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悦(主管药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与试验中心
<<点击上方收听节目<<
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
主 题
教育 倡导 立即行动
“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是一项全球性运动,每年举办一次,旨在提高公众对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认识和了解,鼓励公众、“同一健康”利益攸关方以及在减少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进一步出现和传播方面发挥关键作用的决策者采取最佳做法。
日常生活中,抗菌药物经常被视为“万能药”,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抗菌药物更是成为了家庭药箱的标配,好像无论感冒咳嗽,亦或是腹泻都能拿出来服用。这些人们常常陷入使用抗菌药物的误区,正是抗菌药物被滥用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天,讲解抗菌药物正确、合理使用的小知识。
1. 何为抗微生物药物?抗菌药物?消炎药、抗生素、抗菌素是同一个概念吗?
首先要明确,炎症与感染是不同的概念。炎症比如关节炎、心肌炎等,可由微生物感染以外的原因引起,多数情况不需要抗菌治疗。而感染特指细菌、病毒、滴虫/原虫、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微生物引起的炎症,抗感染药物(抗微生物药物)包括抗细菌药、抗病毒药、抗滴虫/原虫药物、抗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药等。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也包括各类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
大家熟知的头孢类、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都属抗菌药物。老百姓俗称的“消炎药”“抗生素”“抗菌素”等,往往要表达的是“抗菌药物”的概念。
2. 为什么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需要我们的关注?
世卫组织表示,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可能发生在任何地方。即使一个人身体健康,一次轻微的割伤、常规的手术操作或一次普通的肺部感染,都可能因为耐药性而演变成危及生命的情况。对于已经患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难以治疗的感染可能成为他们生命中的第二个重大威胁,这种威胁可能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刻降临。2019 年,全球近 500 万人死亡与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相关,其中130万人直接死于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
3.怎么识别抗菌药物?
(1)医生告知,开处方的时候,医生会告知您这个是抗菌药物;
(2)药盒标注,药盒上有标注,适应症为治疗感染。
4.我们常见的抗菌药物有哪些?
大家熟知的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红霉素、头孢类(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都是抗菌药物。
5.怎样属于滥用抗菌药物?
常见情况有:私自加大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不对症使用,最常见的就是用抗菌药物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无明确指征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殊不知这样不仅不会取得预期效果,还会引发多种由抗菌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要知道,滥用抗菌药物会诱发细菌耐药、造成人体损害、导致二重感染等,务必引起重视。
6.滥用抗菌药物有哪些危害?
抗菌药物是老百姓最熟悉,也是最容易被“过度使用”的药物之一。实际上,凡是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者未严格按照规范使用的抗菌药物,都属于过度使用。一旦发生以上情况,除了浪费医药资源外,还可能给患者带来“四重危害”。
第一重:毒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抗菌药物在杀菌的同时也会造成身体损害。如四环素、利福平、红霉素可引起肝损害,庆大霉素、万古霉素会引起肾损害,患者应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切不可盼复心切,擅自加大抗菌药物的药量,否则很可能对身体造成损伤。
第二重: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多发生在具有特异性体质的人身上,其表现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青霉素、链霉素等都可引发,其中青霉素最为常见也更为严重,严重时可致命。因此患者在就医时如需医生开具青霉素的处方,则一定要告知医生是否有过敏史。
第三重:二重感染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口腔、呼吸道、肠道都有细菌寄生,寄生菌群在互相拮抗下维持平衡状态,如果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群会被杀灭,不敏感菌群会趁机生长繁殖,未被抑制的细菌真菌及外来菌也可趁虚而入,造成新的感染,这就是“二重感染”。这在长期滥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多见,造成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第四重:诱发耐药
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无疑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炼”,在一些细菌被杀灭的同时,原先不具备优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致病菌却留了下来,并大量繁衍。而且由于药物刺激,一部分致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耐药菌株。这种耐药性既会被其他细菌获得,也会遗传给下一代。超级细菌很大程度上就是抗菌药物滥用催生出来的。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很可能使人类陷入感染时无药可用的境地。
7.有哪些常见的用药误区需要避免呢?
