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鹭”北上研学,“热”雪“燃”冰城

教育   2025-01-27 17:16   黑龙江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一行“白鹭”闯东北,两地温情暖寒冬。如果说,1月18日26名“小白鹭”勇闯哈尔滨,凭着一腔孤勇,那么五晚六天的哈尔滨研学之旅过后,23日的离别便多了份依依不恋。厦门到哈尔滨的直线距离约2800公里,有20多度的纬度差,这段神奇美妙旅程让厦门“小白鹭”已经对下一次跨越山海的约会有了更多期待。

          

冰城初印象:天是真冷,人是真暖


     18日,由哈尔滨日报、海西晨报联合组织的厦门“小白鹭”海西晨报小记者哈尔滨研学团顺利抵达哈尔滨。从20多度温暖湿润的厦门海滨来到零下20多度的冰城哈尔滨,“我呼出的气竟然是白色的”孩子们被扑面而来的冷空气震撼,内心充满了好奇和兴奋。一下飞机哈尔滨日报的记者们就热情地为“小白鹭”戴上了毛茸茸的“虎头帽”。这一举动,如暖流融化了“小白鹭”初临陌生地的紧张。从机场到报业大厦的一路上,车窗外银装素裹,与厦门的葱郁截然不同,孩子们脸颊紧贴车窗,好奇打量,对即将开启的研学充满期待。


     从没见过铺天盖地冰雪的“小白鹭”到达住处,放下行李直奔报业大厦后身冰封的江面尽情嬉戏,手牵手在雪地上不断的转圈圈,“原来与冰雪零距离的体验竟这么美妙”海西晨报小记者陈馨妤跟记者说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看到雪。“松花江面上白茫茫的都是雪吗”、、“锅包肉酸酸甜甜真的太好吃了”、“在江边的雪地上撒个欢儿”……这些都成了“小白鹭”抵哈后的冰雪初体验。


     开营仪式上,哈尔滨日报还为海西晨报小记者们精心准备了包括发热鞋垫、暖帖、哈报专属小记者采访本,东北特产格瓦斯等在内的伴手礼,为孩子们接下来6天5晚的冰雪研学之旅提供温暖保障。寒风蕴暖,“还得是东北人,热情又温暖”研学团对哈尔滨的初印象是“天儿是真的冷,人是真的暖”!
         

铭记历史,追忆先烈,启迪爱国情怀




     此次研学活动以“冰雪文化展示+红色基因传承+科技创新教育”为主题,让两地少年儿童在研学行程中开拓眼界,增进友谊。研学之旅为两座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与友谊互动搭建了宝贵的桥梁,更为厦门“小白鹭”们开启了一场启迪爱国主义情怀的北国之旅。



     在哈尔滨市兆麟小学,“小白鹭”们通过兆麟小学“小红军”的讲述,海西晨报的小记者得知这所小学是以李兆麟将军命名的红军小学,近百年的校史与红色教育相融合,他们被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深深震撼。

    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小记者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认真观看展品,详尽地了解着那段历史。他们紧握拳头,眼中闪烁着愤怒和坚定的目光,迎着光亮的出口一直往前走。平时没有一刻消停的孩子们此刻却很安静,或许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战争的残酷,但他们一定感受到了“别回头,向前走,出口有光,有人间烟火,有国泰民安。”
         

来到哈尔滨,才知道什么是冬天


    

     
     来到哈尔滨,上一堂“上冰课”那是必须的。在兆麟小学校园的冰雪游乐场,厦门“小白鹭”感受到了冰城娃的快乐。抽冰尜、爬雪山、推冰壶……欢乐的笑声在冰面上空肆意飘荡。校园里过足玩冰雪的瘾,再到太阳岛雪博会的冰天雪地中尽情撒个欢儿。





     太阳岛雪博会的“雪人先生”、“套娃雪人”、“白悟空”、青花瓷、八骏图、雪墨画等雪雕艺术作品接踵而至,孩子们的眼睛都不够看了,嘴巴张开就没合上过,不停发出“哇……”、“哇……”的惊叹声!体验了冰面碰碰车的“横冲直撞”,感受了雪圈大转盘的刺激,孩子们开启了“雪地撒野”环节,在雪地上挖雪、扬雪、奔跑,玩得不亦乐乎。



