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主管护师)、 陈逍丽(护士长、副主任护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点击上方收听节目<<
世界糖尿病日
主 题
糖尿病与幸福感
幸福感:舒适、健康、快乐的身心状态。
呼吁将糖尿病患者的整体幸福感置于护理的核心,而不仅仅关注血糖,从而进一步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口 号
创造高质量的糖尿病生活
糖尿病生活:在家庭、工作、学校、生活中,管理糖尿病、应对身体和心理挑战的日常体验。
世界糖尿病日
我们鼓励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日常生活和面临的挑战,以建立一个支持性的全球社区,并倡导更好的护理实践,关注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心理和情感等各方面的需求。
在医学的舞台上,糖尿病是一场漫长而复杂的交响乐,它的旋律时而低沉,时而高昂。专科医务人员作为指挥者,接受严峻挑战:教育与自我管理是幸福的基石;心理支持是幸福的催化剂;社会帮助是幸福的源泉;个性化治疗是幸福的制定;预防并发症是幸福的守护。
今天我和王艳想和大家谈谈糖尿病足的一些事。足在生活中可能是我们身体里最不容易受关注的一部分。但是,如果我们想一想假如那天有人脚出现了问题,甚至要截肢,那糖友们的幸福生活是不是就陷入了泥潭之中?
什么是糖尿病足呢?
说到糖尿病足,很多糖友并不陌生,它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指糖尿病患者脚踝以下出现的溃疡、组织感染或破坏,不少糖友形象的称其为“烂脚”。
烂脚烂如其名,症状可以从最早期的局部破皮、破溃流脓,再到发黑露骨、局部烂肉直至发展为晚期的脚趾头坏死乃至脱落。出现局部破皮、破溃流脓、发黑露骨、局部烂肉、脚趾头坏死。
糖尿病足不仅治疗费用高昂,且预后不佳,可能造成截肢、甚至死亡。更可怕的是糖尿病足并不少见,每20名糖友中就有3个糖友是糖尿病足的高危人群、有1个已经出现糖尿病足。我国50岁以上糖尿病人群中,糖尿病足发生率达8.1%、截肢率达19.03%、肢后的5年内死亡率高达40%。
为什么糖尿病会“烂脚”?
哪些人容易“烂脚”呢?
糖尿病患者足部的破溃、坏死通常继发于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1)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概率是非糖尿病的2倍,更容易出现下肢中小动脉的狭窄或闭塞,使得下肢远端血供变差,甚至出现缺血性坏死。
任何组织都需要血液滋养,相比外伤引起的足部溃疡,下肢动脉病变引起的足部溃疡更难愈合,而截肢率相比神经病变引起的足部溃疡复发率更高!
(2)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最经典的表现是肢体远端多发的、对称的神经病变,半数患者表现出肢体麻木、疼痛或感觉异常。
正常人脚受压时,会因为不舒服调整鞋袜或姿势,但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会因感觉不到不适或疼痛,导致局部反复过度受压,产生足溃疡。
因此,同时患有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和远端肢体感觉异常的糖友要更加当心糖尿病足的发生!
糖友要高度警惕糖尿病足患者的猝死
(1)什么是猝死呢?“猝死”是指突然发生、出乎意料的死亡。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但目前多数学者主张定为1小时。
(2)猝死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从发病到死亡时间短;二是猝死常常发生在貌似健康的人身上;三是猝死通常不可预测。猝死在死亡中约占15%~30%,猝死分两大类:“非心源性猝死”和“心源性猝死”,“非心源性猝死”不足20%,主要见于脑出血、肺栓塞、重度哮喘、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剧烈运动、药物因素等等;临床发生的大多数(超过80%)猝死属于“心源性猝死”,常见于急性心梗、恶性心律失常、重度心衰、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各种心肌病等等。心源性猝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平常对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控制不力,加之某些诱因(如过度劳累、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暴饮暴食等)的促发所致。
(3)根据相关调查数据表明,我国每年平均有60万的猝死事件发生,并且具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尽管如此,猝死的发生率还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根据相关研究发现,55、65岁是两个较为重要的分界线,超过55岁猝死可能性明显增加,超过65岁,猝死发生率较为显著增加。
(4)而当糖尿病患者并发足溃疡时往往糖尿病病程已较长,免疫防御能力受损,整体血糖控制状态较差,多同时合并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一旦进展到糖尿病足这一阶段,往往心脑血管病变很严重了,患糖尿病足时,心脑血管疾病没明显症状,但心脑血管疾病已经存在,但这种患者及家属往往认为“没心血管疾病”,平时又不到医院就诊,导致不能及时得到治疗。这种糖尿病足患者由于足部感染、不能下地活动长期卧床等因素,在住院期间是最常见的高发猝死人群之一,而且在住院期间猝死抢救成功率非常低,家属由于对医学无知往往认为是医生治疗失误导致,往往会“无理取闹”,引起医疗纠纷甚至暴力事件。实际,糖尿病足患者绝大多数猝死是患者自身疾病导致,不是医疗过错导致,目前的医疗水平,是难以避免!
