教材。2022年秋,学校成立了《红色课本》编纂委员会,把兴国县红色教育资源分成六大类,即红色历史、红色故事、红色经典、红色歌曲、红色戏剧、红色工艺品等。经过遴选、整理、编纂工作,最后形成了近十万字的《红色课本》。精心选录了苏区革命时期有名、习总书记讲话中表扬的经典故事:《腰缠万贯的乞讨人——刘启耀》《保佑共产党万万年——江善忠》《马前托孤——李美群》等10个故事;毛主席经典著作《关心群众生活 注意工作方法》《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以及“模范兴国”、兴国红色数字等历史素材;苏区舞蹈戏剧《马刀舞》《送郎当红军》《当兵就要当红军》等7个红色戏剧作品;反映苏区革命的部分剪纸、版画等工艺品;《长征组歌》、扩红兴国山歌等红色歌曲。2022年10月,学校印刷首版精装《红色课本》1000本,全校师生人手一册,为“六红”教育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4.学科融合,推进“六红”教育深化。充分发挥教师在“六红”教育中的关键作用。专门召开教师会议,就“六红”教育工作要求各专业教师提高思想认识,精读红色课本,制定围绕“六红”教育工程的课堂教学计划和户外活动安排。具体措施是:一是学校规定课前10分钟为学科开展“六红”教育时间,采取教师宣讲、学员宣读《红色课本》章节的方法,推进“六红”教育工程;二是根据学科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根据学员情况选定教学形式,器乐班、声乐班、合唱团教唱红色歌曲;舞蹈班、旗袍队、艺术团排演红色戏剧;书画班练习经典著作名言金句;太极班、形体班、瑜伽班背景音乐搭配红歌旋律;班级故事员、宣传报道员试讲红色革命故事;手工制作班制剪兴国苏区革命题材的宣传作品;摄影班则以兴国红色历史古迹、纪念场馆、故居为题材进行摄影教学与专题展览。
5.才艺展示,检验“六红”教育成效。配合“六红”教育工程,学校先后组建了相应的故事队、山歌队、戏剧表演队、老年作协,有计划有目的排演专题节目,至今展示的节目有:《腰缠万贯的乞讨人——刘启耀》等红色演讲故事6个;《红色乞丐》《送郎当红军》等戏剧节目3个;《长征组歌》大合唱曲目2个;“六红”题材兴国山歌特别节目3个(其中女声演唱1个,男女对唱2个)。为检验“六红”教育成效,学校定期举行“六红”才艺表演展示活动,一是每月举行一次“六红”教育教学成果、才艺展演,二是有计划地组织班级送文化下乡、下社区,截止目前,已有10个班级分别到红色旅游景点、乡村振兴示范区、红色纪念场馆等演出了10场,山歌队到学校演唱山歌7个场次,故事队到学校演讲7个批次。
【工作成效】
1.传承了红色基因,提升了政治立校水平。在老年教育中,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是老年大学一项重要的思政活动。通过实施“六红”教育工程,兴国县老年学员进一步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2.拓展了老年教育思路,提高了老年大学教学质量。在老年教育中,引进红色文化元素,拓展了老年教育的思路与内涵,浓厚了老年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3.搭建了老有所为平台,彰显了老年教育价值。“六红”教育工程为老年学员搭建了一个服务社会的宽阔平台。通过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力所能及的、丰富多彩的、喜闻乐见的系列活动,形成了在活动中接受红色教育、在活动中传承红色基因、在活动中体现老有所乐、在活动中彰显老有所为的良性循环。
【经验启示】
1.渗透红色文化教育是老年大学思政教育的重要举措。在老年大学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提高老年人的政治素养,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老年大学不可或缺的思政教育职责,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之举。
2.切合本地教育资源是彰显特色办校的有力手段。老年教育要切合本地实际,兴国县老年大学精选兴国独特的、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编印兴国乡土教材《红色课本》,实施“六红”教育,为老年教育探索新方法、创新新理念、赋予新内涵做出了可行性尝试,是兴国县老年大学特色办校的有力手段和积极作为。

3.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是办好特色学校的关键一环。教师是实施“六红”教育工程的主力军,挖掘教师潜力,发挥教师专业特长,是办好特色学校的关键所在。实践证明,兴国县老年大学的全体教师,在推进“六红”教育与学科融合、专业教学与指导、活动设计安排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丨赣州老年大学

(免责声明:本平台为纯公益宣传平台,此篇内容为网络转载,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


精彩栏目推荐

← 左右滑动点击查看更多栏目 →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


扫码添加编辑微信


社区教育大讲堂
致力于全国社区教育领域新闻资讯传播,学术论文交流,领导、专家讲座等综合性传播的新时代新媒体。全程服务于中国社区教育及老年教育工作各个不同群体的受众人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