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可/唐本忠揭示非共轭结构在构建发光材料上的优势:空间电荷转移vs价键电荷转移

学术   科学   2024-07-18 09:49   北京  

浙江大学张浩可研究团队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唐本忠院士通过构建不同的共轭和非共轭D/A结构模型,揭示了非共轭结构中的空间电荷转移(TSCT)在光物理性能上优于共轭结构中的价键电荷转移(TBCT),为有机发光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发光材料的光物理性质调控中,引入电子给体(D)和受体(A)以构建电荷转移(CT)态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策略。传统的CT型发光材料通常依赖于π共轭稠环结构,但在聚集态下,这类材料往往会出现混合的CT/局域激发(LE)态以及发光减弱的现象。因此如何构建全新的CT态模型来实现高效和可控的有机发光材料,成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和挑战。

浙江大学张浩可团队聚焦于空间共轭理论机制的探究和高性能弱作用基有机发光材料的开发,与唐本忠院士在该领域联合发表了一系列的原创性研究工作(Nat. Commun. 2022, 13, 3492; J. Am. Chem. Soc. 2023, 145, 21104; J. Am. Chem. Soc. 2022, 144, 7901; J. Am. Chem. Soc. 2021, 143, 9565; Angew. Chem. Int. Ed. 2024, 63, e202403827; Angew. Chem. Int. Ed. 2024, 63, e202318245; Angew. Chem. Int. Ed. 2023, 62, e202306762; CCS Chem. 2023, 5, 2832)。在此基础上,最近张浩可研究团队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唐本忠院士报道了8种具有不同D-A结构的模型,分别以价键共轭的联苯(BP)和空间共轭的二苯甲烷(DPM)为骨架。他们对这些衍生物的CT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系统的光物理表征和理论计算,揭示了非共轭DA-DPM中的空间电荷转移(TSCT)在光物理性能上优于共轭DA-BP中的价键电荷转移(TBCT)。

具体来说,研究发现:(1)TSCT发光材料的最大发射波长(λem)明显长于对应的TBCT发光材料。例如,二甲氨基(DMA)和氰基(CN)修饰的DPM(DMA-CN-DPM)发射波长达621 nm,而相应的BP(DMA-CN-BP)仅为480 nm(图1a和e)。(2)基于TSCT的DA-DPM对温度、极性等环境变化表现出更高的响应灵敏度(图1b, c, f和g)。(3)在不同构象的DA-DPM中,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实现了完全分离,而这种现象在共轭DA-BP中较难实现(图1d和h)。

图1. 价键电荷转移和空间电荷转移体系的电子结构和光物理性质对比

相关成果近期在线发表于Science China Chemistry,浙江大学硕士生涂维浩和博士生熊祖平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张浩可研究员和唐本忠院士为本文的通讯作者。详细内容见W Tu, Z Xiong, L Wang, J Zhang, JZ Sun, H Zhang*, BZ Tang*. The Superiority of Nonconjugated Structures in Fluorescence: Through-Space vs. Through-Bond Charge Transfer, Sci. China Chem. 2024, DOI: 10.1007/s11426-024-2015-9.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查阅全文。

【扩展阅读】

2024年《中国科学:化学》中英文刊优秀论文评选结果发布!

《中国科学:化学》2023年下半年最受关注微信文章

Sci. China Chem.影响因子10.4 || 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唐本忠院士/深大韩婷等:基于C–H活化/环化聚合制备多取代的荧光聚喹啉

唐本忠院士团队:无金属催化的多组分聚合制备多取代功能化的聚环戊二烯

华东理工大学马骧课题组:基于三线态-单线态Förster共振能量转移的寿命可调圆偏振发光聚合物

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潘世烈和杨云课题组综述:基于双折射活性官能团和排列的硼酸盐双折射

中科院化学所赵永生等多位专家合著综述:发光钙钛矿材料设计制备与器件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Eli Zysman-Colman教授:具有TADF效应的树枝状聚合物——树枝状给体的结构与位置的协同效应

南开大学王小野课题组:芳香性调控策略“点亮”非苯芳烃Acepleiadylene实现超窄谱发光

苏州大学廖良生、蒋佐权教授Sci. China Chem.:受体修饰助力高效窄谱稠环氮/羰基发光材料——蓝光EQE达到29.4%

苏州大学蒋佐权、廖良生教授团队:π-堆叠螺芴材料实现高效白光照明

深圳大学於秀君/李霄鹏教授综述:基于三联吡啶的发光金属超分子体系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何自开课题组:通过连续氯化反应触发对称性破缺构建空间共轭型手性发光结构

华东理工大学曲大辉教授课题组:基于葫芦脲的超分子多色荧光体系用于信息加密

首都师范大学付红兵&田洋团队:铟基有机-无机金属卤化物超长室温磷光

武汉大学龚少龙教授、深圳大学杨楚罗教授:基于三价金激基复合物的高效率多色OLED

中国科学化学
《中国科学:化学》(中文版)和Science China Chemistry(英文版)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化学期刊,致力于快速报道化学科学及相关交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最新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