(5)糖尿病足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正如一颗随时可以引爆的炸弹,稍有不慎便是无可挽回的境地。而医生正好比是拆弹专家,在一片寂静黑暗中,与死神搏斗,抢过生命的烛光,守之以待黎明。这不仅仅需要医生以敏锐的判断与高超的医术,更需要患者的配合与家属的援助,只有这样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6)尽管糖尿病性猝死发病前症状常不典型,但还是会有一些蛛丝马迹。如果我们能够及时觉察这些征兆,及早干预,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在这里也要告诫广大糖友们,一定要警惕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大家一定要在防范于平常,层层设防,阻断其发生进展主要有以下四道防线:①积极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肥胖、吸烟等心血管危险因素;②对老年人以及合并心脏病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宜过严,以减少低血糖发生;③加强病情监测(血糖、血脂、心电图等),定期全面复查。记住: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无症状≠没问题。④学会及时发现心脏病发作的征兆或信号(如心慌、胸闷等),有问题及时就医。
综合来看,糖尿病足患者发生猝死的主要诱因是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其他各种糖尿病并发症可能会直接诱发或加重病情,因此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必须尽早干预,全方位控制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加强生活方式干预,以降低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发生风险,避免猝死事件发生。尽管提到“猝死”,人们无不胆战心惊,让我们感叹生命是如此地脆弱。但“猝死”的是并不是不可以预防的,我们要保护好我们自己,阻止“悲剧”的发生!
这么可怕的并发症”,有没有办法预防呢?
笞案是:有!
首先,我们可以问自己以下五个问题进行初步筛查:
(1)是否有神经病变的症状(例如疼痛、麻木等感觉异常,有的人会觉得像穿了袜子);
(2)是否有下肢血管病变的症状(例如活动后双腿易疲劳、偶尔走路一瘸一拐、下肢疼痛);
(3)是否有局部皮肤的颜色改变、老茧(可能存在反复受压)或溃烂;
(4)医生是否告知有足背血管搏动减弱或10g尼龙丝触觉检查异常;
是否已被诊断下肢动脉病变或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如果以上回答都是“否”,那么恭喜你,暂时没有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如果任一问题回答“是”,那么你已经属于高危人群,需要开始系统的学习糖尿病足相关知识,改善日常足部护理行为,这样可以显著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复发甚至截肢的风险。
建议你和家属一起向糖尿病足专科医护人员学习足部护理的知识
(1)“每天双脚勤查看”:注意是否有破损、溃烂(尤其注意脚趾之间);
(2)“养成洗脚好习惯”:建议定期洗脚(水温低于37°C),洗完脚
后用干毛巾充分擦干(包括趾间)。
(3)“足部保暖勿过烫”::热水袋、暖宝宝等取暖物品如果直接接触足部,可能因感觉减退而被烫伤;
(4)“干燥皮肤抹油膏”:血液循环不好的双脚容易皮肤干燥,这时候,普通的护肤品可能滋润度就不够了,可以试试油膏类护肤品,避免皮肤干燥皲裂;
“趾甲老茧有讲究”:不建议过度修剪脚趾甲(水平地剪更安全)!千万不要因为手痒而自行处理老茧!
(6)“鞋袜宽松每天查”:选择不勒脚、材料舒适、与皮肤摩擦小的鞋袜,避免受压;建议每天更换袜:子,保证足部清洁、干燥;同时,不建议穿高过膝盖的袜子。
世界糖尿病日
通过充分的学习,能够让你及时识别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从而及时去除和纠正这些因素,并且我们还要积极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和(或)周围神经病变,这样才能很大概率上和糖尿病足说拜拜!
编辑:韩晓飞/责编:杨国华
监制:王岳鋆/总监制:李勇铁
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