    在哈尔滨热雪奇迹滑雪场,厦门“小白鹭”解锁了他们的一项“新技能”。在这个亚洲最大的室内滑雪场,穿上雪板、戴上头盔、换上滑雪服,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他们勇敢下场了。蹬腿、发力、向前……跌倒了爬起来再滑,一番操作后,许多“小白鹭”都能御雪而行了。夜幕降临,冰雪大世界更加绚丽多彩,“小白鹭”们或好奇地触摸、拥抱那些冰雕建筑,或三三两两在地上堆雪堆,或手捧雪花扬起,抬起头,让片片雪花撒落在脸上,一边撒,一边喊“下雪了,下雪了”!果然,夜后真的下起了雪,孩子们跑着,跳着,笑着,久久不肯离去。他们说:“来到哈尔滨,才知道什么是冬天的样子。



     几天的研学之旅,万国建筑博物馆中央大街逛了,索菲亚教堂前来张大合影照,马迭尔宾馆百年展品看了,东北“卢浮宫”哈药六厂去打卡了,东北虎看了……东北铁锅炖吃了、马迭尔冰棍和面包吃了,春饼、饺子、锅贴吃了……厦门“小白鹭”深深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开放包容,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异域风情。
              

走进哈工程、哈工大

小年红饺子感受哈尔滨“硬核”浪漫



     厦门“小白鹭”的研学之旅收获快乐的同时,还收获了满满的知识,走进哈工大和哈工程感受“国防七子”的科技魅力、听哈报资深记者讲述冰雪文化和迎接亚冬会的采访故事……



     “小白鹭”们十分幸运,在哈工程海空“传奇E唯”冠军团队,有幸听到“冠军总教头”李海波的讲解、看到了“蛟龙”号载人深潜潜航员陈云赛、“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毕升等传奇学员的亲笔留言、与“冠军总教头”合影、与“冠军展廊”合影、看一看传奇学员的亲笔留言。他们还在E唯协会的哥哥姐姐的帮助下,亲手组装3D打印飞机模型。




     在科技范儿十足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馆,孩子们兴奋地参观各类航天展品,巨大的火箭模型矗立在展厅中,仿佛即将冲破穹顶飞向无垠的太空……从巨大的火箭模型到精致的航天器展示,再到模拟太空漫步的互动体验,每一处都吸引着孩子们好奇的目光。“运载火箭是国之重器,运载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到神舟系列飞船载人航天的壮举,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历程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中闪烁着敬佩与向往的光。孩子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两所高校,心底默默有了一份约定:长大后这里上大学。


     哈报精心为海西晨报的小记者安排了冰雪文化和迎接亚冬会的采访故事为主题的两堂特色训练营课程,小记者们听得认真,记得仔细。通过哈报记者的讲述,他们对美丽的哈尔滨还有太多“宝藏”没来得及去挖掘,感到意犹未尽。



     厦门“小白鹭”离哈的前一天正赶上北方小年,哈报记者特意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场特别的研学课——用黑龙江大学的科研红甜菜面粉包红饺子,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23日傍晚,厦门的“小白鹭”带着满满的回忆和不舍踏上归途。临行前还嚷着“我还想去中央大街”,“我想去吃好吃的烧烤”,“我要去松花江上接着玩”……这次冰雪研学之旅将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一段难忘的经历,激励他们勇敢追梦,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或许在某个夜晚,哈尔滨美轮美奂的浪漫冰雪会走进这些“小白鹭”的梦里。


实习生王珊珊 哈尔滨日报记者 张巍 文 /
杨茉 纪天伟 周雪莉 赵琳 王越 刘菊 杨艳 董彤 郑炜 梁潇  摄/视频拍摄







获取更多权威资讯,

可扫码进入“哈报教育家长群”


编辑:纪天伟
审核:杨茉


END

新晚报教育
哈尔滨日报教育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