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新年最该给孩子的仪式感,藏在这10件小事里——大观区石化大湖幼儿园家教课堂(第28期)

文摘   2025-01-25 23:22   安徽  

对于春节,我们有许多共同记忆: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守岁、放鞭炮……年复一年,这些仪式感组成了我们对于春节的记忆点,似乎有了这些仪式,才算过了一个完整的春节。


1

带孩子一起置办年货


到了今天,买年货不再需要排长队,只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够了。可这样快捷、简便的方式,却把置办年货渐渐变成了一个匆忙、敷衍执行的任务。今年,不妨让我们在网络购物的同时,也带着孩子一起去超市、集市上走走。年味儿,不一定要有富足的年货。跟孩子一起采买、置办年货的过程,往往更能让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新年的到来。



2

给每一位家人准备礼物


家庭里,有人愿意为孩子准备一份礼物,是件很幸福的事情。记得小时候,每年过年前,家里长辈都会给孩子买一个对应生肖的玩具:鼠年的时候,是一只憨态可掬的米老鼠;牛年的时候,是一头粉色鼻子的大奶牛……年年都是如此,让我们一众孩子开心不已。


今年春节,我们也可以为孩子制造一份惊喜,并要求孩子给每一位家庭成员准备礼物。这份礼物不一定贵重,可以是一支花,也可以是一张贺卡。但礼物背后的心意却足以让孩子明白:无论如何,我们始终爱着、珍惜着彼此。



3

全家一起大扫除


进行大扫除不仅是为了清洗器具、拆洗被褥、掸拂尘垢,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整理和收纳,让孩子从小具备“断舍离”的意识。


让孩子在家中也能参与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摆放餐具、收拾自己的玩具等。这些举措不仅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自理能力。



4

邀请孩子一起做年夜饭


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年夜饭。大人们从一大早就开始忙碌,包饺子、炸丸子、炖排骨……小孩子们则打着“帮忙”的名义围在厨房里,后来才发现,真正值得期待的从来都不是食物本身,而是一家人一起忙碌的过程。


今年,让我们邀请孩子一起来准备年夜饭吧。拿出我们珍藏已久的餐具,问问孩子食物应该如何摆盘,在柴米油盐的烟火气里,寻找家的温度和爱的踪迹。



5

亲子写对联


春节的仪式感往往不需要搞得多么正式、复杂,也可以是简简单单的,比如,亲子写春联:当亲手写的春联被贴在墙上的时候,孩子也会感受到满满的新年仪式感、幸福感。



6

跟孩子一起制作新年手工


为了保护环境,越来越多的城市规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或许对这一代孩子而言,他们对新年的记忆少了几分烟火的气息,但我们依旧可以换一种方式,给孩子的童年增添几分色彩:比如我们可以在过年前和孩子一起做一个手工。


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会离开父母的身边,但我相信,童年里关于新年手工的记忆留给他的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更是一种积极而有趣的人生态度。



7

拍一张全家福


我们可以每年春节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拍一张全家福。由全家福组成的相册,或许并不昂贵,但却是孩子最珍贵的回忆。它背后所象征的归属感和联结感,让孩子知道:家人之间的爱和亲密也永远都不会消失。



8

给孩子写一封信


写信,就是一个“收集故事和记忆”的好办法。家长通过手写信件的方式,将个人的生活经历、成长故事以及对孩子的期望与祝福娓娓道来。这些信件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情感,更成为连接家长与孩子心灵的桥梁。这一方式不仅可以让我们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毫无保留地告诉孩子,还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增进感情。



9

全家计划一次出游


对孩子而言,旅行是好奇心萌芽的开始,也是拓宽有限世界的原动力。新年假期,不如计划一次出行,目的地不一定很远,可能只是家附近的景点或是公园。但带孩子去看世界的经历,却足以成为孩子新年里收到的最好的礼物。穿着新衣,怀着期待,跟父母商量着目的地,这将会成为孩子童年记忆里最美好的时刻之一。



10

陪孩子看一场电影


在新年这个特殊的时间点,我们不妨带着孩子去看一场他喜欢的电影。在享受光影盛宴的过程中,我们逐渐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靠近孩子。看完后,还可以跟孩子讨论一下剧情、人物。



新年,对每一个中国人而言,都是一个特别的时刻。通过传承节日的仪式感,我们不仅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还能够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我们共同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让它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


文字来源:中国教育报


扫码关注,了解更多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均为公益使用,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权利方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大观区石化大湖幼儿园
石化大湖幼儿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