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业,不是行政好吗?

文摘   2024-10-11 15:00   北京  

职业化之后技术军官作为一支重要力量继续发挥作用。为了解决其队伍不稳、作用不突出这个世纪难题,新政在涉及专业技术军官政策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

他是在机务部队的技术干部,2017年调上尉,2018年任副连职排长,2019年调技术11级,2020年调少校。

“如果此次选行政管理,衔职会如何定?是副连上尉吗?这样后续发展是不是很受限?”

“如果少校以下可以指技交流,是不是先定技术以后转行政好一些?这样转的话,技术到行政的职级是按照衔定吗?”

以上2个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

技术干部很难转业?

按照他之前是行政转技术,衔职是以目前的技术级为准,我给的建议还是走技术级,未来技术级的空间比行政要大,说的再具体一点,走行政压力大。

他告诉我,应该是技术少校,就是2020年12月根据新政策提前调的少校。他有这个考虑,主要觉得以后技术很难转业嘛,再就是发展也受限,可能得一直在基层。他不知道,少校以后可能也有转行政的机会,但是大多数人不会这样转?

他之前也不是行政转技术,是电子师然后任了排长,指技双轨的。

我到觉得,如果不想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其实走技术级,工资待遇会好一些,如果想管一些具体的事情,行政不一定好,也很累的,当然也要看他所在单位的属性。

“工资结构调整后,技术也不一定依然高吧。”这是他担忧的。

目前,少校是15级,但是以后少校,说不定可以评职称拿绩效津贴。

他咨询我,以后随军这类政策也是按待遇级别吗?

军官延长了服役年限,随军政策会调整,如果想长留,技术稳一些,技术的责任会小一些,以后技术级会吃香一些,而且与地方接轨会越来越好,转业趋势也会对标。

2

很多人觉得的,“转业不是行政好些么?”,大家怎么看?

很多人都觉得,如果行政干到逐月也压力不大,在后路上,不是宽些么,说实话,我个人认为,地方上需要的军转干部,大多数是年轻的,有技术的,多数部队行政干部只会管理,现在为什么很多干部考证,就是因为技术干部会越来越好。

地方需求也是其中一个原因,技术兵种的军官,这种情况也比较普遍,技术干部在机关比较好,行政干部在作战单位比较好,所以看具体单位属性。

但部队技术和地方也不大好接轨,所以也就面临的是现在很多人去考别的证,也就是有个工科背景。他告诉我,单位这边技术机关岗位给改成行政编了,不知道会不会改回去?

这些年,其实技术改行政,大多数是在基层,他也告诉我,他们这边基层就政工是行政岗,其他都是技术。

3

说完情况,再来谈一下转行政的路径。

少校之前没问题,上尉调少校有两个选择,一是去当营副,一是去机关当少校(参干助),少校5年内会根据需要在营副、参干助、科长、营主里流动,满5年后有机会成为部门副职或营主,调中校。

调不了继续服役,等待机会或熬到逐月门槛,退休好于转业好于逐月,故少校有机会转业,但以后会不会逐月,不好说。

营主官,将来只会是中校,这样可以从现在的葫芦型结构恢复金字塔结构,中校到期有机会升上校进班子,没机会可以选择转业(四类人优先,营主基数最大),或者接着干争取26年(中校很难到26年,除非前面少校时间长,所以中校以转业为主),所以中校可以边干边看,有转业指标就走。

结合6+3,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年轻确实不想干的能走了,30的老排长没了,30上下的上尉、少校不敢懈怠了,少校、中校队伍既稳定又不失流动性。

营主或部门副40上下,行政能力相对来说更符合政府需求,政府正科以上领导岗位跨单位跨领域安排是常态。

如此安排,很多单位行政口,应该会慢慢形成40+少尉,30+中尉,30+上尉,20+少校,10+中校的稳定结构。

4

再来说,技术干部的路径。

比如以前是学好学坏一个样,现在对于硕士以上学历的技术军官,在评定职称方面有了硬性的政策倾斜,博士直定中职,有些技术密集岗位中职起点要硕士以上,今后,技术干部的两条路径:

一是,看职称。如果某个岗位的编制是初级职称,那么这个岗位最高只能是上尉军衔。专业技术上尉的最高服役年龄是40岁,上尉最高服役年限是9年。

二是,看待遇。待遇级别与军衔等级构成一定的对应关系,不捆绑过紧。比如,不再设置专业技术等级,除待遇级别外,主要通过职称、职务、军衔牵引军官职业发展,形成任职必先评定相应职称、晋衔必须担任相应职务的清晰链路。

也就是初级职称的待遇,最高为14级;中级职称的待遇,最高为10级;副高级职称的待遇,最高为8级;高级职称的待遇,最高为7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你的关注就是最大的点赞


逐月号
发布退役军人逐月安置待遇政策
 最新文章