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我们已迈入2025年,世界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环境的变化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周围的一切。
经济和人口结构都在变,各种想不到的麻烦事,就像水底下的石头,时不时冒出来给你添堵。
以前李嘉诚说,未来十年,可能有半数家庭会碰到六个跟房子有关的难题。
房价高的问题,就像头顶上挂了把剑,随时可能掉下来。普通人夹在中间,真是左右为难。一边怕房价噌噌往上涨,买房梦越来越远;一边又担心房价突然跌了,自家房子不值钱了。
看看数据,十年间,一线城市的房价翻了两倍多。拿北京来说,2015年那会儿,房价一平方米才3.5万,到了2024年,直接飙到了6万。拿小王来说,一个月挣1万,省吃俭用一年能攒下5万。可在北京,买套100平的房子得600万,首付都够呛,更别提那漫长的房贷了。
为了买房,好多家庭背了一身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物价涨得厉害,吃穿用度样样都贵,生活成本越来越高。
现在是真的不好找。教育部数据说,2025年大学毕业生有1100万,这么多新人找工作,竞争能不激烈吗?小张刚毕业,简历投了一堆,面试跑断腿,还是没找到合适的工作。
企业裁员降薪也是家常便饭了。从2023年开始,不少企业因为生意不好,就开始裁员减薪。2024年,一家大互联网公司裁员几千人,这些人一下没了收入,生活都乱套了。
新兴行业对老行业的冲击也不小。科技发展快,新行业一来,老行业就受罪了。比如,电商火了,实体店就不好做了,好多店员收入减少,甚至失业。
咱们国家越来越老了,养老压力越来越大。到2024年底,60岁以上的老人都超过3亿了,占了总人口的22%。养老院床位不够,好的养老资源更少。赵大爷70岁了,孩子都在外地,想找个好养老院,结果排队都排到两年后了。以后,养老问题只会更严重。
01
生病谁也跑不掉,但如今,跑一趟医院,钱包就得瘦一圈。说说药价吧,这几年,常用的药价涨得那叫一个凶。尤其是那些慢性病药,价格翻了好几层。我有个亲戚,一直得吃药维持,以前一个月药钱才两三百,现在得五六百,这压力可不是闹着玩的。
再说说看病的检查费,贵的能让人心惊胆战。搞个全身检查,随随便便就得上千。要是摊上大病,那医疗费简直高得离谱。比如做个PET-CT,一次就得花个大几万。我有个邻居老林,50岁中了风,治疗费十几万,为了治病,家底都掏空了,还背了一屁股债,最后家都不成家了。这病,真是让人又气又怕。
现在养孩子,那真是甜蜜的负担。从宝宝落地开始,奶粉、尿不湿就得花不少。等孩子大了,学费、辅导班费用更是让人心疼。我有个朋友小唐,他家娃上幼儿园,一年下来得花3万。上了小学,辅导班每年又得搭进去3-4万。这钱,普通家庭真心承担不起。所以,很多年轻夫妻都不敢要二胎,有的甚至直接不生了。结婚率和出生率越来越低,这都是生活压力大的结果。
李嘉诚给了四个建议,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
第一条,得学会算账。每月家里进账多少,出账多少,心里得有个数。还得留点救命钱,万一遇到啥突发情况,比如生病、失业,手头有点钱,心里就不慌。这就好比出门带把伞,下雨了就能用得上。
第二条,社会变化快,得不断学新东西,提升自己。比如学个新技术,考个证,可能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多赚点钱。现在很多人学编程、搞新媒体,抓住机会就能翻个身。
第三条,别把所有钱都放一个地方。投资也是,别光盯着买房或者存银行。可以试试买点基金、股票,或者做点小买卖。风险是有,但分分开,说不定能多赚点,还减少了风险。
第四条,得多关注政策。买房、养老、医疗这些,政策一变,可能就能省下不少钱。所以,咱们得留心政策,看有没有啥机会能抓住,或者提前做好准备。
未来十年,那些危机可不是开玩笑的,可能真的会找上门。现在不打算,到时候真遇到事,可就晚了。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往期文章推荐阅读
马云预测应验?国家一锤定音2025年房地产,今年起,楼市或将有大变化
2025年,比房价暴跌更可怕的事情即将发生,作为普通人需要怎么办?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取消房贷利率政策下限,再度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每年减少借款人房贷利息约1500亿元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一点点的启发,很期待你留下一个赞+在看。谢谢,亲,祝您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