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医总爱说病人“湿气重”?

健康   2025-02-03 06:01   山东  


 很多人去看中医,都会被告知“湿重”,湿是从何而来的。 


湿的存在有三个因素


1、因为吃了过多的油腻物,消化不了,堆积成湿;


2、虽然没多吃,但本身消化能力不足,吃一点儿就腻住了,也会成湿;


3、还有就是环境、季节因素的影响,比如四川多湿,那里的人不吃辣椒就会不舒服。比如夏天,很多人体内都会有湿,身体会变得很重、很懒。


这三种症状归根结底都和脾气有关系,“湿重”是标,“脾气虚”是本。


中医说的脾,是负责运转的,任何代谢产物的排除都要借助脾气的力量。脾气一虚,脏东西就要潴留体内。脏东西是什么呢?可以是多余的脂肪,也可以是异常的分泌物、排泄物。



胖人多阳虚“湿重”


很多胖人看似壮实,实为虚寒。特别是肚子上脂肪多、游泳圈越来越大的人,更不能忽略他们体质的寒性。你如果去摸这种胖人,他们的皮肤一般都是凉凉的。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体自己知道缺少阳气,本能地增多脂肪,以起到保温的作用。


就像过去没有冰箱的时候,夏天卖冰棍的人,都会用一条棉被包住冰棍,棉被是防止散热的。胖人身上的脂肪起的也是这个作用,所以也就有“胖人多阳虚,而瘦人多阴虚”的理论,往往是越胖越虚,越虚越胖,形成恶性循环。


胖人的正确减肥方式应该是温化寒湿,“温”是增加代谢脂肪的能力,“寒湿”就是指那些不该积存在体内的脂肪。



小心爱睡觉的孩子是“湿重”


我一个同事的孩子,很乖,而且特爱睡觉,这也是被湿邪困住了。这孩子之所以湿重,首先可能是孩子本身先天的脾胃不是很强,后天喂养的时候,家长可能没注意到,伤了他的脾气。


脾气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糟粕的能力,如果这种能力下降了,营养吸收不了的同时,糟粕也排不出去,留在体内就成了湿。带着这些废物,身体自然就觉得疲劳了,所以小小的年纪就容易犯困。


被湿邪击中的典型症状是:身体总觉得疲劳,但这种疲劳不是因为哪里酸痛,如果酸痛的话,可能是你有血虚、血不养筋的问题。


1、身体发沉、发重,头也发蒙,虽然头不疼,但是不清爽;


2、皮肤上会有湿疹,胃口也不好,吃什么都觉得没味道,嘴里发黏。


3、舌头伸出来时,你会发现舌质很胖,颜色偏淡。症状严重的,舌头边上会有齿痕,甚至像孩子的小裙子似的,这叫“裙边舌”,这就是比较严重的脾虚湿困了。



承山穴是祛湿大穴


每天早上起床时,将两腿伸到床外,让承山穴正好搁在床沿上,两腿左右摆动,以按摩承山穴。


按承山穴,都会有明显酸胀痛感,这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是膀胱经上的阳气在起作用,身上的湿邪,正随着微微升高的体温向外逃逸。



补脾祛湿的药


要想祛湿,你首先得健脾补气,几乎所有健脾补气的药都能间接地祛湿。你还可以到药店里去买中成药,比如“参苓白术丸”,这是补脾气的好药,性质很平和,可以长期吃来缓慢地改善脾虚湿重的体质(因人而异)。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诚挚说明: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及初发权仍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推荐 

// 1

老祖宗发现:脚上有神秘的“生命密码”,可治疗全身疾病!

// 2

道医:要想健健康康活的久,秘密就在这“两千字”里,堪比道德经5000言!

// 3

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不是排便,也不是喝水,早知道早受益

// 4

就是这么厉害!这里每天敲50下, 白发减少、大腿瘦了,而且水肿、毒素也渐渐消失了!

// 5

猝死,90%都是因为“这个地方”被堵住了!

// 6

道医:穴位就是中药,经络就是药房!医生嘛,就是你自己!


点击下方👇[ 道医养生 关注我们

道医学习交流,上医治国,道行天下

愿有志之士共同交流学习道医。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道医养生
道医学是道教在以医传教的宗教活动和追求长生成仙的修炼过程中,通过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和体悟,形成的一套具有宗教色彩或民俗文化性质的心身医学体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