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楼市的热度又上来了,这都得归功于那位经济高手——前重庆市长黄奇帆,他抛出了一些新鲜的观点。
当年,黄市长在重庆的时候,GDP增速是全国数得着的,房价也控制得相当稳当,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1月12号,2025年的那天,黄奇帆在一个挺重要的会上,对房地产的未来走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黄奇帆说,现在房地产最大的问题就是盖的房子太多了。你看看,从2020年的22亿平方米建筑量,到2024年,估计也就6亿多平方米,这跌得可不是一点半点。新房卖得也差,2020年还能卖18亿平方米,到2024年就只剩5亿平方米了,掉了差不多三分之二。
土地卖得更惨,2020年还有8.7万亿的收入,到2024年估计也就3万亿左右,简直是大甩卖。为什么会这样?
说白了,就是以前开发商太猛了,一个劲儿地盖房子,没想想市场能不能吃得下。有的小城市,新楼盘到处都是,但当地人买得起房的没几个。还有的城市,为了GDP好看,使劲儿卖地,结果房子越建越多,卖不出去。
黄奇帆提了个主意,说国家可能会掏钱买下这些卖不出去的房子,把这些房子变成保障房,给那些买不起房的人住。现在我国的保障房比例才5%,国际上都说得有20%-25%才合适。要是能把这些空房子变成保障房,那就能让更多人有个家。再说,这样一来,钱就能在开发商、债权人之间转起来,经济也就活了。
黄奇帆还把我们国家的楼市情况和美国的次贷危机、日本的房地产泡沫比了比。他说,我们这儿的情况跟他们那儿不一样。美国那时候,买房可以不用首付,还能把房子涨价的部分换成钱。金融机构还把那些高风险的贷款打包卖,最后搞出了大麻烦。
我们国家不一样,一直不让零首付,那些坏账也没打包卖。所以,我们的房地产风险主要是企业自己的债,不会搞出金融大危机。
日本那时候,城市化都77%了,市场没需求,日元又大起大落,金融体系一塌糊涂,经济好多好多年都没缓过来。我们这儿,户籍人口城市化才65%左右,将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楼市还有得发展。
01
市场完全是换了个玩,以前那种随便撒欢儿就能长大的日子过去了,现在得想点新招,找找新的出路。
先说说金融这块儿,得来个大修整。以前开发商借钱跟喝水似的,负债率高得吓人,80%-90%!这风险太大了。现在国家要出手整治,把负债率压到50%左右。这就好比给房地产减减肥,让开发商们喘口气,金融风险也小多了。国家还要把借钱的规矩定好,首付比例得合适,别让钱都跑房地产去了。以前房地产占了金融资源的一大块,超过四成,现在得让它回到两成到两成五。这么一来,其他行业也能喝口汤,经济也更健康。
黄奇帆出了个“六分之一”的法子,听起来简单,但挺有道理的。租房别超过年收入的六分之一,买房也别超过一辈子挣的六分之一,城市每年盖房的钱也别超过GDP的六分之一。这三个规矩,就像是给房地产市场画了个圈,让市场稳稳当当,健康发展。
中央政府出手了,一套连环招儿。首先,可能拿出10万亿来买那些卖不出去的房子,这样一来,开发商的钱袋子就鼓了,市场信心也稳了。接着,加大力度改造城中村和旧房子,提升城市品质,还能拉起新的需求。再就是,得把房地产借钱的道儿给规范了,从根儿上防风险。最后,房地产公司得精简,两三年内从9万多家减到2万家以内。这样挺好,把那些不靠谱的小公司清出去,行业更干净、更健康。
黄奇帆说了句挺有深意的话:“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就是说,现在楼市虽然有点难,但政策用好了,市场调整到位了,2025年楼市就有望稳当起来。
往期文章推荐阅读
李嘉诚又说中了,中国手握两套房的家庭,未来注定会有“三种结局”
进入1月后,一旦开发商大肆降价甩卖房子,90%老百姓恐将难逃这5大厄运
好消息!原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最新发声:国家或拿出10万亿收购房地产库存,2025年楼市稳了!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一点点的启发,很期待你留下一个赞+在看。谢谢,亲,祝您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