误区一:嗓子痛、肚子痛,抗菌药物来使用
很多人把抗菌药物当做治疗发热、腹痛、咽痛等症状的万能神药,在家自行使用抗菌药物。我们需要明确认知:抗菌药物不是“消炎药”。消炎药其实是针对炎症的药物,主要可以缓解红肿热痛等问题,而抗菌药物是指对细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药物,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并不是所有炎症都是细菌感染所致。对于上感,如扁桃体炎或感染性腹泻等情况,很多时候是病毒性感染,不应使用抗菌药物;对于病毒感染,使用抗菌药物不仅不能治疗,反而可能破坏体内菌群平衡,诱导耐药,所以患者出现感染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找明原因,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误区二:一片不够,两片来凑
有的患者听说某些药物第一次服用需要加量,就自行类推。为了快点好,或者因病情重,在使用其他药物时直接加倍使用,这种情况往往并不少见。部分抗菌药物为了快速达到有效浓度,需要首剂加倍,但并不适用于所有药物。其实不仅仅是抗菌药物,任何药物都不可自行随意增加剂量。抗菌药物自行增量,不仅可能会导致药物过量蓄积,不良反应增加,甚至中毒。无独有偶,也有患者认为“是药三分毒”,自行减量使用。抗菌药物自行减量,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仅无法治疗疾病,甚至因低浓度的治疗,造成细菌耐药的产生。
误区三:别人用,我也用
很多患者人云亦云,认为别人服用某药有效,自己服用肯定有效。其实很多时候不同疾病可能表现出相似的临床症状,但治疗方案却完全不同。感染性疾病种类较多,不同病原菌的治疗药物选择及方案各有不同。因个体差异、疾病情况可能并不相同,盲目参照他人用药不仅可能延误诊疗,严重还会造成身体损害。建议不要盲目效仿他人用药方案,也不要出于“好心”推荐他人用药。
误区四:大同小异
儿童不是缩小版的大人。儿童各器官发育还不够完全,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性与成人不同,不可随意将成人用药减量给儿童使用。很多抗菌药物,成人可用,但儿童则为禁用或慎用。如喹诺酮类药物,不用于18岁以下;四环素类,不用于8岁以下等。儿童用药需谨慎,要严格指征、正确选择、正确使用。
误区五:只要发热就用抗菌药物
引起发热的疾病主要有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以及药物热、肉芽肿性疾病、栓塞性静脉炎等其他疾病[1]。因此,只有高度怀疑或明确是细菌感染引起发热的情况下才可使用抗菌药物,病毒感染者无须使用抗菌药物。
误区六:抗菌药物必须静脉输注给药
并不是所有细菌感染性疾病都需要抗菌药物静脉输注治疗,对于轻、中度感染的大多数患者可以首选口服抗菌药物治疗。只有特殊情况下才考虑静脉输注给药,如吞咽困难、胃肠道疾病、感染进展迅速需要紧急治疗、口服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等。
误区七:感觉疾病好转后就停药,疗程不足
部分患者疾病好转后,就擅自停药,结果导致病情反复。抗菌药物对细菌的抑制和杀灭难以一次性全部消灭,过早停药,部分残余细菌便会死灰复燃,导致感染再度加重。因此,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3-4天才可停药。
误区八:越贵的越高级的抗菌药物效果越好
一般要根据感染部位、病原菌、抗菌药物的药学特点、患者个体情况等因素选用敏感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能用低级的尽量不用高级的,能用便宜的不用贵的。
误区九:广谱抗菌药物要优于窄谱抗菌药物
对于病原菌未明的细菌感染患者,可经验性给予广谱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一旦获知病原菌后,则应选择敏感的窄谱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以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和菌群失调。
误区十:抗菌药物使用的种类越多越好
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提倡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因为合并用药的种类越多,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就越高。
8.老年人使用抗菌药物应注意些什么?
老年人因肾功能衰退,对药物耐受性降低,尤其对某些作用较强的药物,极易产生毒副作用和变态反应。因此,肝肾功能不全的老人,在用这些药时须慎重,不宜长期或大剂量应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长期服用会损害肝细胞,并伴有对骨髓、心脏、肾脏及皮肤的损害;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使用时间稍长,能引起眩晕、耳鸣、耳聋、平衡失调,对肾脏也有影响;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红霉素、呋喃妥因等能在肝胆内淤积,产生中毒和变态反应。故长期、大剂量使用这些抗菌药物,对老年人是非常不利的。
9.儿童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都不健全。所以,用药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要注意下面“四忌”:—忌滥用维生素。二忌滥用抗生素。三忌滥用解热镇痛药。四忌滥用丙种球蛋白。
10.哪些药可能影响儿童的健康?
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引起耳聋;多黏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的肾脏损伤;胃复安能引起一些儿童的脑损伤;氯霉素可自乳汁中分泌,对早产儿和新生儿均能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灰婴综合征”;四环素、诺氟沙星(氟哌酸)、左氧氟沙星(利复星)等药物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感冒通能引起儿童血尿;萘甲唑啉(滴鼻净)能引起儿童中毒等。因此,儿童用药的选择应特别慎重。
11.使用口服抗菌药在时间上要注意什么?
服用前,先要看一下说明,是空腹、饭前还是饭后服用。有些药物空腹吸收效果好,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要在两餐之间空腹服用,如饭前1小时,饭后2小时;有些药物刺激胃,最好饭后服用。
12.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遏制细菌耐药,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使用抗菌药物时,要遵医嘱,坚持四不原则:不随意购买,不主动要求,不任意服用,不随便停药。
(1)不自行购买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是处方药,需要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购买。
不主动要求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是用来对付细菌的,要在确定细菌感染时才有疗效。有90%的感冒都不是细菌感染,抗菌药物并不能加速康复,不必主动向医师要求开抗菌药物。
(2)不随便停药:抗菌药物治疗有一定疗程,一旦要用抗菌药物来治疗,需遵医嘱按疗程、按时服药,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避免出现耐药性细菌。
(3)特殊人群的使用,应选择恰当的药物与剂型:儿童应用抗菌药物,应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选择安全性较高的药物,避免选择有危害性的药物,如新生儿禁止使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8岁以下儿童不用四环素类药物;18岁以下不用喹诺酮类药物;此外选择儿童使用的药物剂型时,优先选用混悬剂、糖浆剂、混悬液等。
(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环境卫生,减少感染细菌的机率;加强运动,强身健体,增加抵抗力,远离细菌感染。
编辑:韩晓飞/责编:杨国华
监制:王岳鋆/总监制:张东
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